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控”少年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玩手游、刷视频、看动漫……拿着小小的手机,一个10来岁的孩子可以宅在家里一整天,除了睡觉,手机不离手。这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种普遍情况,很多学生家长对此焦虑而又无奈。
  “现在的学生,不论成绩好坏,都爱玩手机。”一位任教多年的教师感嘆。过去,沉迷网吧只是“坏学生”的标签,但现在,沉迷手机的学生更多、更难管束。
  如何引导教育少年“手机控”,成为学校、家庭的难题,很多学校禁止带手机入校,但到了假期就很难约束。暑假来临,《民生周刊》就此采访了一些学生、家长及教师。

进门就要手机


  7月7日是女儿晓雯放暑假的日子,王艳提前买了很多菜,做了一大桌好吃的。
  晓雯今年读高一,在湖南一个县城中学上学,平时寄宿,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
  让王艳意外的是,女儿进家门后,对一大桌饭菜看都没看一眼,直接问她要手机,然后开始玩,连吃饭都是边看手机边吃。
  “手机不给不行啊,她会发脾气,一直磨。”王艳说。她曾经尝试过禁止女儿玩手机,但没有做到。不给手机,女儿就出去找同学一起玩手机,或者借别人的手机玩。
  “问她学校的情况也不怎么说,问她考得怎么样更不搭理我,还很容易生气,简直不知道怎么跟她沟通了。”王艳有些着急,她只能不时给班主任打电话,问晓雯的情况。
  “她以前不是这样的。”王艳记得,女儿小时候特别黏人,爱说爱笑,爱跳舞,上初中后开始玩手机,越陷越深。
  当时就要不要给女儿买手机,家里很纠结。“她说有题目不会做,要用手机查。”最后扛不过女儿的反复要求,王艳给她买了手机。
  但后来她发现,女儿用手机查资料的时候很少,大多数时候在打游戏或者聊QQ。
  晓雯睡觉的时间越来越晚,经常走神,玩手机的时候叫她也不应了,有时甚至把房间反锁,在里面玩一整天。
  “暑假不知道会玩成什么样,我们是管不住她了,只能靠她自己。”王艳忧心忡忡。
  她有时劝女儿出去玩,却发现孩子们聚在一起时,也多是在玩手机。
  江西省督学、上海市崇明区教育学院教研员方华认为,现在青少年交流的渠道、空间、兴趣都很缺乏,教育的目标过于明确,学习与竞争相伴,学生们内心有距离,更愿意通过网络交流。

本想减压 但上瘾了


  在北京一所中学附近的餐厅里,这几天常有学生来聚会。《民生周刊》记者发现,这些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有的甚至同时拿着手机和平板电脑。
  在就餐的过程中,不少学生低头玩手机,组队打游戏也是他们的餐后娱乐之一。
  “考完了,放松放松呗。”一名学生对《民生周刊》记者说。玩手机游戏成为很多学生的减压方式。
  一名学生告诉《民生周刊》记者,王者荣耀、绝地求生、“吃鸡”等是他们常玩的游戏,在游戏里能肆意打斗,释放压力。很多学生开始只是想玩一下,减轻学习压力,但一玩就容易上瘾。“像赢金币,玩着玩着,总想赢更多。”
  抖音等视频网站对学生也有很强的吸引力,还有学生迷恋直播,甚至攒钱打赏主播。
  手机正慢慢成为同学间交流、攀比的工具。“其他同学都有手机,要是我不用,怎么跟人联系?”
  一些学校周边的商店做起了学生的手机生意,提供充电、无线网等服务。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手机吧”,向学生出租手机,按时收费。

扔了手机 学生差点跳楼


  回想起一次没收学生手机的经历,广东东莞的高中教师杨刚心有余悸。
  他所在的学校处于城乡接合部,已经明令禁止学生带手机到学校,但还是经常会有学生偷偷带来。
  一次上课,班上的一名学生把手机放在抽屉里玩,杨刚发现了,走过去把手机没收了。那名学生正在游戏里酣斗,看到手机被没收了很不高兴,伸手来抢。
  杨刚很生气,把手机从教室窗户扔到了楼下草地上。没想到,那名学生一下冲到走廊,要翻围栏跳下去,幸亏杨刚一把抓住了他。
  “他只想要回手机,完全没有理智了。”杨刚说。手机俨然已成了学生身体的一部分,一刻都离不开。
  为了要回被老师没收的手机,学生计策百出。有的学生哭着要,有的学生一直跟着老师,老师走到哪儿,他跟到哪儿,直到老师烦了还给他。还有学生,找到保管学生手机的德育处主任,啪地跪下,不还不起来。
  “显然,玩手机会造成学生学习注意力下降,还有些学生玩游戏产生暴力倾向。”杨刚说。
  “沉迷手机对农村孩子的危害更大。因为他们所受的家庭、社会功能教育更少,自我控制能力更弱。”方华担忧。
  今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同时发布《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努力,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
  杨刚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学校开家长会时经常强调要限制学生用手机,放暑假的时候,还特意把各科作业印在一张纸上,让家长签字,免得学生回去说没作业,天天玩手机。
  他知道网上有很多学习资料,有很多在线课程,还有些辅助学习的软件,学校教师也录微课,通过公众号推送一些文章,但他依然不敢鼓励学生用手机。“他们这个年纪,自控能力还不够,很难管住自己。自控能力强一点的能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定时玩,自控能力差的就沉迷了。”
  7月6日,杨刚随堂做了一个调查,让班上不玩手机游戏的学生举手,全班40名学生,没有一个人举手。
  (文中部分受访者为化名。)
其他文献
5月13日至18日,运城市委书记刘志宏率领运城市党政考察团赴浙江省杭州市、湖州市,江苏省苏州市和上海市等长三角的核心区,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两山理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现代化城市管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好经验、好做法进行学习考察。  6天时间,5个市、4个县区、4个开发区,29个调研点,30余次活动。考察团一行日夜兼程、马
岁末年初,多次大面积重污染天气过程的出现,使得雾霾成为当下最为显现且最受关注的环境问题。雾霾究竟能否治理好?需要多长时间?公众亟需知晓答案。  “既要有信心也要有一定的耐心,治好应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治的过程是非常艰苦的。”在去年岁末召开的2016中国绿色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表示,中国的环境治理与经济新常态二者相辅相成,要实现所有城市PM2.5达标,除须加强末
宁海将用经营城市的思路打造运动休闲之城,大力发展“步道经济”,让这条曾经的砍柴路真正成为健身之路、富民之路、活动之路、强县之路。  2009年,宁海县建成第一条登山健身步道,吸引了周边城市的户外爱好者来此登山健身。  2012年,宁海县建成500公里登山步道,贯穿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和绝大部分建制村;步道将沿线的自然景观、古村落、农业和渔业基地、农家乐等资源“串珠成链,连接成网”。  宁海国家登山健身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我们打响全面脱贫攻坚战,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关键在人,成败在干。几年来,精准扶贫效果显著、成就巨大。数以十几万计的扶贫人,扎根一线,承担脱贫攻坚带头人重任。他们中既有专家學者,也有领导干部,还有企业家,等等。  如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小云教授,扎根云南河边村,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深度贫困村庄
9月17日,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刘小明视察成都公交集团,并搭乘体验成都公交集团创新推出的互联网定制巴士——D006路公交车。  该定制巴士项目由成都公交集团与小码联城合作打造,于9月22日起陆续推出30条定制线路,为成都市民提供早晚高峰通勤服务。小码联城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孟伟介绍了定制巴士产品功能及小码联城与成都公交集团联合推出的网约小巴、网约包车、旅游巴士、网约城际客运等创新业务。  小码
隨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承了五千多年文化的汉字受到了网络的冲击,传统手写文字的习惯已被悄悄颠覆,提笔忘字、寫不好字、不会写字的“汉字危机”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提笔写字,似乎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
化隆拉面步入而立之年,这碗面“有品质,缺品牌;有技术,缺文化;有经验,缺管理;有市场,缺服务”,必须变革求新生,否则可能遭淘汰。  马青云,曾任西宁市公安局刑警队缉枪大队代理大队长,3年前辞职“务农”,和老乡们一起做拉面。不过,他这碗面不一般。  马青云老家在青海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舀洞村,过去就叫“窑洞村”。小山村偏远闭塞,过去穷得叮当响。不少农户供不起孩子上学,村里12个学生就他一个上了初中。
城市与城市建筑,是人类文化地标,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交汇的产物。古城与古建,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个性,是活着的历史文化符号。  对于一个普通百姓而言,生于古城,受其厚重历史文化积淀滋养,因此豪情满怀。常听人讲,我是某某城的人,我们那座城拥有几千年历史,唐宋风韵,明清格调,古建筑、古街巷、古村落悠远深沉。非发思古幽情,乃生而有之的文化自豪。  保護古城古建,是沉重的历史责任,也是百姓寻根觅
作为提供基础教育公共教育产品服务的老师,不参与私人机构去帮助提供私人性教育产品服务,这是教育公共政策的必然伦理。  我国基础教育负担过重,几成全民痛点。随处可见的非正规、非理性的“影子教育”或是病灶之一,如让其野蛮、无秩序地发展,势必加剧教育的不公平。  乱象背后,凸显的到底是监管短板还是需求短板?家长为何如此热衷影子教育?治理多年,为何课外辅导班依旧野蛮生长?为此,《民生周刊》记者专访了南开大学
近日,艾媒咨询发布《2017~2018中国共享经济行业全景调查报告》(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达到57220亿元,共享经济满足市场优化资源配置需求,深入衣食住行各领域。随着监管政策落地,共享经济行业洗牌结束,市场逐渐步入有序增长期。  新业态从单车到充电宝,再到雨伞层出不穷。不过,共享经济星火燎原的同时,不少企业进入了“死亡”名单。在多家共享单车纷纷倒下后,3万把共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