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竞赛提升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综合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winand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机电一体化是一个综合性的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机电相关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主要服务于智能制造类行业。为了培养高层次的综合性技术专业人才,高校越来越着重于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育;其中创新和实践能力在培养方案中占据了核心地位。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竞赛来推动新型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以2019年西门子挑战赛中智能制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类赛项为例,主要探究离散行业自动化方向竞赛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作用及意义。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  竞赛  学生  能力提升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项目编号:PPZY2015A088,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1-0248-02
  1.西门子挑战赛介绍
  西门子挑战赛是由西门子公司与教育部合作举办的全国性行业竞赛。目前为止已经举办了12届竞赛,大赛主要面向全国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仪表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讯工程、计算机科技与技术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生、本科生,和全国自动化类、机电设备类、机械设计制造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及通信类等相关专业的高职高专学生,已经吸引了来自全国27个省的大学生参加比赛。竞赛内容涉及智能制造领域中的科技创新、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和智能应用等,为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培养和选拔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技术及创新人才。大赛以企业真实的工程项目和科研项目作为竞赛赛题,以真实的工业设备和工业环境作为赛场,以工业企业的工程标准作为考核评分指标,全面锻炼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系统思维。比赛主要分为:智能制造工程设计及应用、数控数字化、智能制造创新研发这三大类,每个类别又分不同的子项目。
  本文主要以2019年西门子挑战赛中智能制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类赛项为例,主要探究离散行业自动化方向竞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的作用及意义。离散行业自动化竞赛高职组主要比赛内容为电梯群控,初赛为六部十层电梯控制。决赛关于PLC 控制项目开发、数字化虚拟调试以及工业智能网关项目的开发与调试。由于比赛学生来自不同区域,人数较多;在初赛时会划分区域,在区域内排名优先者可参与到全国总决赛。智能制造挑战赛内容覆盖了工业自动化生产的多个方面,對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2.竞赛宗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想要从制造大国转型为制造型强国,这就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其中企业对于人才的聘用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后的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行业理论基础知识和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还需要有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敢于创新的能力。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工程性人才的摇篮,必须设计出符合时代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与时俱进。为了更好的完成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各高校自动化、数控、机电等专业分别引入行业竞赛,用于作为学生的实践活动。通过参加与专业相关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开发能力等,是培养学生成为新型技术人才的重要路径之一。
  西门子智能制造挑战赛得到了教育部的重视,并给予了资金资助;该项目已经成为PLC控制行业内一项重要的科学竞赛。西门子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立足培养、面向工程、总在参与、追求卓越为指导思想;宗旨在于加强学生对工程学习的兴趣以及全面学的工程知识储备;通过工程比赛培养学生对工程的设计能力,工程操作能力,以及工程的创新能力。在比赛中以团队形式参加,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当然比赛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及困难,学生学会思考合作去克服问题,从中不断的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比赛的目的就是为培养综合性的高技能工程人才而服务。
  3.竞赛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西门子挑战赛涵盖了工程的各行各业,作为高校培养综合性工程人才的培养途径之一,它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对学生的帮助体现在方方面面。每个竞赛的环节都体现了对学生的有利帮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知识学习的全面性有很大的帮助;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具体情况如下:
  (1)有益于学生知识学习的全面性
  2019年西门子挑战赛中智能制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类赛项初赛为例,基于以太网控制,利用西门子S7-1200型号PLC进行编程,仿真六部十层电梯控制,不断优化程序,实现六部电梯的最大载客量。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西门子S7-1200的硬件配置及控制指令相关知识,还要学习如何利用WINCC画图,从而实现对程序状态的监控。学生还要学习如何计算电梯群控的控制算法,以及实际生活中电梯控制的应用等内容。这些知识不光来自于课堂的教授,更多的是学生课后自己的学习,学生需要翻阅大量的资料通过不同的手段,从而对电梯控制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整个比赛过后,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和知识储备量都得到了量的飞跃。
  (2)有益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推进
  学生在比赛过程中需要快速的完成硬件配置,编程,绘制监控画面,最后进行仿真模拟等任务,途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组态好了无法下载PLC、无法实现仿真、仿真开始无法接受到自动运行信号等等一系列问题。参赛的同学为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翻阅大量资料,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无形的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的能力。学生在比赛中有了一种刻苦钻研,敢于尝试的科学精神,有益于学生未来的工程技术职业发展之路。
  (3)有益于创新思维能力的推进
  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如何具有创新思维就成了一个有研究型的话题。学生在传统的课堂学习中,不断的接受理论知识,课堂中完成简单的实际操作,能让学生对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但是实际的工程案例是灵活的综合性技术的融合,工程项目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适应实际的工程项目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电梯控制编程中,为了更好的优化电梯程序,使载客量达到最优,就会利用到各种群控计算方法;学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问题,有效的判断利用哪一种模型计算方法,并且加上自己独立思考,选择适合的计算方法,或者创新开发属于自己的计算方案。所以西门子比赛增强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不断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总结
  本篇文章以西门子智能制造挑战赛为例,研究它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作用。通过文章的详细论述,可以看出提高高校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及独立学习能力的重要性。高校积极推荐学生参与到行业竞赛中去,通过利用竞赛平台,学校能够更好的培育学生的知识的应用能力、问题分析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等,是符合国家对工程类人才培养的方案,科学竞赛已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力红,张东速. 以设计竞赛为载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5-87.
  [2]马昕,李大宇. 通过学科竞赛加强自动化专业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以“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为例[J]. 化工高等教育:实验与实践教学版,2017.06
  [3]韦相贵,刘渊,侯昭武.开展学科竞赛,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机械创新大赛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2.11.
  [4]王宪菊,陈曙光.以竞赛为契机,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研究——以“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5):34-36
  [5]万里光,刘金华等.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在技术型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01.
  [6]赵乾.以学科竞赛促进卓越工程师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6):34.
  [7]张开洪,张颖,李伟.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引导下的学科竞赛平台建设[J].2012(S2):214-216.
  作者简介:
  曹嘉佳,女,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学困生往往课堂参与度低,学习热情低。对于学困生的转化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大难题。笔者在多年的《细胞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在利用角色扮演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该方法同样适用于留学生教学。  【关键词】角色扮演 学困生 留学生 学习积极性 细胞生物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1-022
期刊
【摘要】微课程作为新时代教学中出现的一种全新的资源整合形式,具有多种优势,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而被广泛应用到中学的学习课堂之中,而初中数学教学是初中学习学科的难点和重点。本文从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基于微课程和数学学科各自的特点,对微课程在辅助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做了简要研究。  【关键词】微课程 初中数学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使得人才需求方向发生转变,由传统的知识型向实践性以及创新型进行过渡。鉴于此,传统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阶段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需要通过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做到对社会需求的应对,结合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质量计算机专业人才,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OBE模式 计算机 专业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在眼科临床教学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临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者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引入眼科临床教学中,辩证思维的同时,提高了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了临床思维的习惯,有助于实现医学生从理论学习阶段向临床学习阶段的转换。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眼科 临床教学  【课题】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研教改课题“眼科研究生临床手术操作技能教学的方法探讨”(2013
期刊
【摘要】美术教育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中必不可少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方面都有着极大的意义。就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现状分析来看,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针对目前美术教育教学出现的问题,提供了一些关于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美术教学 现状 改革  【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2018年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程立项建设项目,
期刊
【摘要】人格是个体区别于他人稳定、统一的心理品质,是个体优秀与否的评判标准之一。当前小学生的人格结构发展特点多样,培养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比如:社会适应能力差;自我中心意识强;抗挫折能力差;依赖性强。致使以上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有:家庭教养方式;父母人格的影响;同伴群体的影响;教师的人格魅力;教育教学活动等。针对以上问题,可通过提升教师个人魅力、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父母言传身教的作用、行为习惯等的培
期刊
【摘要】税法作为法学与经济学交叉学科的特性受到忽视,传统税法课程教学中学生缺乏必要的财税经济知识储备,而教师囿于有限课时习惯将法学分析框架简单套用于财税现象,结果学生往往一知半解容易产生倦怠情绪,教学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因而有必要在完整理解“翻转课堂”意蕴的基础上,将其融入税法课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课前了解财税经济知识,课堂侧重税法规范法理分析,采用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与学生主体地位彰显并重的
期刊
【摘要】法律思维是法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法学教育中学生学习的重点。所以在法学教育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提升学生法律思维素质,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本文主要探讨了法学教育中法律思维的培养困境与优化路径,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法学教育 法律思维 培养困境 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1-0242-
期刊
【摘要】化工实训是学生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但传统模式已不适应目前高职学生教学,采用信息化是提升实训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经过实践发现信息化模式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并且有助于学习过程监控与考核。本文以精馏实训为例,阐述了实训课进行信息化的教学设计,并总结了教学成效。  【关键词】化工实训 信息化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1-
期刊
【摘要】本实验探究了几种常用面膜溶液对绿豆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面膜溶液对绿豆种子发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美白面膜溶液抑制作用最大,其次是抗皱面膜溶液,抑制作用最小的是补水面膜溶液。从绿豆幼苗生根和幼根的生长情况来看,美白和抗皱面膜溶液对绿豆种子的生根和幼根的生长,存在明显的抑制和破坏作用。据此分析了面膜溶液抑制绿豆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原因,提出了对面膜废弃物处理的几点建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