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门诊老年患者输液护理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king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54—01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医疗条件不断提高,人的预期寿命随之不断延长,人口老年化已成为世界人口发展趋势,并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人口问题,这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老年护理已成为老年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做好老年护理工作对推进老年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老年护理涉及面极其广泛,属于社会问题,本文仅从社区门诊老年患者输液方面谈谈自己护理经验和体会。
  老年人属于特殊人群,不仅在身体形态和机能方面均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而且在认知和心理等方面也发生重大变化,所以在做护理时必须加以注意,特别要注重个性化护理,在社区门诊输液时也应如此,需要因人而异。
  1 了解病情、确保用药安全 护理人员在输液前必须全面了解的病情及身体的基本情况,如:有无药物过敏史,近日有无服药治疗史,心、肺、肝、肾等功能有无衰竭,心理是否健康。这些都影响着药物的剂量、输液的速度,及药物是否可以应用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其中有任意一个环节出了疏漏,均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医疗差错或事故,影响老人的身心健康。许多患有躯体疾病的老人,常常合并心理问题,我们必须尽力了解情况,有的放矢进行安慰和疏导,必要时与经治医师和家人共同采取措施,促进老人尽快康复。同时,在输液护理工作中我们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熟练掌握药物的配伍禁忌,确保用药安全。
  2 加强沟通、争取老人配合 研究证明对人的第一印象主要来自于外表,因此,护士应着装得体,面带微笑,对待患者要和蔼可亲,尤其对于老年人更要做到尊老爱老、体贴入微。穿刺必然有疼痛,之前必须做好解释工作,使其在心理上有所准备;在与老人们沟通时,要依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提高沟通技巧,说明疾病是可控性,治愈后不留后遗症,不影响生命;解释要细致、耐心,态度真诚、和蔼。因每位老人个性及家庭背景等情况各不相同,会存在显著差异,所以在交流時不可千遍一律,要根据他们的喜好有针对性,目的就是取得他们的信任、配合,要让他们在整个门诊输液过程中始终感受着那种亲人般的温暖。
  3 提高技能、减轻穿刺痛苦 静脉穿刺是一门学问,一辈子也学不完。老年人常因慢病缠身,需长期输液,加上自身血管条件就不好,修复能力差,穿刺容易失败,怎样才能做到“一针见血”,需要每位护士在实践中不断去认真地学习、领悟。个人体会是静脉穿刺要注意以下要点:首先认真观察患者血管条件,看有无硬结、肿胀,依据病情选择血管;其次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对血管条件较差的病人,可用50℃热水袋保暖10分钟左右,使局部血管扩张显露,便于进针;三、注意保护现有的血管,同一血管穿刺应从远端开始,同一血管、同一位置穿刺最多不要超过3次,穿刺时尽量避免反复回针,双肢要间断、交替使用血管,这样有利于血管机械性损伤得以再生和修复,以便日后再次使用。
  4 加强巡视、避免事故发生 老年人身体状况较差,各种脏器功能减退,而且基础疾病又多,对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均减慢,易导致药物积蓄中毒。在给他们输液过程中,要多巡视,了解有无不适反应,细心观察病情。老年病人输液速度慢,耗时较长,容易引起疲劳,应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输液体位。同时要注意输液速度 ,一般老年人输液速度原则上不超过60滴/分;有心力衰竭症状者,滴速在20滴/分左右;严重脱水、血容量不足老年患者,滴速可以在60滴/分以上;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减慢输液速度,某些特殊用药按临床需要安排滴速。巡回能及时发现输液不畅、不通或局部渗出,第一时间发现有不良反应发生的输液患者,并可得到及时合理的处理。嘱咐患者及家人不要自行调整输液速度,一旦发现及时纠正。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加强输液巡视是减少和避免差错事故发生的至关重要的关键环节。
  5 健康宣教、促进机体康复 老年人不仅在生理上出现各种脏器机能减退,而且在心理上也发生很大变化。其中心理问题往往表现得更为突出,如老人们心理承受能力会大幅度下低,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情绪反应强烈,尤其对身心健康问题特别敏感。根据老年人心理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特征:1、认知水平下降,2、折腾、倔强,3、孤独、依赖,4、易怒、恐惧,5、抑郁、焦虑。我们作为社区护士要充分理解他们,利用给老人们输液空闲时间,尽可能去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去化解他们心中的迷惑。如果是心理问题一定要争取老人家庭成员的支持,采取适当的方式帮助老人调整,尽早走出误区、脱离疾患,千万不可采取强硬措施或者放任不管;万一老人的心理问题突出,不妨建议找专业医生咨询,请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如果是躯体问题,在积极配合临床医生治疗的基础上,与老人家属一起,按老人实际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包括服药、饮食、休息、运动、生活方式等方面,尽可能使他们早日康健。
  由此可见,社区老年输液护理是社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整个社区医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社区门诊护理工作中对老年患者实施安全输液,不仅需要社区护士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更需要我们增强责任意识、改变服务理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今社区医学发展需求,才能适应老年事业发展需求,才能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发展需求。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方法:随机选出5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结果:通过其护理与保健,本组治愈42例,占79%;好转6例,占11%;无效:5例,占9%。总有效率为91%。结论:该病在控制血糖基础上,进行护理与保健,对其康复、改善生活质量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与保健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44—01  1病例介绍  患儿,男,6岁,因在砖厂玩耍不慎被拉砖的钢丝车绞伤致双手疼痛难忍,流血不止,被家人急送至我院急诊,急诊以左手环小指多段离断,左手中环小指皮肤软组织撕裂伤,于2013-2-25收入我科,入科查T36.7℃,P108次/分,R22次/分,查体:神智清,左手肿胀,左环指食指毁损离断,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锁孔显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50例锁孔显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50例病人全部有效。其中面部出现麻木2例,患侧角膜反射消失1例。结论 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可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减少了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显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痛;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PPH)的相关因素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30例PPH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经行临床护理和健康指导。结果:其中宫缩乏力性出血的有19例,胎盘因素出血的有7例,软产道裂伤出血的有4例,所有产妇经过积极抢救治疗[1]与精心护理后都痊愈出院。结论:产后出血与很多因素有关,针对不同的出血原因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的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降低产妇的死亡率。  
期刊
【摘 要】对儿科护理纠纷进行分析,认为儿科护理纠纷高发与儿科病人是特殊群体、儿科特殊的护患关系、家长对护理服务不满意、家长期望值过高、家长对治疗护理结果不满意、护理人员技术不过关、护理工作不到位等有关。指出医院要建立高素质的儿科护理队伍,培养护士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技术本领,做好护患沟通,提高护理管理水平,重视儿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是防范儿科护理纠纷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儿科;护理纠纷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49—01  慢性骨髓炎多数是由急性骨髓炎迁延来的,是由于急性骨髓炎未能彻底治愈遗留下死骨,無效腔,分泌物,以及窦道,和瘢痕,长期不愈,反复发作,少数病人是由低毒性病菌引起的。开始表现即是慢性过程。多数病人都有贫血,消瘦,营养不良,急性发作时患肢有红肿热痛,压痛明显 ,结合以上症状护理要点如下:  【病情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骨科的护理特殊性。方法:回顾自己对46例老年骨科病人的护理体验。结果:46例老年骨科病人护理质量优良,无并发症发生。1例死于原发病。结论:掌握老年骨科病人的特殊性,实施有效的护理,能显著提高老年骨科的治愈率。  【关键词】骨科;老年人;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50—01  由于老年人体弱,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护理影响,为临床上加强重症肌无力的护理工作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方法:将2013年 1月至 2013年 6月进入该院治疗的49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药物治疗和通气治疗使用的BiPAP无创呼吸机,对研究对象采取更加细致的护理和观察,对患者提供饮食、呼吸道和心理护理治疗。结果:49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治疗后其血清指标以及主要的生命体征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49—01  急性左心衰竭是由于心脏瓣膜疾病、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左室前后负荷过重导致急性心肌收缩力下降、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排血量下降,从而引起以肺循环淤血为主的缺血缺氧、呼吸困难等临床症候群。急性肺水肿是最主要表现,可发生心源性休克或心搏骤停。是临床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  1 临床表现  1.1呼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颈椎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护理,以总结经验,促进康复。方法:对23例颈椎骨折患者行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结论:颈椎骨折行内固定术,在围手术期给予正确的指导及护理,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颈椎骨折;内固定手术;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5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