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下的广州城中村改造景观优化研究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debaoto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城市发展迎来了新机遇,现代化的建筑在全国不断筑起,说明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在加快发展。同时也让“城中村”这一脱胎于农村的城市空间得以存在,城中村成为了以外来流动人口为主的聚居地且又缺乏管理,目前城中村多以生活环境恶劣,缺少景观设计的为主,这也是我国许多城中村的共同问题。在城乡一体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全国各地都以城中村改造为发展契机,从而优化城中村的居住环境,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构建和发展。然而在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出现了简单粗暴的做法铲平重建,此种做法会失去城中村原有的历史文化和地缘关系,也容易出现千篇一律的面貌。怎样在城中村改造中,结合景观优化设计的手法更好地诠释传统文化,让城中村景观多元化发展,从而使城中村改造景观与城市未来更加的协调发展是本项目研究的目的。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景观;优化设计
  1、研究背景
  全国各地的大城市都基本有城中村的出现,城中村在城市的经济、环境、景观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同时也是全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共同难题。对于旧城改造景观设计和城中村改造景观优化的课题,国内外有许多设计师和学者都给予关注和尝试,例如:韩国首尔的清溪川及周边地区改造、日本东京的六本木新城旧城改造、上海的新天地改造、郑州的城中村燕庄和沈庄新城改造等,许许多多的成功案例证明城中村景观优化设计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2、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
  2.1实施目的
  (1)现如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的城市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城中村改造景观优化设计是目前很多城市都需要迎接的挑战。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把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所以在改造中如何运用景观优化设计的手段,更好地诠释地区传统文化,营造优美舒适的景观生态环境,同时又能与城市景观相协调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大学生运用在校所掌握的专业技能,结合艺术元素参与城中村整体空间的规划和社会服务。
  (2)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广州城中村在景观空间上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最大限度地去了解居民对景观的基本需求。在对城中村改造进行景观优化的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做到传统与现代化相结合,为此需要对城中村改造景观优化设计的方式进行研究分析,为更好地改造广州城中村景观多元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理论依据与支持。
  2.2实施意义
  城中村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有些地方為了更快地实现城乡一体化,从而使这种社会现象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为此需要对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探讨,并结合国内外的旧城改造、景观设计等相关的成功案例进行研究借鉴。从而更深层次地探讨城中村改造景观优化设计的策略和方法,以此来改变城中村景观缺乏文化特色、无形象的局面,同时让传统文化与地方民俗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使城中村改造景观优化设计在城市发展更加和谐。
  3、存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3.1存在问题
  (1)城中村的再建与保留,存在历史文化、风俗的断层,建筑与园林景观不协调;
  (2)新建筑与旧建筑的整体风格存在差异;
  (3)如何让城中村改造在景观空间和时间空间的延续;
  (4)如何结合景观要素使城中村改造景观优化可以满足现代化和未来的需求。
  3.2解决问题的方案
  (1)通过对建筑景观、建筑空间实体及各类配套设施的优化,营造整体协调的城市面貌;
  (2)从景观设计改变城市千城一面的局面;
  (3)城中村的景观优化设计和景观改造既要凸显特色又要与环境相协调;
  (4)城中村的景观设计上,尽可能与传统相结合,又加入现代化元素,实现提升生活水平。
  4、项目实施方案
  4.1通过认真对国内外的在景观特色、景观设计等相关案例,在理论和实践的方面进行经验借鉴,了解目前最新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发展动态,为广州城中村改造景观优化设计研究,进一步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基本观点等相关工作;
  4.2结合旧城改造与城中村改造在景观设计方面的相关学科理论和实践,如何对城中村内的景观进行设计,以及对未来城市的发展做出分析研究,为广州城中村改造景观优化设计发掘出一条的新发展模式;
  4.3对广州市内的城中村以调研的形式对城中村居民进行走访了解,结合景观生态学对已改造成功的城中村的景观设计进行研究,并结合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探索与思考,为广州城中村景观优化设计寻找最佳的方案;
  4.4运用目前最新理论研究的成果,通过对具体的已成功改造的城中村案列进行分析,分析在城中村改造景观设计中根本设计要素,为研究广州城中村改造景观优化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作铺垫。
  5、国内外相关案例及经验借鉴
  因国内二元土地管理制度,“征地不征村”政策。导致城市包围农村最终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产物——城中村,在国外缺乏对城中村改造景观优化设计的专门研究,目前只能对国外的旧城改造来进行研究分析,特别是哪些大的旧城改造的案例来寻找可借鉴经验。
  案例介绍(1)
  东京六本木的旧城改造
  位于东京都会区的六本木六丁目地区的六本木新城旧城改造。多年以来,这个地区以街道的狭窄,建筑物旧且密度高而著称,连消防车想要通过都是很困难的。为了让这个地区民众的便利和提升政府的政绩,于是对六本木新城进行旧城改造,以凸显其艺术文化和景观特色的一面为发展核心。
  六本木新城旧城成功改造后将会集办公大楼为中心,同时具备以居住、工作、游玩、学习等多功能及设施为一体,将成为一个大型的综合性大都会,同时能提供新城对都市生活的不同需求。六本木新城旧城改造会将艺术文化和开放式空间设计的结合,从而使城市空间打造得更具人文气息,为能更好地服务当地居民的同时,还将集都市生活、办公休闲、购物空间环境于一体,给别的城市改造带来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经验总结及借鉴
  日本六本木新城旧城的改造,对广州城中村改造特色景观设计也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首先日本和中国都是亚洲的国家,在文化传统上有很多相似共通的地方,具体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挑战传统城市模式,让城市“立”起来——垂直花园城市,让繁忙都市迷失的人文文化重现;
  二、对城市生活中的一些功能性设施和特色景观之间进行了有机整合,让城市焕发新机。
  目前的城中村改造景观优化设计很多涉及的面积都比较大,不只是单纯地改造居民的居住区,还要结合所在区域的周边环境进行分析研究。城中村也会有着自己独特的自然景观,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对自然的生态环境进行相应的保护,结合自然的设计也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国内相关案例及经验借鉴
  在我国对城中村改造已开展了很多年,不过很多地做法都是铲平重建,而目前城中村改造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经济、社会、建筑等方面问题,只有少数人关注城中村改造的景观优化设计问题。所以只能研究分析国内比较成功的老城区改造案例,从具体的实例中获取经验与借鉴。
  案例介绍(2)
  杭州清河坊片区的改造
  清河坊片区位于杭城南部景区吴山脚下,清河坊片区的改造通过保护、改善、整治、保留、拆除、重建的方式,还原古街区原貌。对街区进行重点规划建设三大特色区块,分别为“河坊古迹区、吴山休闲区、南宋御街区”。河坊古迹区:修复河坊街,遵循“修旧如旧,保护古迹”的做法,对河坊街进行保护性地开发和修复。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古迹以尽可能地复原性保护,充分挖掘清河坊的商业历史文脉,保护当地的商业特色,传承百年老字号。吴山休闲区:通过对吴山天风、城隍阁、清河坊历史街区、广场、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进行有机结合和规划,以集人文艺术、休闲娱乐、文化商旅等于一体的特色区。南宋御街区:是南宋都城铺设的一条主要街道,在中山路地区,这里有大量遗存的坊巷,其中保存比较完整的历史街道主要集中在中山中路和清河坊一片,商业以老字号商铺、传统食品、民间工艺品、茶楼、酒店为主,定位为时尚购物步行街,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商贸旅游区。
  经验总结及借鉴
  一、对历史文化进行修复保护,建筑尽可能地复原性、还原古街区;
  二、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传统风格差异不大的,则保留不变。
  在考虑城中村改造景观优化设计部分与保留区之间的关系时,也要把城中村改造景观优化设计与原有历史文化区等方面的协调。
  6、城中村改造景观优化设计方法
  城中村改造景观优化设计中,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村庄的精神和文化气质等各方面都会有差异,所以在城中村改造景观优化设计中,要通过实地调研和根据地方历史文化传统进行设计。城中村改造景观优化设计过程中的,要通过实地调研,设计背景进行调查后再做改造优化方案。
  6.1通过对建筑景观、建筑空间实体及各类配套设施的优化,营造整体协调的城市面貌。在景观设计中通过对建筑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各種设施进行有机整合,让城中村更好地融入到新的城市发展中。城中村经过长期文化的沉淀,这些都是村民的精神寄托,从城中村的历史文化和发展历程中进行设计构思,让城中村的历史文化能够一直传承。
  6.2对整体建筑进行整体风格的统一,以建筑分布、外饰面、材料等方面进行风格统一。对于城中村中的有历史文化和纪念价值的建筑物可以进行修复整理,使整体风格的统一。在城中村中这些的并非都是文物,有些也许只是能让村民更有亲切感,使村民在一定程度有精神上的归属。
  6.3在景观设计中运用乡土的自然材料,将这些熟悉的材料再融入新的生活地,让村民们对新的环境更加有归属感和认同感。乡土景观元素的直接运用。将村民熟悉的乡土器物经过简单的艺术加工,不用多余的装饰处理,直接加以利用。设计过程中将这些标志物再融入新的生活地,让村民们可以和新的生活地有了直接的对话,而不会感到陌生,使村民对改造后的生活环境增加归属感和认同感。
  6.4正确认识城中村的现状和潜力;以人为本,满足需要;在景观改造中留出一定修改空间,确保城中村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体现了人类对目前社会发展现状产生了怀疑和对未来的迷茫。随着生存空间的日益恶化,人们慢慢体会到以前的那种发展模式是行不通的,只有可持续发展才能让生活环境与人类发展进步不冲突。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各方面资源协调发展,为人类社会创造优美舒适地生活空间。
  6.5城中村景观的参与式设计能更好地融入城市的大环境,以达到和谐稳定发展。在城中村景观优化设计中,应该让城中村的居民参与到设计中来,让他们的意见和想法与艺术设计相结合,使改造后的城中村景观更好地融入所在城市的大环境,以达到和谐发展。参与式设计作为一种方法的同时,也是一种开放协同的设计过程,集大众的智慧来解决设计中的问题,让参与式设计与城中村景观优化设计之间的关系,能够被大众所广泛关注。
  结语:
  城中村改造景观优化设计问题,是目前城乡一体化高速发展进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城中村改造不应该是是简单地完全铲平、原地重建的改造模式,城中村改造特色景观设计,势必会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
  城中村改造是为了对城市面貌的改变和对城市形象的提升,而对城中村进行景观优化设计会对城市的整体面貌发生改变。对城中村进行景观优化设计,可以为给他们创造更加优美舒适的生活空间,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本项目通过对文献资料综合查找,国内外相关问题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了城中村改造景观优化设计的策略与方法。希望能对城中村改造中的村庄历史遗留问题、居民生活习惯、以及地方景观特色有一个借鉴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宁,周炳中.城市化进程下的旧城改造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经济论坛,2007
  [2]彭璞.古朴与现代的相得益彰——上海新天地的环境设计初探.城市,2005
  [3]邓彦.城中村改造特色景观设计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09
  [4]刘贺.郑州市城中村改造中景观设计方法探讨.河南农业大学,2011
  [5]徐婷.城中村改造的景观设计研究.《现代装饰理论》,2015
  [6]姚欣.“城中村改造”景观设计研究.《厦门大学》,2014
  [7]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8]单霁翔.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9]张智华.浅谈城中村绿化景观营造.《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
  [10]廖朦.景观都市主义在城中村景观更新中的应用研究.四川农业大学,2015
  [11]郭倚铭.城中村改造经验探讨——机遇城中村改造有关问题的思考.《商》,2014
其他文献
境外替代种植,是由政府组织实施的旨在减少缅甸北部、老挝北部的罂粟种植规模,从“根”上减少或铲除毒源的有效举措.通过近十年的努力,已取得较丰硕的成果,境外罂粟的种植面
2005年,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真贯彻国务院3号文件和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工商职能作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推出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探索登记监管机制创新,推进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改革,加强信用监管体系建设,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对经济
本文介绍了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相关内容,对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的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新形势下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模式创新之举,以供参考.
夜幕下的贵黄公路上,一辆旅行社的大客车与抛锚在路边的大货车相撞,造成21名台湾同胞受伤.事后调查得知,贵州饭店驾驶员陶筑光驾驶的日野牌大客车,接送贵阳市中旅社组团的台
张君华,男,1962年生人,籍贯: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1984年考入曲阜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1988年毕业分配到济宁广告装潢公司工作,1990年以后转机关做行政工作,闲暇之余经常外出写生,其
李约瑟博士说:“道家思想乃是中国科学和技术的根本.”在第二卷中,他有一段经典名言:“道家哲学虽然含有政治集体主义、宗教神秘主义以及个人修炼成仙的各种因素,但它却发展
《中国合作经济》杂志理事会第二届年会暨中国合作经济发展论坛日前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在这次论坛上,与会代表就中国合作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和工作实际
【摘要】近年来,花海休闲观光园在国内发展迅猛,已成为重要的旅游业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本文将对花海休闲观光园中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花海;休闲观光;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1、花海休闲观光园中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1.1因地制宜原则  花海休闲观光园的选址一般选在城市郊区,会有适应当地地质土壤条件下的生长良好的具有良好观赏价值的花卉。因此可根据当地
由海协和台湾促进中国现代化学术研究基金会推助的“海峡两岸第九届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从1993年开始,轮替在大陆和台湾举办.继去年在沈阳举办第八届研讨会后,今年在台北
现今时代,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企业淘汰的天然考核标准,为了能够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存活与发展的机会,各国企业都在努力的对自身的经营管理进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