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与语文教学

来源 :现代教师与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9881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使语文教学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也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一些问题。本文试对语文多媒体教学中的利弊及出路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优越性
  1.1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更调动学生积极性,使语文教学更生动?更富有感染力
  "与相对死板单调的传统语文教学不同的是多媒体教学运用声音?图像?视频等媒体实现了文字?声音?图像一体化,引导学生思考,可谓图声并茂,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多媒体教学它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更加直观?形象。"现代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侧重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特别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透过多种媒介的组合,再现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绮丽多彩的自然风光?纷繁复杂的事物以及各种各样的情境,可将抽象的事物直观化?形象化,直观感受理性化,使语文课堂教学相对不再单调?呆板,从而激活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器官,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语文教学更生动?更富有感染力。例如,在新课标语文教程八年级下的课本中有《故宫博物院》一文,我们通过文本的文字可以感受故宫博物院的金碧辉煌?宏大瑰丽的气魄,但是如能让学生们在品读文本之时,配以图片或者短篇的解说,是不是更能生动的表现故宫博物院的建筑精美?富丽堂皇呢?学生们是不是也更能深切的体会作者写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意图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1.2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使教学相长有利于弥补教师本身不足
  语文教师教师不可能是全面发展的,有的教师普通话不很标准,有的教师书写不漂亮,有的教师不擅长朗读等等。但是多媒体教学正好弥补了老师素质的不足。朗读欠缺的, 借助音响,放上一段标准地有感情地朗读来感染学生,比如《木兰诗》的朗读就加了背景音乐,时而急促,时而缓慢,时而炮火连天,时而喜气洋洋,这把诗文要表达出的含义?所反映出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书写不漂亮的,可以利用电脑设计各种标准?美观大方的书体,尽可能弥补这些不足。有些老师在公开课上,最害怕板书,从而影响了发挥,但是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尤其是板书设计。另外有些课程的板书较多,如果书写不漂亮,又不能合理安排,恐怕是既浪费时间,又达不到好的效果。如果利用多媒体,完全可把它投到大屏幕中,既清楚又美观。在教师授课时,教师需要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新颖?生动,才能始终跟着课改的步伐,那也就需要我们的教师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也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有效的引导学生?把握全局。
  2.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弊端
  2.1 降低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和情感体验
  多媒体的技术能给语文教学带来直观和生动的"画面式"教学效果,但是对于语文课来说,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能够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加强"形象生动"的效果的。语文课文中的文字所折射出的光彩,所提供的想象是远大于图像的,仅仅借助于直观的图像,只能限制学生的思考想象能力。比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主要是让学生感受浓浓的亲情,是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教育。这里如用课件,也只是让学生了解《城南旧事》的故事梗概就好了,其它地方用会影响教学效果,在讲授中,让他们说说让自己感动的句子?段落,谈谈自己的体会,然后再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说说自己的父母是怎样的爱护自己的?这样的最终学生所得到的情感体验是多媒体课件所办不到的。
  2.2 多媒体的滥用会导致教师的角色发生转换
  多媒体终归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起引导学生完成教学内容的作用。而现今的不少教师成为了多媒体课件的"奴隶",成了"电影放映员"。教师被圈定在自己制作的课件之中,也同时在无形中牵着学生向预设的"轨道"走,这不仅没有充分的发挥多媒体的应用效果,反而影响了教学效率。另外,教师的多媒体的不当运用使教师引导的作用变得小之又小,教师不能随时的点播?诱导?启发。有时候教师为了赶进度,会直接在课件上公布答案,这又与我们现代教育理念提倡的"答案不是唯一"相矛盾。
  如果说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灵魂, 那么对话与交流应是教学的本质特征。凝聚作者生命情致的文学作品当然需要读者主体体验的积极投入,心与心的碰撞, 情与情的交流, 才能真正体现课堂教学对作品赏析的魅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 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要重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 一堂好的语文课, 不只是先进的现代技术, 更重要的是师生感情的交流。一个眼神?一个手势, 有时都是老师与学生心灵的契合。多媒体课上, 教师整节课都在引导学生看多媒体课件, 只顾操纵鼠标和看大屏幕, 很少与学生有眼睛的交流, 课件的过多过滥使用限制了师生情感的交流, 也限定了老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
  3.解决的方法与建议
  3.1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不可偏离教学重点?难点,要以文本为主体
  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否恰当地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也要以学生听说读写的质量来衡量。不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语文的外延上大做文章, 而忽视了语文的内涵。教学必须要围绕文本这一感性材料, 让学生更多地体悟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价值观?体味文章所用的精辟的词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2 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只能处于辅助地位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只能是辅助教学, 它绝不能替代教学, 一些评优课?参赛课, 往往使用多媒体课件, 否则就不能得到学校的认可。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比如《木兰诗》第一课时就不适宜用课件,其教学目标是:了解《木兰诗》有关的文学常识;疏通文意,理清故事基本脉络;体会木兰替父从军的高尚情感及爱国热情。在最初第一课时教师主要解决的是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疏通,如用课件只会弄巧成拙。另外,如在多媒体的运用量过大,只会让老师变成真正的"电影放映员",学生学习的效果会少之又少。我们只有想办法通过课件增加课堂容量, 引导学生认认真真地钻研?踏踏实实地积累, 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总之,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有它的优越性,也一定有它的弊端,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既要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 还要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 既不脱离文本本身表达的情感,又不违背语文教学规律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我们面对新的教育技术要做的是"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巧用?不滥用,最终使多媒体技术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海宁.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努力提高教学质量[J].北京:现代技能开发.2002
  [2] 罗大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J].郑州:河南科技.2005
  [3] 崔丹.浅谈多媒体技术在组织学教学中的应用[J].锦州:锦州医学院学报.2005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