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仔

来源 :福建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憨仔带着儿子来给我父母拜年,母亲照例又打趣他:“憨仔,你不是说要给你儿子娶媳妇了吗?”憨仔嘿嘿笑着。他那三个儿子一溜儿排开,也嘿嘿地笑。这三个小伙子,个头比憨仔高,长得有模有样,说话也伶俐,只是没个正当营生,也没有体面父母、像样的房子,成亲只能是摸不着的梦。这年头,连歪瓜裂枣样的闺女都不把穷小子列入择偶范畴。
  在乡下,似乎每个村庄里都有一两个像憨仔这样的人。生活潦倒,形容猥琐,上不得台面。他们的存在仿佛是为了衬托出他人活得更体面些,也给冗长单调的乡村生活增添一点茶余饭后的佐料。
  我还是个小丫头时,憨仔的母亲尚健在。那是一个精瘦干瘪的老妇人,一双鹰一般犀利的眼睛嵌在枯树皮般的脸上,让我们不寒而栗。那时候,村里只有憨仔家有个小园子,园子里有几株果树。这果树在我们眼里简直是王母娘娘蟠桃园里的仙家神树。我们小孩子家多看几眼那树上的果子,都会招来憨仔母亲一顿噼里啪啦的臭骂。可是憨仔却会把他母亲给他享用的杧果、番石榴偷偷塞给馋猫一样的我们。
  據说憨仔小时候并不憨,只因他母亲太凶悍,在母亲暴君般的高压管制下,吓破胆了,原本机灵活泼的孩子渐渐不利索了,目光畏畏缩缩,说话结结巴巴的,是条小可怜虫。我母亲说,憨仔在牙牙学语时,就显出比同龄孩子更高的智慧,都能认得阿拉伯数字1-10了,这在我们村里可是神童般的存在。但当憨仔长到念小学的年纪时,他爹用锄头在地上画了个大大的“1”字,他却蒙蒙地摇摇头,说不认得,气得他爹吹胡子瞪眼地吼:“你这几年的饭吃哪去了?咋连‘1’都不认得啦?”憨仔怯怯地说:“‘1’没有这么大呀!”这事被沦为笑谈,在吾乡流传至今。
  憨仔三十好几还娶不上老婆。一则因为他的母亲恶名远扬,二则好一点人家的姑娘也嫌他长得愣愣巴巴的,不光鲜,不活络。直到那一年,村里来了一个走村串户的打铁师傅,在村西的小坡地上架起火炉,拉起风箱,给庄户人家补锅、磨刀、修犁什么的。打铁师傅身边跟着一个傻闺女。那傻闺女倒是五官周正,眉眼清楚,但脑子似乎不好使,见人只会呵呵地傻笑。听说打铁师傅对她稀罕得很,打铁铺流动到哪,就把傻闺女带到哪。憨仔也许前世和她有缘,傻闺女看到别人拿憨仔寻开心,扯下憨仔的裤子,或抓了虫子放憨仔头上,会气得龇牙咧嘴,跺着脚,嗷嗷直叫。憨仔眼瞅着傻闺女走来,也会放下手上的锄头畚箕,围着她转来转去,眉开眼笑。他母亲一看,就动了心思,好说歹说托了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去向打铁师傅提亲。这走南闯北的老铁匠心里一合计,觉得憨仔虽是傻了点,但为人实诚、勤快,闺女跟了他不至于吃亏。于是,这门亲事三下两下就成了。
  两个都不浑全的人搭伙,都把对方当成一块宝,你看我眼里有笑,我看你心里乐开花。日子虽状况百出,却也有锅碗瓢盆的生气,有鸡飞狗跳的热闹。
  母亲说,憨仔的老婆真是一个傻女人,洗衣服洗得像腌咸菜。一大堆花花绿绿的衣服扭成一团,掉色混色,根本看不出本色。做饭也把好端端的米呀菜呀煮得面目全非,味道怪异。在傻乎乎的老婆面前,憨仔就显出非凡的智慧来,他在傻媳妇面前终于找回了做人的尊严。憨仔像个大爷,对老婆吆喝,那婆娘却仰视着憨仔,一副崇拜的模样。憨仔在村里对谁都得点头哈腰,回到家,老婆却对他笑脸相迎,言听计从。这不由得让他神气起来,颇有呼风唤雨的威风,再走出门槛,腰杆也挺得直直的,走起路来脚下生风,颇有男子汉的精气神。
  憨仔的媳妇虽傻,却也感觉得出我母亲对她没有恶意。有一回,我母亲故意逗她:“珠(傻媳妇的名字)啊,今天做了什么好吃的,要请我尝一尝吗?”傻媳妇信以为真,嘿嘿地傻笑着,不再吱声了。再过几天,我母亲打从她家门口过,傻媳妇硬拽着我母亲进屋去。原来这傻媳妇下了大力气,做了一大锅她自认为最好料的“咸肉芥菜饭”,非要请我母亲品尝呢!我母亲看着傻媳妇那黑油油的袖口,脏兮兮的灶台,哪敢动筷?但看她脸上那真诚的神色,母亲不忍拂她的意,果真盛了半碗,夹了一筷子放嘴里嚼着,言不由衷地夸着:“好吃,好吃,可……我刚……吃过,肚子撑着呢,吃不下了!”傻媳妇那个乐呀,咧开嘴笑着,一口黑乎乎的牙齿露了出来……
  这傻媳妇不吵不闹,一门心思地帮衬着憨仔过日子。虽然差强人意,但这个家有个女人,总算有点人间烟火气息。不料那一日傻媳妇背着竹篓去马路对面的地里拔猪草,好端端地失踪了。憨仔开始并不在意,可能是想:那么傻的女人,丢了也没人会捡回去,过几天自然就会回来的。但日头升降几回,炊烟起了又灭,那傻女人依然不见踪影,憨仔这才慌了神。夜里,没个女人热炕头,听他胡侃瞎掰,白天,没个女人收拾打扫,做饭洗衣,这屋子真没个过日子的样儿。憨仔忐忑着四下里打听,村里人对憨仔说,估计是魂儿给孤魂野鬼勾去了,拿个铜锣到野地里敲敲去,把她的魂儿收回来,人就回来了。憨仔思妻心切,花几个钱请了道士,趁着天黑去野地里敲打着,念着招魂调儿。后来在山旮旯里把迷路的傻婆娘给找回来了。可是,这一折腾,傻婆娘看上去更呆滞了,眼里失了神采,头发乱成鸟窝,经常坐门墩上傻笑半天,做饭也常烧焦弄糊了。憨仔却不像以往那样对她指手画脚的,而是照顾幼仔般地呵护她,替她洗脸擦手,陪她下地摘菜。毕竟,只有这婆娘一心依赖着他,让他感觉自己有个人样儿。
  这些年,乡村变化大,几乎家家户户都盖了新房子,可憨仔一家还是靠那几间破旧的老屋遮风挡雨。憨仔四下里给人打短工,可别人家的日子似乎都红红火火的,他家却依然灰扑扑、苦巴巴的,不见起色。
  有一两年时间,我回家时,不再看见憨仔一家人,不由得纳闷着。母亲说,憨仔看到乡亲们出去挣大钱,盖高楼,也心痒痒了,带着他的傻婆娘和三个儿子到厦门打工去了。听说在那边的建筑工地上装沙挑砖,也到城中村拾破烂、收废品。
  到厦门闯荡的那几年,是憨仔人生中最风光的时刻。每次回来,他都会把自己拾掇得很像荣归故里的样子,身上西装革履,头发油光可鉴。他还会提着一小袋礼物到我家来。我母亲乐呵呵地收下他的礼物,一边招呼着他,一边忙着烧水泡茶,憨仔便坐下来,神气地吹嘘他在外面见过的世面。母亲很是欣喜,边听边夸憨仔果然出息了。只是憨仔带来的食品硬邦邦,品质可疑,谁也不敢碰。倒是那些小玩意儿很合我小侄儿的心意。那一系列造型各异的磁吸玩偶,小侄儿摆了一大排,摆天门阵一样。憨仔依然喋喋不休地向我母亲神吹海侃,仿佛去厦门混了一趟回来,就鸟枪换炮了,言谈间甚是瞧不起村里那几个古董级的“乡里老大”。但在我们几个算是见过世面的年轻人面前,憨仔就没有那么大的口气了,而是谨慎地选择着措辞。我们也不去揭穿他。特别是看到我二弟时,憨仔顿时闭口不语了。我二弟一家住在厦门,曾看到他大热天的,衣衫潦草、蓬头垢脸地挤在建筑工地的罅隙里或躲在天桥下,捡起人们丢弃的食物来吃,也曾把他从遣散的流窜人群中领出来。   隔段时间我回家时,又看到憨仔一家人了,且看到他的老屋前奇迹般砌起了几间崭新的砖头房子,还铺上了红砖地板。虽不能与四周装修堂皇的钢筋水泥小洋楼相提并论,但至少结实亮堂,不怕风吹雨打了。憨仔蹲在自家的屋檐下,脸色蜡黄,头发乱蓬蓬的,这是长期生活困顿留下的痕迹,但他脸上幸福的神色终是掩不住的。
  憨仔的大儿子倒是出息了,不像他父亲一样只会埋头做活。他一双小绿豆眼睛眨巴一转,也会有一些鬼点子窜出来,只不過常常出的都是馊主意罢了。他骑着个“突突”叫的破摩托车到各村去收鸭毛,也顺手牵羊偷鸡摸狗。更可恨的是他把村口的池塘填起来,种上几十株不知哪里弄来的枣树,做着秋后发财的美梦。结果一到夏天,一场暴雨下来,水都涨到路面上来。乡亲们不骂这臭小子,倒骂起憨仔,说他养了个不成样的混球。折腾不成这个,他瞅着村里寺庙管理员是个好差使,可以趁机捞一点香油钱,就来巴结我父亲。他嘴巴抹油,还写了几个像模像样的字装在红包里赠予我爸,搜肠刮肚说了一箩筐好听话,我爸就眼热心软起来,帮他去村委会说了一番好话,让他顺利进入“佛委会”。从那以后,每逢村里“佛生日”,他就抖出那件几个世纪前的西装,背着个人造革挎包,神气活现地走家串户去收香油钱。憨仔瞅着儿子那出息样儿,脸上也有了光彩。
  但话说回来,平日里很少有人会拿他当一回事。憨仔在村里也鲜有扬眉吐气的时候,他不管看到谁都依旧谦卑地笑着。乡亲们无聊时依然拿他取乐,故意设个坑儿诓他,诸如“你婆娘亲你哪里?你敢不敢去偷看隔壁狗蛋的媳妇洗澡”之类的,然后笑得龇牙咧嘴:“憨仔呀,咋憨成这样子呢!”憨仔也就跟着嘿嘿笑,笑得那纵横交错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唉,好歹有人注意。
  我侄儿很小的时候,最喜欢到憨仔家。因为他家里有三条狗,据说都是憨仔收留的流浪狗。三条狗也许是自学成才,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对所有人摇头摆尾、献媚讨好的生存技巧,脏了就自个儿跑到村口的小溪扑腾一番,并不像它们的主人那么脏。一条叫“俄罗斯”的杂种狗后来还成了我们家的常客。
  前些天我回家去,在村口遇到一个皱巴巴的小老头,就像遭霜雪的庄稼,蔫头蔫脑的,毫无生气。母亲说,那是憨仔。我惊异:“憨仔咋一下老成这个样子?”虽然从前他西装革履的样子不伦不类,但我还是愿意看到他那个样子,至少给人一种蓬勃的气象。母亲说,憨仔也使劲地想活出人样,可他实在不容易。老婆孩子一家子,都得靠他周旋着。那傻婆娘也越来越不利索,连生活自理都勉为其难了。几个孩子都扶不上墙,家里永远一片兵荒马乱。憨仔只好把那一点有限的智慧和胆识发扬光大,照顾老婆,教导孩子,侍弄庄稼,打点零工,比那些看上去有头有脸的男人还卖劲地过日子。
  憨仔还记得我,仍谦卑地向我问好。我笑着和他寒暄,瞅着他脸上纵横交错的皱纹,像龟裂的土地,心里涌上人世沧桑的慨叹。听母亲说憨仔的大儿子偷乡亲们的鸡鸭,被打断了腿。二儿子不知从哪里领回一个怪模怪样的女人,结果那女人不到几天就跑了,家里值钱一点的东西全被卷走了。
  母亲照例打趣憨仔几句,可这回憨仔却呆呆地没有反应。冬天的疾风把他花白的头发吹得乱如蓬蒿。
  责任编辑 陈美者
其他文献
【摘要】负债经营既可以为企业带来可观的利益,又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本文通过对负债经营的利弊分析阐述了资本结构对企业的影响,明确了企业只有合理把握负债比率,优化资本结构,才能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风险,从而实现负债经营的良性循环。    现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普遍面临着发展过程中资金紧缺的问题。伴随着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的不断发展,负债经营成为更多企业的选择。    一、资本结构与负债经营的涵
工业园区:以产兴城功能化  ——以产业为支撑,统筹推进园区及周边的居住、交通、商业、医疗、教育等城市功能配套,将单纯的工业园区变为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产业新城。  2012年,两个数据对璧山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个是工业总产值达1012亿元,跨过千亿门槛,迈入全市第一方阵。  一个是常住人口达64万人,首超户籍人口,成为主城外第一个人口净流入区县。  是什么催生了璧山蝶变?  答案是:
摘要 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助于组织降低隐患与意外,实现其目标。本文结合民营上市公司的特点,界定了民营上市公司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在分析闽南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机制    一、民警上市公司的界定及基本特征    从经济发展的总体过程来看。民营企业最初是与国营企业相对应的企业类型。随着改
近年来,我们按照市委组织部的指示要求,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努力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党员和干部延伸;突出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基层党建重难点问题;持续用心用力,全面打牢基层党建基础,取得了一定成效。  突出“制度建党”,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  在狠抓制度落实中不断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一是狠抓集体议事规则落实。2014年出台《区管领导班子集体决策重大问题若干规定》,对区管领导班
【摘要】本文提出了K
【摘 要】 ERP所能带来巨大效益的诱惑力使企业纷纷尝试,但很多ERP项目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企业在实施ERP系统之前没有进行针对业务流程的处理。本文通过对业务流程重组和业务流程优化的分析,认为ERP的成功应用需要先进行会计及相关业务流程优化。  【关键词】 ERP; 会计业务流程重组; 会计业务流程优化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要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随时跟踪产品市
【摘要】 文章由产业金融的概念引出煤炭金融的概念,并进一步分析煤炭金融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及条件。主要从煤炭产业区域开发性金融机构、煤炭企业并购重组、煤炭产业投资基金、煤炭资源证券化、煤炭企业直接融资、煤炭交易中心与煤炭期货以及煤炭投资信托产品与融资租赁七个方面说明煤炭金融的服务体系,进而分析煤炭金融服务体系对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支撑与促进作用。  【关键词】 煤炭金融; 服务体系; 煤炭行业  一、
【摘 要】 文章基于税收理论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宁乡国税收入与GDP、投资额、社会消费额、就业和工资水平、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储蓄6类相关经济指标进行分析,试图确定宁乡国税税源的主要依赖因素,并对其依赖风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县域国税;依赖因素;宁乡    一、引言  2008年,湖南省宁乡县县域经济竞争力在(北京)中国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的“2008年县域经济竞争力排名”中名列第9
【摘要】 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加强煤炭成本控制,首先要认清煤炭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不足,进而深层次分析影响煤炭成本高低的因素。文章在总结汾西矿业集团公司及下属各煤炭生产矿井煤炭成本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煤炭成本控制的思路和举措。  【关键词】 煤炭成本; 成本控制;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要使利润达到最大化,一是要提高收入;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纵览历史盛世,无不注重立公道、举贤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公正用人。用人以公,方得贤才。”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将“公道正派”作为选拔任用干部必须坚持的原则,突出强调“出以公心、公正用人”,最近召开的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强调着力健全和落实科学精准的选贤任能制度、科学严密的组织制度、科学有效的人才制度,为我们做好新时代选人用人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