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班级成为孩子成长的乐园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duoyin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希望,因为他们是那么的纯洁可爱。一个聚集了几十朵小花的班级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在这个大花园里每一朵花,都有各自的秉性,每一朵花都有各自的色彩,他们期待着美丽的绽放。他们期待着芬芳的吐露,而作为班主任就成了守护这座花园的园丁,也和他们怀着同样的期待在默默工作、挥洒汗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一名合格有用的人才任务是艰巨的,而我们班主任时刻都在努力着。教书育人既道出了班主任工作的艰辛,又反映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处在花一样年纪的学生们,对于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幻想与憧憬,班主任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对其之后的人生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是比较明显的,很多人认为德育工作可有可无,只要学习好、成绩好、考高分就好。其实不然,德育是我们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占主导地位,是我们教育的核心,只有培养出具有良好品质的学生,我们的教育才算是取得了真正的成功。
  新时期的教育,应以德育为先。对于社会的发展而言,教育应放在首位,而对于教育而言,德育也应放在首位。我想我们要开展好学校的德育工作,首先应从思想觉悟上认识到这一点。面对不断发展而又缤纷复杂的现代社会,面对越来越难以管教的学生,我们的教育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德育还没有真正起到作用,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更应重视德育工作,脚踏实际的把德育工作做实做细。
  班级管理是否有效,取决于能否使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作为班主任,我深知肩上担负的责任。因此我一直把班级管理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并致力于让班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然而,德育工作如何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怎样才能引导好、教育好这些学生?是我们每一位班级管理者需迫切思考的问题。
  一、班主任首先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班主任应首先充分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家庭状况。通过科任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建立沟通的桥梁,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作为班主任更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要让学生以自己为榜样,为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良好形象。我们要以满腔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像亲人一样关心、爱护学生,多与学生聊天谈心,经常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建立了解学生信息的多种渠道,让学生对你有亲切感、信任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班级管理中要提高服务学生意识,这样学生就会较好地配合老师的管理工作,也可使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加强心理知识的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班级管理的重要方面,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现在的学生缺乏生活的艰苦磨练,心理承受能力差,加之正处于青春发育高峰期,给学校和家庭管理带来很大压力。作为班主任,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性格孤僻,家境特殊的学生应给与更多的关爱,经常与其谈话沟通,号召同学们给予帮助和宽容,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好沟通协调工作,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与人交际的能力,使其胸怀开阔,积极上进,从而消除不积极的情绪。
  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知识是永远的财富,求知是人的天性。当今社会是知识的时代,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在岗位上有所发展和提升,学会学习、自我反思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跟上知识革命的步伐。向学生介绍阅读的好处,为学生创造读书条件,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将学生带入到知识的海洋里探索与提高。让学生学会学习,懂得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逐渐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一个爱读书的学生,纪律性是不会差的;一个爱读书的学生,必定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培养社会责任感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是给学生无私的爱和奉献,从来不要求回报。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这种只付出不求回报的做法,慢慢的会使学生滋生出一种,无论老师或家长为他服务都是一种理所应当的想法。久而久之,这样的学生就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更加的自私。因此,我认为老师在付出爱心的同时,要教育学生,懂得感恩,学会回报。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为人最起码的品德修养。我们要让学生明白,父母对他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他们有教育之恩,学校对他们有培育之恩,社会对他们有关爱之恩。要让学生理解爱,学会感恩。感恩于父母赐予的生命,感恩于老师赋予的智慧,感恩与朋友给予的友谊,感恩于党和国家创造的社会环境。一个常怀感恩之心的人,心胸宽阔,以助人为乐。
  五、构建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班集體,争创文明班级
  国家提出创建和諧社会,任何团队的发展也需要齐心协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就能提升班级管理的效能。首先,要创建一个学习型的班集体。引导同学们认真学习,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出于各种原因,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学习上相互帮助,既巩固了知识基础,又增进了同学情谊。其次,加强道德教育。使每位学生明白,个人的品德修养是立足社会的根本,诚实守信是事业成功的基础。让他们懂得关心他人,富有责任感。最后,要组建一个号召力强的班干部队伍。班委会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挑选有组织能力、学习优秀、善于与人沟通的学生来担任。给班干部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同时也要注意工作方法方式。班干部要胆大管理,多开展班级活动,借以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提升班级的凝聚力。一个班级应富有团队精神,要有积极向上的价值导向,这才有利于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从而成为优秀班集体。
  班级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只有在这片乐土上做文章、花精力,学生才会成长的更茁壮。让每个学生都来分享班级带给他们成长的快乐吧!
其他文献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相对于小学数学课堂尤为重要。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师生沟通的主渠道和“铺路石”。善于把握教材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度,能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处于积极获取知识的状态,给数学课堂增添新的生机和魅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太注意
期刊
一、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  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树立生命物质性、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的整体性、生命活动对立统一、可持续高效發展、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等观点。  1.生命物质性观点  生物体能够完成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而一切生命活动都是通过一定的生命物质来实现的,如果没有生命物质也就没有生命活动。  2.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例如,叶的表皮是无色透明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向外一面的细胞壁上有透明
期刊
我常常问自己,我的教育为了什么,为了学生的考分,为了学校的考评,为了家长的夙愿,为了教育行政的要求……我觉得都是又觉得都不是。那么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想,新课程功能强调从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上人,这要求我们教师不能仅仅做“经师”,更要做“人师”,一个再好的“经师”也只能让学生取得暂时的高分,一个再差的“人师”也至少会带给学生更加久远的思考。在教育教学中我是这样
期刊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重要目的是什么?就是培养品德高尚,具有良好诚信品格的人。诚信,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乃至将来的发展,都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中学生正处于品质、习惯和价值观形成并逐渐定型的关健期,如果在这个阶段缺乏中华民族优良诚信品格的传承、教育和培养,就会失去最佳的教育时机,对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诚信生态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当前,中学生在校有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我们通常看到的亲子教育多是由祖辈和母亲充当了重要的角色,而父亲在亲子教育中却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缺位状态。导致父亲缺位的原因主要是对“父亲”这一角色定位的认识欠缺。大多数人认为父亲是一家之长,是家中经济的主要来源,理应为了家人的幸福在外打拼,而照顾子女以及打理家务则应由孩子的母亲一手包办。有研究显示,多由母亲陪伴长大的孩子,在社会性品质发展等方面都有所欠缺。  因此
期刊
“我想要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当我受伤吓的时候,会想到它。”是呀,多么凄美的歌词,多么酸楚的心痛,多么渴望的期盼!温暖的家永远是人们向往的地方。但我班共44名学生,其中就有15位孩子却有着不完美的家,他们对家庭没有安全感,没有温暖,没有了精神支柱,他们心理比一般孩子更脆弱,面对艰难的现实,他们的生存更加倍地“呼唤关爱”渴望亲情来抚平创伤的心灵。作为班主任的我,应更细心的呵護着这些脆弱的心灵
期刊
探究性教学是以培养学生永不满足、追求卓越、敢于创新的精神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為基本目的。  以往的体育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只强调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材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方法、统一考核标准。很少考虑体育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体育需要、体育基础与情感体验。然而现在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就是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期刊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仔细品读,在“秋天”的故事中,理解“母爱”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  2.反复诵读,在“怀念”的情意中,感受“爱母”的思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回读思考,在“秋天的怀念”中,获得“好好活”的思考。  教学重点:在“秋天”的故事中,理解“母爱”的内涵。  教学难点:在“秋天的怀念”中,获得“好好活”的思考。  【教学步骤】  走进秋天——读出味道。  走出怀念
期刊
一直以来,我都坚决地认为教育事业是一个民族得以振兴的根本,是一个国家得以长足发展的保证。在18个春秋的教育旅程中,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无论我们的工作岗位多么平凡,工作头绪有多么复杂,工作要求有多么苛刻,我们都应该不遗余力地把自己手里的这份教育事业经营好,让我们的教育人生无愧于民族与国家的发展,无愧于我们工作之初的誓言,无愧于父老乡亲的期望,更无愧于自己的良心。那么要经营好我们的
期刊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21世纪祖国建设的大业。但是 当我们把期待的目光投向当代中小学生时,就会发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和困惑的现象。其中中小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更令人关注、思考。有些学生受到社會上的不良影响,在同学当中吃穿用互相攀比,讲究高档,沉迷手机上的游戏,花钱大手大脚,盲目消费。这种不良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