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铭,名牌大学走出的“奇葩冠军”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jnj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铭

  陈铭爱读书,包里常常放着书,一得空就拿出来读。“如果一页要读 10 分钟,那这就是很硬的书。”他把书分为软书和硬书:文学类的书是软书,适合快速阅读;讲深奥概念的是硬书,得沉下心读。和《环球人物》记者见面这天,他包里装的就是一本硬书《理解媒介》,它出自加拿大思想家麦克卢汉之手,被誉为“传播学经典”。
  这本书正好契合陈铭的身份。他在武汉大学给学生们讲传播学,同时,他也是“当今的媒体时代”里的红人——去年刚拿下综艺辩论节目《奇葩说》第五季的冠军,最近又主持新节目《女儿们的男朋友》,和几位明星父亲在演播室里观察、讨论女儿们的恋爱问题。

“建构”会背负很多误解


  2014 年,《奇葩说》开播。这是国内首档说话达人秀,每期辩论热门话题,制作团队以“90 后”为主,主持人和导师则是名嘴马东、蔡康永、高晓松等。当年 11 月底开播后,在视频网站爱奇艺上的点击量迅速破亿,每期话题都霸占微博热搜,一时间,“大部分年轻人就着《奇葩说》下饭”。陈铭和《奇葩说》的缘分始于第二季。人们发现这名国辩选手“擅长讲大道理,特别‘正’,喜欢呼唤爱”。当陈述“世界需要超级英雄”时,他以 2008 年汶川大地震的救援队为例,“在所有房屋成废墟、没有人指引你的时刻,只要看到那身军装,突然就能站起来了”。不过,“呼唤爱”久了,人们给他冠上了“鸡汤王”的称号。
  陈铭对此并不认可,他对《环球人物》记者说,只要观点有逻辑支撑,就不是“鸡汤”。“站在台上的辩手说得有理有据、有情有义,实际上是在建构一套话语体系,感染受众,在他们心中同步建立逻辑和秩序。”
  在“朋友圈要不要屏蔽父母”这个辩题中,陈铭认为朋友圈是当今年轻人和父母的重要沟通方式,不能屏蔽。有些事情没有重要到专门打电话、发短信和父母说,但发条“我吃饭了”可以让父母知道你此时在做什么。给父母留下一条冷冰冰的分割线是很残忍的(如果对方的朋友圈屏蔽了你,你在对方的相册只能看到一条横线)。“我们和父母已经渐行渐远了,不要再越来越远。”他说,自己一年回家4 次,父母60岁了,以人的平均年龄来算,还能活 20 年,“那我与他们只能见 80 面了。”听到这些,反方辩手和当期嘉宾小 S 的眼眶都湿了。陈铭想“建构”的是,新时代对父母的孝道:把父母当作推心置腹的朋友,亲情里那份基于平等的尊重最珍贵。
  陈铭告诉记者:“‘建构’很辛苦、很沉重,人们不一定理解你的辛苦和付出,你要背负很多误解。”相比之下,“解构”就显得洒脱、轻松和率性了。陈铭最喜欢的选手是比他晚一季加入的“解构”高手欧阳超。欧阳超经常表现得“毫无逻辑”,时而冷言冷语、时而尽情咆哮,让人抓不到规律,“具有后现代主义的荒谬美”。一次,在讨论“第一次约会,能不能用优惠券买单”时,欧阳超认为可以,并抨击流行文化将高消费和浪漫爱情画等号。他引了一句歌词“我想带你去浪漫的土耳其,去东京跟巴黎”,大家还没反应过来歌词与辩题有何关系,他突然大吼:“都不顺路的!一句话得花 10 万块,根本不考虑老百姓的经济承受能力。”笑点来得太突然,全场先是愣了一下,继而哄堂大笑。
  “他的表达真的太搞笑了!我在录制现场,经常看着欧阳超,笑到停不下来,他用戏谑、调侃、非逻辑的表达方式挑战既定的思维框架。”陈铭说,“这么一比较,他在解构,我在建构,所以有时候我就显得太严肃了。”讲到这里,陈铭话锋一转:“但在当下的中国——至少接下来 10到 20 年间——我们不得不先建构。”西方社会花了几百年建构了整套现代观念,但后来严谨到有些教条,社会渐渐失去灵气,人们开始批判、调侃它。西方才出现了“解构主义”和“后现代思潮”。然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还不到百年,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现代观念,一些年轻人就开始说‘丧’,要‘佛系’,推崇‘不值得’,步子迈得太快了。”陈铭努力“建构正能量”:主持《少年说》,鼓励青少年大胆喊出自己的想法和态度;在《超级演说家》中,演讲“女人永远是最佳辩手”谈及爱与尊重的价值,获得满堂喝彩。

低结婚率时代把“我”变成“我们”


  陈铭立场温暖、从不激越,却在网络综艺世界中脱颖而出,原因或许是他触及了当下年轻人的太多痛点,婚恋就是其中之一。《女儿们的男朋友》是陈铭主持的第一档恋爱类真人秀节目。陈铭在节目中拿女儿们的恋爱表现去问爸爸们的意见,做两代人之间的桥梁。
  在第三集中,明星老爸们就女儿到了 40 岁该不该结婚这一主题产生了不小分歧,黄日华等三个老爸坚持认为应该,只有秦沛说结不结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一个愿意陪女儿走下去的人,千万不能为了生孩子或想找个人陪就结婚。几乎就在这档节目开播的同一时间,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发布的一条消息刷了屏:2018 年全国结婚率为 7.2‰,创下 2013 年以来的新低。这让陈铭很感触,现在恋爱结婚几乎是个经济命题,“看病贵、房价高、小孩的教育投资大,离婚后可能要分割财产,年轻人面对婚姻时往往犹豫不决”。但陈铭觉得,想要有一个灵魂跟自己并肩前行,就得让渡一大部分自我和自由,把“我”变成“我们”,铸造紧密的亲密关系。
《奇葩说》第五季剧照。
陳铭主持《少年说》。
  陈铭有段令人羡慕的爱情。他上大学时爱上了自己的老师,不惜“死缠烂打”,还为了和她在一起而发奋读硕、读博。后来,她看到陈铭成熟的一面,才接受了陈铭的追求。其实,他和妻子很互补:陈铭在一个时间段只能做一件事,并高效地完成;妻子则是资源配置的高手,善于把人安排到最恰当的位置,所以,妻子既是陈铭的上级——系副主任,也是他的经纪人。

走在综艺节目和大学校园之间


  陈铭硕士毕业那年,湖南卫视等电视台发来邀约,想签他做主持人。陈铭都在服化科量好主持服装的尺码了,后来想了想,还是拒绝了,“我终究喜欢那种沉下心来思考的感觉,所以决定读博”,之后留校教播音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还参加综艺节目。这锻造出他的双面气质:具有学院气的收视红人,自带金句的名嘴老师。
  《奇葩说》中有个辩论环节:在十几秒内找出对方漏洞并予以反击。一旦输了就可能被淘汰,这使选手神经紧绷,一讲完往往像泄了气的皮球,瘫倒在座位上。但陈铭一直保持儒雅姿态:无论辩得怎么激烈,他赢了会向对手表达惋惜,输了也为对手喝彩。
  陈铭起初以理服人,但发现只要“对手一讲感情,票数就哗哗地过去了”。最惨的一次,他连输 6 场,因此得了个“六叔(输)”的称号。导师之一的蔡康永让他豁然开朗:“你要学会用理性加感性去赢过感性。”陈铭慢慢找到学院气质与综艺感的结合点,到了第五季,每一次发言都坚持“理性为骨、感性为皮”。
  在“‘键盘侠’到底是不是侠?”这个辩题上,陈铭认为“键盘侠”不是侠,并谈及女儿遇到的网络暴力。他在儿童节把和女儿的合照发到微博,有网友用“湖北村货的基因,没差了”说他孩子丑。陈铭拿起手机打算回击这位网友。妻子拦住了他,他惊觉“键盘侠是极具传染性”的,如果一个人没有道德自律,很容易被情绪带偏。高晓松说:“一生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陈铭则这样解读:“一个人只有温暖纯良了,才有资格谈论爱与自由。否则,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话音落,全场先静了数秒,随后掌声雷动,导师们赞叹、微笑,正方则抱头:“太高了,这个价值(观)!”陈铭最终拿到《奇葩说》第五季的冠军。
  综艺节目也为陈铭提供了教学研究素材。他刚参加《奇葩说》时经常“走神”,当导师在台上出口成章并协调辩手时,他却看着天花板,整个思路都跑起来:为什么这句话这样讲?为什么节目这么录?回到校园,他讲“综艺主持控场艺术”这门课时,把在录制现场看到的种种作案例,分析主持人如何接话、控场。
  其实,学院派变身综艺咖,陈铭不是第一个。十余年前,文化类综艺节目《百家讲坛》捧红了“学术超男”易中天;如今《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也有蒙曼、康震等“明星学者”坐镇。大学教师的满腹经纶不再高高在上,可以“飞入寻常百姓家”,“刷屏、燃爆、10万 ”。
  陈铭本质上更愿意做个“读书人”。他兴致勃勃地给记者看这两年的书单,涵盖哲学、社会学、文学、传播学等领域,共七八十本,他已经读了大半。还有一件事让他很兴奋,他很快会有自己的书——2014年分析和预测国内综艺传播趋势的博士论文将正式出版。
  陈铭 1988 年出生,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辩论队教练,“2011年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全程最佳辩手”,曾参加《超级演说家》等综艺節目,获第五季《奇葩说》的冠军。
其他文献
本世纪初,敦煌石室的宝藏重见天日,全球学术界为之震动。它给东方学带来了丰富多采的研究资料,从而蔚为一门新兴的敦煌学。但同时也带来了令人迷惑的疑问:开凿石窟,原为摩崖造像,布施功德,宣扬宗教教义,并非作为藏经的用途。这里却满满存放着一屋子经卷,而且封闭得严严实实,仿佛发愿要它永幽室与世隔绝,其用心何在?苦于文献无征,谁也参不透,只得撇开不管它。井上靖先生潜心西域史地,且富有探索精神,对此自不甘心放过
提起符号学,也许有人就联想到语义学、结构主义等等,又会联想到唯心主义、资产阶级等等。这样的警惕性是很自然的;但不会有人要因此竟封闭符号学吧?我们不会忘记,黑格尔哲学是最严密而庞大的唯心主义体系,马克思、列宁却热心研究;摩尔根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恩格斯却采用他的研究成果。一门新兴科学研究,若唯物主义者不去阐明,自然会落到唯心主义者手里去。本文并不是要打破什么防线,也无提倡之意,不过是作一点外行的介绍
曾有人评价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如果李彦宏离开百度,公司所受的影响是70%;如果马化腾离开腾讯,公司所受的影响是50%到60%;如果马云离开阿里巴巴,公司所受的影响大约只有30%。  1998年,马化腾和同学张志东一起注册成立了腾讯公司。不久又增加3名股东:曾李青、许晨晔、陈一丹。5名创始人约定:各展所长、各管一摊。2008年,马化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在2005年开始找职业经理人跟我们搭配。5个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赵嘉鸣(右六)与演讲嘉宾等合影留念。左上图:《环球人物》2020年度人物为中国医生。左下图:主持人春妮。右图: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赵嘉鸣致辞。人民日报社国际报告厅内座无虚席。  2020年终于结束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一年过得太快,却又格外漫长。  2021年会更好吗?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砥砺前行的信念和勇气。  2020年12月19日,《环球人物》杂
佛教传入我国已有二千年。二千年来,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互相格、斗争,又互相影响、融合,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深深渗入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历史上,各社会阶级都曾用它作过阶级斗争的武器。它在中国风行一时,给哲学、伦理、文学、艺术、音乐、雕塑、绘画等各种社会意识形态以巨大的影响。探索佛教在中国历史上的社会作用,搞清它对上层建筑各领域的影响,对科学地认识中国的哲学史、历史、文学史等是至关
美丽的传说会使人缅怀流失的岁月,更会使人燃烧起炽热的希望。秘鲁十九世纪末著名作家里卡多·帕尔马创作的《秘鲁传说》,就是这样一种文艺宝。  我到秘鲁以前,就读过《秘鲁传说》,当时曾为里卡多·帕尔马笔下印加子孙的聪明才智欢欣,为那些殖民地官僚和贵族的荒淫无耻愤恨,也为纯洁少女们的遭遇悲愤。当我在秘鲁的时候,我拜访了里卡多·帕尔马诞生地普罗和他度过青少年时代的地方德圣弗朗西斯科。这两个地方一直是秘鲁首都
《文学评论》第五期发表许总的文章,评程千帆《古诗今选》一书,特别肯定了此书的选录标准和艺术分析。  文章说:《古诗今选》的选录标准,“是在‘注意作品的思想内容’的同时,‘也注意它们的艺术形式’;编选者‘希望介绍给广大读者的,乃是具有健康的、进步的思想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篇章’。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本书在对具体作家或流派的品评中,极力清除了庸俗社会学在古典文学研究中的影响,对思想的分析比较统
《人民文学》一九八二年六月号《荒滩上的回忆》中写道:“满地追撵着逮蚂蚱,捉蝗虫……”其实蚂蚱的学名就叫蝗虫。不知是作者不知这两者实为一物,还是使用了一种特别的修辞手段。
拥有一百二十万订户的《讽刺与幽默》编辑部将其问世以来的一些佳作选编成辑,颇受读者欢迎。第一辑收作品一百六十九篇,书价虽然略贵了些,但购买者仍然踊跃。可惜的是,书名虽曰《讽刺与幽默》,然翻遍全书,总觉得“讽刺有余而幽默不足”,无论就一篇作品的幽默感还是就整本书说,莫不如此。娱乐性的幽默作品在全书中只有九篇,可见一斑。  生活的节奏越快,人们越希望多点轻松愉快的东西,包括幽默在内。
2020年12月16日总第435期  2020年,《环球人物》年度人物是“中国医生”。因为疫情,中国医生成了中国战士。与病毒作战,与焦虑搏斗,与时间赛跑,他们经历过生的喜悦,感受过死的残酷。在这一年,他们配得上“人民英雄”四个字。  2020年,我们采访了大量抗疫相关人士,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