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应用多种动脉优先入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经验总结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rahf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多种动脉优先入路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体会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胆胰外科收治的53例胰头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胰腺增强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超声检查及肿瘤标志物测定。53例胰头区肿瘤患者均按照个体化的原则采用多种动脉优先入路相结合的方法(上入路+后入路、上入路+下入路、后入路+下入路、上入路+后入路+下入路),其中42例患者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9例患者行姑息性手术,2例患者终止手术。

结果

联合应用动脉优先入路对42例胰头区肿瘤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5.4±3.1)h,术中出血量(366±297)ml,淋巴结清扫数量(19±5)枚,平均住院时间(14.0±5.6)d。行胰腺全系膜切除9例。术后胰瘘发生率为38.1%,术中发现肝右动脉变异1例。R0切除率88.1%,术后30 d内无患者死亡。

结论

根据肿瘤部位和患者特点个体化联合应用动脉优先入路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时终止手术和发现保护变异动脉,有利于安全彻底的切除肿瘤,使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更加安全可控。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甲状腺疾病患者多数为女性,传统手术可遗留明显的颈前可见瘢痕,患者在美容方面的要求催生了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并推动其不断发展。各种腔镜甲状腺技术的发展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瘢痕的形成并促进术后的快速康复为目的,由此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思路。一种致力于缩短手术切口长度、减少解剖范围,提供直接的、自然的手术径路;另一种则致力于开发颈外远距离入路,借助腔镜和(或)机器人技术,将颈部瘢痕隐藏在衣物可遮蔽之处
近年来,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率增长迅速,并有年轻化的趋势,患者对美容的要求越来越高。全腔镜甲状腺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有较好的美容效果,对患者心理的创伤小;结合针式辅助技术可降低操作难度。针式辅助技术主要包括缝线悬吊、V型针式拉钩、MiniLap、3 mm腔镜器械的应用。在应用针式辅助技术行全腔镜甲状腺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时应谨慎掌握适应证。在手术操作中,需充分运用"关键点""标志线"和"筋膜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