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评教量表现状及评教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t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评教制度在国内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文章论述了实行学生评教的必要性、高校学生评教量表的内容、不同高校评教量表异同点分析、高校评教内容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评教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学生评教;评教量表;高校;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8-0196-03
  学生评教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快速展开的产物,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一直开展至今。评教是一种用于检验教学效果和以学生的角度来反映教学的一种方式,受教师、课程以及学生等多方因素影响。现如今,国内高校常通过网上教评的方式用于评价教师、教学环境或者教学效果等,以此来反应教学成效,并用于指导教学方式的改善。为提高其评教结果的有效性,高校学生评教量表仍需进一步完善,这就需要研究者们进一步的探究。本文从评教的必要性、高校学生评教量表的内容、评教影响因素方面进行总结分析。
  一、实施学生评教的必要性
  学生评教是促进高校发展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机制,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本着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目的得以快速发展应用。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评教对于高校来说,是一种更加简单、便捷的评价方式,即使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手段不止评教这一种方式,还包括教师自评、他评、同行评价、督导评价等一些方式,但相比较而言,学生评教对于改善教学方案、提升教育质量更加简单明确[1],有研究表示教师的教学品质与评教的结果呈正相关,实施学生评教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也就不言而喻[2]。而评教量表的使用是有效实现学生评教的重要环节,对于科学、合适的评教量表的制定是十分重要的。
  二、高校学生评教量表的内容分析
  (一)不同高校评教量表内容异同点分析
  1.共同点
  随着评教制度的不断发展,学生评教量表的内容结构和有效性受到学者的普遍关注,各高校设计的评教量表基本都包含以下这些共同的核心要素[3]:①教学态度,通常包含爱岗敬业、教书育人、遵守教学纪律,没有迟到、早退和无故调停课等现象,以及实际动手指导学生等方面;②教学内容,对符合教学纲要、教师授课内容安排合理、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实际与理论相结合等方面进行评估;③教学方法,如培养和指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创新的能力、课堂互动、情景结合教学等;④教学效果,如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和创新等方面的收获程度;⑤其他方面,包括教师课堂组织能力、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评价准确性、实际教学设施、对课程教师的自主评价等。因此即使研究者们探究的评教量表不尽相同,但其核心要素是相同的,是其构建的基础。
  2.差异性
  对比高校关于评教量表的实际应用来看,各高校之间虽存在许多共同之处,但也存有差异性。现从评教量表的题目设置和具体内容的方面进行以下阐述。
  (1)评教量表形式的差異
  从各高校整体评教量表来看,有些大学评教系统是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设置了不同的评教量表,而有的大学对于全部课程则统一采用一个评教量表。从具体题项设置的版块来看,有的高校以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形式设置题项,而有的高校从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和自主评价等不同方面进行题项设置。
  (2)评教维度的差异
  从评教指标来说,一级指标包括的核心要素基本一致,主要涉及二级指标的差异性;而不同的大学采用的评教量表中二级指标的数量也不相同。比如,某大学的理论课的评教量表包括:教师教学认真负责,关心学生的课程学习状况;教师讲课熟练,清晰易懂等问题,共7个指标。而另一高校评教量表包括:教师介绍了本课程的学时、学分、先修课程、使用教材、参考书等信息,公布的考核及评价方法能引导促进我的学习和想对老师说的话等问题,共9个指标。评教二级指标的差异也显示了各高校对于评教发展的差异性,显然对于不同课程类型来说,不同的评教指标对有效的评教更有帮助。
  从评教问题的角度来说,一些从教师的角度来设置评教问题,比如对教师教学完成教学目的的水平评估;而另一些从学生的角度来设置评教问题,比如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及能力的提高方面进行评价[3]。而学生是评教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评教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本质上来说是密不可分的。
  (3)评教问题的细化程度不同
  对于同一核心要素的描述,不同的高校评教量表问题的设置也有所差异,其中关于评教条目的细化程度存在不同。例如对教学内容的评价,某一高校只评价教师熟悉教学内容的程度、知识面;另一高校在前面的基础上增加了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创新培养和知识教授相结合等内容[3]。因此对于同一核心要素的评教内容,要因地制宜地设置题目,不可过分笼统和概括化,以期为有效的评教提供实践基础。
  (二)高校评教内容存在的问题
  1.问题本身存在多义性
  一些高校评教量表相比发现,一些题项存在多义性,即一道问题中涉及评教的多个方面的内容。好比上述的一高校评教量表中,“教师讲课内容娴熟、思路清晰、讲解透彻、演示规范、进度合理,能吸引我的注意力”题项既包括对教学内容和安排合理性的评价,又包括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又如某另一高校评教量表中,“备课充分,语言生动,口齿清晰,条理清楚,重点难点突出,留意课堂互动,鼓励学生质疑,课堂氛围活泼,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一题目包含了对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评价。学生面对这样的条目,往往弄不清楚究竟要评价什么,因而使评教的有效性遭到质疑。
  2.题目的针对主体不准确
  学生是评教的主体,而评教针对的是教师相关课程的教学各方面。而在相关评教量表的一些题项中,却没有准确的针对主体。比如,“教学进度科学,教材教参选用得当”等问题,这应当针对的是学校教务科的教师,而不是评教的学生,让学生来评价选用教材是否得当本身缺乏合理性。评教者是学生,评教的内容即设置的题目也应当在学生所涉及并且切身相关的范围内。   3.题目本质超出学生评教的能力
  学生是评教量表的使用者,而其内容限度应在学生所能评估的范畴之内。然而对于有些题目,学生评教的能力却不能体现其真正的本质。例如,“教学内容能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等”,对于学生来说,其或许还未具备辨别真正科研成果的能力,因对于该问题学生的评教缺乏合理性。
  三、学生評教的影响因素
  (一)教师因素
  当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有着不同的教学效果时,教师的职称、授课方式、性别等都会被拿来比较。比如,学生在课堂生动有趣和充满枯燥学术问题的课堂上的听讲程度是不一样的,教学效果自然就有所区别;学生面对有教授职称的教师和助教代课的教师时有所区别也是不可避免的。
  1.教学质量
  教学效果的差异性也就意味着教学质量有高有低,而在学生评教中,学生的评教结果也就有所差异。因此学生对喜欢的教师、学识渊博教师的评价分数比起其他教师有偏颇。李正[4]等研究发现,学生评教分数与教师的教学质量呈正相关。因此教师的教学质量对学生评教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2.授课方式
  不同教师的授课方式有所差异,而显然学生在有趣味性的课堂上比在枯燥乏味的课堂上更加容易被吸引。现如今高校课堂普遍使用板书教学加网络课堂的方式,而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的频次、板书情况、网络课堂的使用效果等均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最终也会对教学的评教产生影响。王知敬[5]等研究表示教师的授课方式对评教有显著影响。由此教师所具有的独特的授课方式,对于学生评教以及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具有一定的作用。
  3.师德
  在学生评教过程中,往往教师的品德、教师是否平易近人会对评教产生一定的影响。王雪婷[6]等调查构建了“学生评教(教师)模型”,为学生评教量表的制订提供参考,模型表示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包括师德、教学、关爱三个方面,而师德正是构建学生评教的重要因素。相比较于教学质量效果的数字化,教学质量对评教的影响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而现如今对师德并没有确切的定义,外界对于师德评价指标也各有不同,因此关于师德的影响因素仍需进一步探讨。
  (二)课程因素
  学生除了要面对教师之外,还要面对学校的各个方面,除却教师之外的因素也对学生评教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有课程的考核方式、课程学分、课堂规模、精品课程等。
  一般大学课程大致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程、公修课、选修课等,研究显示课程类型与评教有较强关联性[5,7]。对于选修课的学生评教,学生习惯给高分,因为选修课只要及格就可以达到普遍学习目的,而必修课的得分等级跟成绩排名、奖学金等有关,因此学生更认真地对其进行评教。相对于学分高的课程,学生评教的重视程度与学分低的课程有所区别。因此对于不同课程种类采用不同的评教体系,所得的评教分数更有参考价值。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高校专业的课程组也逐渐开展所属精品课程,而学生对于精品课程的评教也有所不同,这主要与精品课程所受到的关注程度以及光环效应有关。另外,研究也证实课堂规模、课程考核方式、课程逻辑性、精品课程、精品课程级别、课程学分等非教师因素同样对评教分数存在显著影响[7]。现如今高校课程类型愈发多样化,其间的差异是必然的,因此其对学生评教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但真实有效的评教结果才能做到有效应用,学生评教理应尽可能被公正对待。
  (三)学生因素
  影响学生评教的因素主要由评教者和被评教者组成,除却与评教内容相关的教师、课程等因素外,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涉及,比如学生的性别、年级、本身能力的差别等。
  1.年级
  有研究表示[8]年级对评教结果呈显著的影响,同类[9]研究表示学生年级对评教成绩影响显著。但有研究[9]表明学生年级虽与学生评教分数有相关性,但与评教结果的相关并不密切,说明学生的年级与学生评教的结果并没有切实联系。考虑到学生评教失效性的现状愈加明显,学生评教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直接反映评教的有效性,因此现阶段对于年级对评教结果的影响研究仍有不同见解。
  2.性别
  就性别能否影响学生评教结果在学界没有形成统一结论,有的认为学生性别对评教产生显著影响[10],另有研究表示性别对大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影响是显著的[8],但有的研究发现学生性别并不影响评教结果[11]。
  3.专业
  关于不同专业对评教结果的影响,研究存在概念界定和研究数据的差异。如从评教数据来说,有研究表示学生的学科或专业背景会影响学生评教结果。但从评教结果有效性来说,在此研究上并未发现学生的学科背景对评教有效性的显著影响[8]。现如今高校学生评教针对的专业较为广泛,即使不同专业之间的评教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评教结果的有效性并未受到影响,因此不同的研究其实不一定存在对立的研究结果。
  4.学生成绩
  有研究显示学习成绩与评教有效性呈正向关系[8],成绩相对越好的学生整体素质相对较高,而对教评的认真对待程度也越高。因此关于学生成绩的影响,为提高学生评教的有效性,通过加大及重视对学生成绩等级的划分来进行不同方面的评教,可显著体现学生成绩对评教有效性的正向影响。
  综上,通过教师、课程、学生对评教的影响因素概括,教学质量、授课方式、课程、学生成绩对评教的影响不可否认,而关于师德、学生性别和专业等因素的研究仍不统一。因此对于高校管理者来说,首先可通过加强对学生成绩的利用来提高学生评教的有效性。比如评教之前,对学生成绩进行等级划分,然后成绩等级高的学生可评教相对主要的部分,等级较低的学生评教剩余的部分,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教可显著地提高其有效性。其次通过加强对学生评教的宣讲和认识,提高学生评教的普及度,以为评教的有效进行提供基础。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争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改善授课方式,从而改善对学生评教的影响。   四、小结
  本文结合当前学生评教量表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析高校评教量表的异同点,以及进一步综述影响学生评教的因素,从而为完善评教量表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研究者们进一步探究方向和高校评教制度的完善提供了些许参考。
  [ 参 考 文 献 ]
  [1] 韩映雄,周林芝.学生评教的信度、效度、影响因素及应用风险[J].复旦教育论坛,2018,16(6):74-81.
  [2] SHIXUE SONG,XIAOWEN WANG,JING WANG,FEIFEI FU.Analysison Necessityand Rationality of College Student Evaluation of Teaching[P].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rn Education (ICOME2017),2017.
  [3] 顾琴轩,俞明传.高校学生评教量表内容及其改进研究:以9所高校为例[J].复旦教育论坛,2013,11(5):53-57.
  [4] 李正,蒋芳薇.基于数据分析的高校学生评教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8(4):76-81.
  [5] 王知敬.应用型高校学生评教管理的影响因素数据分析[J].高教学刊,2018(12):150-152.
  [6] 王雪婷.学生评教(教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9(4):155-160.
  [7] 龚辉锋.课程因素影响学生评教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0):1-6.
  [8] 潘云华,张意燕.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学生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16(7):51-56.
  [9] 邱楷,叶道艳.高校学生评教的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科学,2016,32(2):33-40.
  [10] Denson N and Love day, T and Dalton H. “Students’Evaluation of Courses: What Predicts Satisfaction?” [J].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Development, 2010(29):339-356.
  [11] 李建芬,饒国军.高校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及改进措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0):25-26.
  [责任编辑:刘凤华]
其他文献
[摘 要]思政课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坚定的信心、严慈相济的爱心和富有真情的耐心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以践行立德树人的初心和使命。教师对学生能发挥主体性有足够的信心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的爱心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主体性培养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还要求教师有耐心,这样才能走进学生心灵,从而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提升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立德树人;思政课教师;“三心”
[摘 要]公理化方法是根据尽可能少的概念和彼此独立的命题,通过严格的逻辑推理得到其他命题及结论,最终实现整个理论系统的构建.公理化方法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从实质性公理化、形式公理化方法到现代形式公理化方法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许多数学家终生致力于探讨新系统构建的一般性和统一性,而向量空间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正是公理化研究的典型缩影.其中,在现代向量理论体系的建立中,四元数的研
这个专题如果真的要树敌,唯一的敌人,就是当下短篇小说的症候性滥长。  短篇小说的字数,应该不是一个数字问题。当然,我这样说,并不肯定。  我就这个“短的短篇小说”专题问询一些小说家和编辑,为什么我们的短篇小说越写越长?不止一个朋友认为短篇小说症候性滥长是要考量稿费制度。我们的稿费一般而言是按字数计酬的,短的肯定没有长的经济。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短篇小说家,一个月写一篇短篇小说几无可能。我们只要看看汪
[摘 要]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始终密切结合国家的发展要求来开展。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国家关注的重点,这对以湿地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生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湿地生态学研究生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需从教学和考核方式两个方向突破。论文以西南林业大学的湿地生态学课程为例,总结分析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以课堂讲授、讨论、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及对应的综合性考核方式,减少期终考核比例
[摘 要]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其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大学生有着重要意义。其实践教学要取得实效,必须把握好课外实践与课内实践的结合、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的整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融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耦合、规范化教学与自主性评价的契合,以呼应时代要求,服务好大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弋舟,当代小说家,入选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西北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延河》杂志社副主编。  历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第三、第四届郁达夫小说奖,首届“中华文学基金会茅盾文学新人奖”,第二届“鲁彦周文学奖”,第六、七、八、九届敦煌文艺奖,第二、三、四、五届“黄河文学奖”一等奖等奖项。  迈开双腿,走进凌晨的夜晚,她自己都觉得这挺荒唐,像是一个即将起跑却对赛事忽生厌倦的选手。还
有一件事老严一直想跟儿子谈谈。儿子念高一,是走读生,每晚回家就把门关起来,通常是戴着耳机写作业。到了饭点,老严须得击鼓鸣冤般反复敲门,他才会戴着耳机懒洋洋地踱出来,嘴里嚼着口香糖之类的零食,而整个人依旧沉浸在那个rap音乐所布设的碎碎念的幽灵包围圈里。此刻,窗口含着的光透进圆盘壁钟,长针与短针如同一对翅膀,敛起了苍茫暮色。小严的嘴巴一张一翕,仿佛那些流淌到耳朵里面的声音立马就会变成口香糖的气味从嘴
金延安文化园:北街  与其说是北街,不如说是北宋  北宋的延州府在这里开了一个侧门,让我  跻身而入  它知道我对大宋的偏好  商肆林立,古朴的城隍庙里有当代食品出售  我啜饮着一杯拿铁,边走边想  当年的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范仲淹,如何  在前面的十字路口,调兵布将  防范西夏来犯  来延安要看的东西很多  但是不屈的北宋是必须要走一趟的  虽说那时,四面来围的是西夏兵  不是胡宗南  我在经略府的
期刊
[摘 要]岩土工程是应用学科,对实践教学的需求非常迫切。文章从实践教学必要性的角度阐述了岩土工程行业的特殊性,分析了传统岩土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传统实践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需要。以顺应科技、行业发展趋势为指导,针对岩土工程行业的特殊性,基于仿真技术和网络平台,课題组创新了岩土工程实践教学理念,探讨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考评机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的岩土工程实践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