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一民事公益诉讼案当庭宣判

来源 :方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湖南省衡陽市检察院依法对彭某等4人非法转移、储存危险废物,污染环境,侵害社会公共利益行为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案在法院公开开庭审理。
  经查,2015年9月开始,天顺化工厂股东郑某在明知彭某没有处置危险废物资质的情况下,约定将天顺化工厂产生的反应釜底残留物即化工残留废液低价交由彭某处理。随后,彭某先后联系张某等二人,在明知废液对环境有污染且均无危废处理资质的情况下,分5次将136.31吨化工残留废液运送至衡山县开云镇板桥村,并非法储存于张某的工厂内。
  经鉴定,该136.31吨化工残留废液属《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危险废物,在转移过程中已导致衡山县部分土壤遭受一定程度的污染,同时未被处置的废液还存在泄露等危险。目前,该批危险废物及受污染土壤已全部转移至湖南衡兴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处置,并由岳阳市云溪区政府垫付相关危险废物处置费用。
  “彭某等4人的行为共同导致了污染损害后果的发生,构成共同侵权,依法应当承担连带责任。”衡阳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彭生宝介绍,对于此类污染环境案件,要结束“企业或个人污染环境、政府和社会买单”的模式,真正让违法者承担责任。
  2018年7月17日,衡阳市检察院依法对该案立案调查,并于同年8月7日在媒体发布公告。今年4月15日,在公告期满没有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情况下,该院依法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要求判决彭某等4人承担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的责任。
  庭审中,公益诉讼起诉人紧紧围绕被告非法转移、储存危险废物行为造成的损害生态环境和社会公共利益严重后果、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共同承担侵权责任等关键问题,宣读起诉书、举证质证和发表辩论意见。
  法院在充分听取双方辩论意见后当庭作出判决,支持检察机关的全部诉讼请求,判决被告彭某保、郑某、彭某、张某连带支付因处置衡山县境内环境损害而产生的危险废物及受污染土壤安全处置费用、现场清理与污染控制费用、应急监测费用、人员支出及行政办公费用以及检测、鉴定等费用共计57万余元。
其他文献
我国评估行业的特殊情况,造成了多种评估资质存在、多头部门分割管理、多种业务领域受限制的混乱局面。对中小评估机构的生存、发展影响很大,尤其是专营评估的机构更是难上加
年度终了更换有关会计账簿,是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每年都要做的工作。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很多村会计不知道到年终结账时哪些账簿应该换新账簿而且必须换新账簿,哪些账簿要
生物资产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即活的)动物和植物。对生物资产进行正确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将有助于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