刍议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方法创新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na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过去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普遍重视的是认知教育与应试的教学方式,而忽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独立思考的培养。虽然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潮流中,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是其成效一直不是很好。如何有效地进行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将是当前教师的一个首要任务。本文笔者就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创新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立足于教材且跳出教材
  在高中語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要对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进行一个全面的规划,将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目标分解到不同的阶段中去,其主要措施为:第一,对教材仔细地研究,掌握教材所有的编排体系,将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人物、文体以及事件进行归类,并从中总结规律,指导学生将高中语文课的目录制订成一个计划表,使教材的教学目标、作者以及事件等一目了然,同时教师还应结合教材中的编写说明来介绍人物和事件,留下悬念,以此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坚持单元教学,根据教材单元前的相关提示,指导学生进行本单元文章的通读和熟读,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语言与品味语言,深入地挖掘利于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创造性要素,将凸显社会规律的相关政论文、体现逻辑思维的说明文、艺术韵味浓烈的文学以及蕴含着一定生活哲理的相关散文的特征进行分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第三,总结教材,将教材中的人物形象与所写的事件进行分析、归类和总结,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标准来梳理所学的相关内容,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使学生有效地将高中和初中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便于其复习,使其思维受到启迪,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其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升华。学生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启发思维,根据教材中的人物形象来进行想象与思维训练。
  总而言之,教材给了我们很多、很好的范例,只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分析和归纳,促使其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再将其实践在自己的笔下,这样学生就会产生一个飞跃性的进步,其创新能力也会相应地提高。例如,在讲解《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文章后,利用其课后时间对实际生活荷塘景色进行观察,让学生来做导游,介绍自己周围的荷塘景色,使学生脱离课本的束缚,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并加深对《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理解,从而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进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优化教学模式和明确教学目标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学生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基础,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可利用激励法、竞争法和引导法来介绍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人物,根据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思维等,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开展具有创新性的课内外教学活动。语文其实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艺术性、实践性以及社会性的学科,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来完成其教学任务,全面规划教学任务,分步实施且注重其实效。例如,在进行诗歌鉴赏的教学过程中,如“山水田园诗”,教师首先可以明确这样的教学目标:通过对山水田园诗思想感情的了解,掌握其表现手法以及常见的几种山水田园诗,通过这个教学目标,使学生在一开始就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将这些目标带入到学习中来,更好地实行自主学习。此外,随着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以网络、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为核心的信息化对于高中教学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具有一定的全局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利用现代传媒工具,通过网络,促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最多、最有用的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多元化发展
  在教育观念上,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分层渐进以及多元发展,在实际操作中,应为学生提供不同要求上的帮助,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发展其个性,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时,不能单单只是依靠考试的分数,而是应该多方面地进行测试,实行发展性评价,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语文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认知能力。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活动方式,比如文学社、演讲团以及书友团等,或者进行文化交流或者社会实践等,通过报刊、电视等各种媒体,让学生参与到其中,突破传统的语文学习,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构建“平等对话”的教育模式
  学习语文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习得过程,学生在学习和感悟中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与素养,而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单单通过教师的讲授是不可能达到的,必须要让学生自行思考,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教学重点之间的转移,从学习语文知识上升到通过语言形式来认识社会、感悟人生以及塑造自己,从知识的训练上升到人的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不再是一个传统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充当着人生发展的创造者、探究者和交流者,以此生成新的情感、思想和言语。
  在新课堂教学中,应该采取“平等对话”的教育模式,只有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才能够真正地成长,作为教师,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到学生身上,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维护学生的说话权利,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讨论交流活动中,努力构建一个自由、多维的对话体系,在新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着组织和讨论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相应的帮助,其扮演着参与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个帮助者。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这种教育环境下,高中语文教学要想适应目前的教育需求,其首先必须要打破传统观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采取创新性的学习方法,以培养创新技能、创新意识、创新人格以及创新思维为其教学主线,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结合文理知识、课本内容和社会生活,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尹艳丽.对职业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方向总结归纳[J].成功(教育版)下半月,2011(2):85.
  [2] 彭守英.浅析初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衔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39):248-248.
  [3] 胡迎军.浅谈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的美育[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0(7):176-177.
  (编辑:陈岑)
其他文献
【摘要】讨论,是小组教学最常见的形式。本文从“高质量的讨论”“高效率的合作”“高水平的竞争”等三方面对“学讲模式”下的语文教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徐州市推行的“学讲计划”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进教退,生进师退”是这一计划要打造的一种课堂生态,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小组的作用更顯重要。本文主要就语文
恶性胸腔积液占各种原因所致的胸腔积液的50%。全身化疗仅可使部分患者的少量胸水得到控制。临床上常需进行胸腔穿刺,多次引流并给予胸腔内药物灌注治疗。但多次胸腔穿刺,既增加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愈发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中等职业学校的特色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的目的,因而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中等技术人才。据此,本文针对当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了探索,并试从创新课堂教学的角度去探讨中职语文相关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创新;合作学习;专业 
【摘要】初中语文教材中编排有不少的图片资料,这些图片在教材发展史上不断地发展变化着。插图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种很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插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恰到好处地运用插图,还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因此,我们应当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插图教学的作用,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
【摘要】鲁迅先生的作品,无论抨击丑恶还是褒扬美好,似乎总是迂回曲折,初中学生很难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抓住了关键语句巧设支点问题,就可以打造高效课堂,顺利地启发引导学生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对散文诗《雪》的教学,紧紧扣住“坐”和“撒”两个字,设计两个语境中的词语辨析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领悟,鲁迅先生对朔方雪战斗精神的赞颂之情和对壮丽斗争的向往之情,就会水到渠成地呈现在学生的理解中。  【关键词】
目的:应用循证护理理念,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方法:根据循证护理理念,同病人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过程,从而提高护理的质量。结果:实施1年多来使护理质量持续提高,
【摘要】新课标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但在高中实际阅读中存在问题,现状是:阅读教学主体不明;阅读教学流程缺乏变化和趣味性;阅读教法缺乏变化;教学思路缺乏开拓。要解决这些问题,要做到:发展个性爱好阅读;指导探究性阅读;加强应考探究性阅读;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性的阅读;读与写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惑。  【关键词】高中阅读;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