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导处值班时,我顺便把学生写的周记带过去看看。看到小娜同学反思期终考试的周记时,突然“陈兄”二字闯入眼帘:“陈兄,我想把我这学期的学习计划给您看看,不妥之处,给我说说……”咦!这个可爱活泼的女生竟然这样称呼我!惊讶之余,满怀欢喜!虽只是她的科任老师,也不曾过多的关注过她,可她却是第一个这样如此“给力”地称呼我,课下把我当成一个能帮助她解决问题的大哥哥,一个可以亲近的好朋友。这种感觉,怎一个“好”字了得!
什么是师生和谐?我以为,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就是师生和谐的重要表现。我承认教师要有一定的话语权,至少在课堂上拥有知识的话语权,教师是“教”的组织、实施过程的主导者。我也不否定在保证教师的话语权下,学生应当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如在对具体的问题上,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在具体问题上,只有“参考答案”,而没有“标准答案”。同样,教师在得到学生的尊重的同时,学生也理所当然地享有老师给予的同样的尊重,甚至更多,这才是真正的民主、平等、理解的亦师亦友的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开展富有和谐理念的民主、平等、有效的双边交流活动,并通过这种双边交流活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健康发展,抑或最优化发展。
教师应多与学生交流,多与学生平等亲近,与学生融为一体,特别是80后的教师,与90后学生的年龄相差不大,只要敢于“放下架子”,将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课上,我注意聆听学生个性化的声音,在此基础上不放过任何一个难得可贵的课堂生成机会。课下,我希望学生不再羞答答的,而是自信大方地向我走来,与我一起就某个问题进行对话;我欢迎学生拿起手中的笔将心里话以周记的形式或者当面向我倾诉,哪怕是对我的批评。
“陈兄”二字魅力无限,它让我感受到了师生间的和谐!
什么是师生和谐?我以为,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就是师生和谐的重要表现。我承认教师要有一定的话语权,至少在课堂上拥有知识的话语权,教师是“教”的组织、实施过程的主导者。我也不否定在保证教师的话语权下,学生应当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如在对具体的问题上,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在具体问题上,只有“参考答案”,而没有“标准答案”。同样,教师在得到学生的尊重的同时,学生也理所当然地享有老师给予的同样的尊重,甚至更多,这才是真正的民主、平等、理解的亦师亦友的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开展富有和谐理念的民主、平等、有效的双边交流活动,并通过这种双边交流活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健康发展,抑或最优化发展。
教师应多与学生交流,多与学生平等亲近,与学生融为一体,特别是80后的教师,与90后学生的年龄相差不大,只要敢于“放下架子”,将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课上,我注意聆听学生个性化的声音,在此基础上不放过任何一个难得可贵的课堂生成机会。课下,我希望学生不再羞答答的,而是自信大方地向我走来,与我一起就某个问题进行对话;我欢迎学生拿起手中的笔将心里话以周记的形式或者当面向我倾诉,哪怕是对我的批评。
“陈兄”二字魅力无限,它让我感受到了师生间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