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
五月,已经进入了雨季。
虽然只是五一小长假,左邻右舍回县城老家的回老家,自驾游的自驾游,留在城里的人已经不多了。这是一个新移民聚集的小区。
小超从末班车上下来,撑开藏蓝色的雨伞,一步,就迈到了雨里。
春天的雨,不急,很细。南风卷着轻雾一层一层地撒着雨。路灯在雨夜里很迷离,一根与另一根隔了很远,遥遥相望,各自守望着自己的灵魂。
小超走了没几步,蹲下身子整理一下雨鞋,回头望望,没有人。
没有人尾随,这是单身女人夜行的警觉。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并没有人生来就是单身,总有爹妈姊妹照应,一想到爹妈,小超的耳边就响起妈尖锐的吆喝,门被摔得咣咣直响,她的心里一堵,连忙掐灭了念想。
她伸出左手试试雨,细密如小米,便又想起鲍尔吉·原野说的:小米怎么那么小啊!虽然补人,但是,怎么那么小呢?
这样的联想让她的心生出一股快乐。就像上大学离开家,出租车把爹妈拉得越来越小,越来越远。她再也不用屏住气息躲闪着戾气的母亲,她真想伸开双臂放开喉咙大叫:啊——
那天她没有喊,被禁锢太久的人,已经没有力量能够放声大喊、放声大笑了。就这样,她的心也是无比快乐。
现在,她左手张开,右手抓着伞,伸开胳膊大叫:啊——
街道上没有人。连一只猫都看不见。
她用更大的音量叫“啊——啊——”尽可能拖得长,直到肚子的气都叫了出来。小腹紧紧地贴在了骨盆上。
细密的雨湿了她的头发。
她快乐地收了伞,想着浴缸里放满了热水,温柔的漂蜡,鲍罗丁紫晶一样透彻的夜曲,干燥的浴巾,松软的床。
家诱惑着她,加快了脚步。
B
小超决定在这个城市落脚的时候买了房子,她没有钱,也没有去银行贷款,办公室还贷的人,甭管男女,一遇到延迟发工资就低声咒骂,她看到他们的口疮,他们的无奈以及焦虑。
春节回老家,她向爹娘提出借钱,恭恭敬敬用钢笔写下了借条,还款的时间。家里只有这一独女,买了200平米的跃层,指望着她回来给他们养老,这张借条让他们看到女儿一辈子不打算归家的决心。母亲当着小超的面撕了那张纸,交给她一张银行卡。
小超回到公司,没多久买了房子,父亲赶来帮着装修,其实很简单,刷了大白,买了几件家具。她喜欢清朗,受不了一个家里堆得满坑满谷,最受不了的还是母亲为了擦没擦干净家具而抱怨的童年回忆,母亲的一生仿佛就是擦了怨,怨了擦,可是任什么也擦不掉她心头的戾气。小学五年级她就发誓:自己的家只置办一床、一柜、一桌、一椅。
现在她跌跏在床上,床很干净、松软,简单的枕套,她讨厌母亲喜欢的荷叶边,小镇人的矫情。床的一侧是一个条案,黑檀的大笔筒,插着几杆毛笔,铺开的宣纸,她在跟林糊糊学写字,为了打发多余的时间。
她的同学都嫁了,和她吃晚饭的吟秋新近离了,一个晚上都在听吟秋说相亲的事儿,弄出那些个幺蛾子,笑得她不行。
饭后撑着伞散步,这是小超每天必做的功课,她一向认为单身的女人如果还胖,是不能原谅的懒惰。她喜欢吃浓油赤酱,无肉不欢,还喜欢吃一杯红酒,听说巴黎女人的好身材就是不停的散步,她也是。每天上班提前40分钟出门,不坐公汽,步行。晚饭后散1个小时步。所以有不错的身材。
回来在车上看到了小文,从前单位的美编,挽着一个姑娘的胳膊拦出租,公汽拐了个弯儿,直擦着他的脸而过,那张脸就在小超的窗下,因惊恐而惨烈。
小超突然跳下床,翻弄抽屉,找出夹在旧书里的几张速写。都是小超的侧面。那时她还是短发。
“鼻子,小翘鼻子!”小文用铅笔指着她的鼻子。那是单位百无聊赖的周一例会,小文悄悄画的。
他们有过几次约会,看过几场电影,赏了一回花儿,到城的东部,大片大片的薰衣草。小超在家做了柠檬红茶,背了一只硕大的水壶。他们坐在田埂喝茶,一杯又一杯。她戴硕大宽檐儿的大草帽,小文为她画速写,回到城里装上相框。
他闹着要搬过来住。可是,如果过不到谈婚论嫁呢?一个姑娘,不得不为自己做更长远的打算。还有,就这么住进来算是什么呢?小文一向自认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那米从哪来呢,他们都不是神仙。
有了算计,两个人的心就渐渐地远了。
后来单位聚餐,小文逢酒必醉,逢醉就跪在姑娘面前献玫瑰花、唱歌,谁也拉不起来。
他在小超面前跪过,单膝,像中世纪的骑士。在别的姑娘面前也跪过,换一条腿,那条跪小超的腿已经麻了。人人掩面而笑。
小超出了一身一身的冷汗,心里满是屈辱。
合同期没满,她就换了单位。
现在,打开台灯,她仔细凑近了,看那些速写,没有一点儿感觉。她端着青花大笔洗到卫生间接了水回来,坐在案前,将速描一张一张地浸到水里。
C
看着那些侧影慢慢淡去,淡得不能再淡了,淡得让人寂寞,小超突然觉得饿。
她晃晃悠悠地到厨房,找到一只平底锅,从冰箱取出两只鸡蛋打到碗里,撒一点点面,切几片葱花,慢慢摊到锅里,她知道治大国如烹小鲜,一只饼经不住来回翻腾,就调到小火,从碗橱上摸出一支烟,就着炉火点燃,等着饼熟。
那包烟还是前男友留下的,放得时间太长,又干又松。
她像一个老烟枪一样把过滤嘴那边蘸了点水,味道好多了。她心想:这就是一个人住的好处,半夜里可以起来摊饼吃,还可以点一只烟。
他们相识在朋友的饭局,他还没辞职,开了一家广告公司。饭后,一帮人又去夜店,接着喝,到夜店也打烊了,醉马刀枪的人们才打算回家,照例是男人捎带着送送女士。他的车放公司了,打了一部车送她,一路上没话。
到小超住的楼门,她下车,道别,致谢。
回家刚关上门,电梯叮的一声停在门外,然后是轻轻的敲门声。 小超知道他来了,开门。他进来,坐在门厅的长沙发上。
小超站在他旁边,还是无话。
看他低了头,连脖子都是紫红的,他一喝就上头。
坐了一会儿,他侧身倒在沙发上说,今天就睡这儿。
他的胳膊、脸都是极红的。
小超回到卧室从柜子里抽出条小夏被放到沙发上,转身就走。
她连脸都没洗就上了床,太累了。迷迷糊糊感觉外面关了灯,门缝没有亮光了。
这一夜,他们都睡得很沉。
早晨起来,小超煮了两碗面,经过沙发时,也没敢看他的睡姿,只知道他还在,轻手轻脚地进出卫生间洗漱。
面摆到桌上,一抬头,他扶着门框站着,注视着她。
小超转身去拿筷子,听到他说我不吃了,走了。她转身看时,真的走了。
小超一个人坐下,默默地吃面,只吃了半碗,剩下的全倒了。
D
中秋节,他打来电话说咱们去看月亮吧。
他开着白色的桑塔纳2000接上她,出了城一直向南。
小超坐在他身边,一路八卦着天下的大小事,间或问上一句:咱们去哪儿?他也不回答,只是笑。
过了大涧沟,过了仲宫,过了柳埠,过了长城岭,过了收费站,突然,高峡出平湖,一片宽阔的水,她大叫一声:呀——
他高兴地看着她,然后停下车,拉着她的手往湖里走,趟着水,越来越深的水,从小腿到膝盖,到大腿,然后,爬到一块硕大的石头上坐下。
他用手指指左边让她看。她又呀了一声。
月亮出来了。
她一激动要站起来,让他拽住了,她又要喊,他把食指压到她的嘴唇上:“嘘——”
天色慢慢暗下来,大湖的四周是黛色的山的轮廓,水面如镜子般明亮,皓月当空,凉风习习。她的心慢慢沉下来。
脚下的岩石散发着白天集聚下的能量,温暖。
他们仰面躺倒,仰望星空,背也是暖的,舒服得她想哭。
她流下了眼泪,泪水顺着她的脸往下滑,到了耳朵里。他能感受到她的泪水,转过身子吻了她。她没来由地泣不成声,身子一阵一阵地抽搐,泪打湿了头发,汹涌地流个不停,他吓坏了,一个骨碌爬起来看着她,手足无措。想用手给她擦泪,她挡着,不让,因为心里觉得尴尬、为难,为这些泪水,又止不住。后来她趴在石头上呜呜地哭,他的手在她背上悬了半天才放下,轻轻地一遍一遍地抚着她的背。他不知她哪来的这么大的委屈,只是轻声说我会对你好的,会对你好的。
她终于止住了,知道脸肿得不像样,更不愿意抬头,蹭到岩石边用湖水洗脸,他还以为她要跳湖,狠命抓住她的衣裳,或许也是怕她一头栽下去,看她哗啦哗啦洗了半天,后来他说她洗脸惊心动魄,像大牲口饮水。
她心里好受多了,浑身都轻松。为了让他忘掉方才那阵哭,她甚至为他吟诵了一首诗,是法国诗人瓦莱里的 “失去的美酒”。他说自己就知道苏东坡的“千里共婵娟”,然后大家都傻笑了,这时候寒意慢慢浸上来了。
他带她上车,再往南走国道,然后往回返。夜行货车轰隆隆地闪过,她问去哪儿,这次他回答了:去莲台山。
车拐到一条小路,往前开没多久,就遇到一个路障,没法走了。
他倒车,夜已经深了,她说别走。他问什么,她说别走。
他熄了火,看着她,她说咱们去后座。
她让他搂着自己,说就这么睡会儿,说完自己就睡了。
一小觉就醒了,因为不舒服,他还睡着。
小超轻轻摁下车窗,点了一支烟。这个夜她似曾来过,4岁,唐山大地震,一家人睡地震棚,她记得灯火通明的一个晚上,爸爸背着她,他们去吃宵夜,一个临时搭建的大帐篷,简易的桌椅,粗瓷大海碗,厨子往水汽腾腾的锅里飞刀削面,人们都有点小兴奋,连妈妈都不唠叨了,细心地为爸爸碗里夹香菜,小声说了笑话。大帐篷里还有炒饭,有百十号人,大家空前的团结、和睦。幼儿园的好多小孩子在地下乱跑,小超也去跑,妈妈也没吼她,大汽灯挂在帐篷里,谁都不用去睡觉,简直就是一个大派对,太欢乐了。
后来小超玩累了,睡着了,被爸爸背回自家的防震棚,路上一晃一晃的,在爸爸背上,妈妈还抓紧了她的手,暖暖的,天上挂着银盆大的月亮。
这是小超不多的童年温暖回忆,为此她希望天天地震,从防震棚往家搬的时候,她抓住行军床不让大人动,哇哇大哭,她说还要地震。那是深秋,连绵的秋雨把棉被褥子都弄得寒浸浸的,妈妈扬手打了她一巴掌,才止住了哭。大派对结束了。
那些夜晚与今夜有一样的气息。清新又温暖,世界都有点孩子气,还有点小兴奋,像嘉年华的旋转木马,坐在上面,迷幻而不真实。
E
他们交往了好几个月,像君子,清淡而不浓烈。
他有时会说一声有时也不知会就来了,也并不做什么。
有时喝茶,有时喝酒。喝了酒也不乱性。有时留宿,有时走了,她也不留他。她有时委屈了叫他来陪,来了也不说什么。坐着,便是安慰。
和他在一起,她常常想起一句话,“相见亦无事,不来常思君。”这样浅的话,这样深的情。疑是良人来的心情,比良人真来了还要缠绵。
然而男人是如何想的,其实她并不了解。后来谈婚论嫁,她多少有一点儿拒绝,他的另一面是什么样的,她全然不知。
有一次一堆朋友去夜店,柜台女孩非说他们没付钱,他突然就给了那女孩一嘴巴,电光火石一样快。后来经理来道歉,一遍一遍地鞠躬,挨打的女孩嘤嘤地抽泣,还挨着经理的熊。
一晚上小超都心不在焉,又气愤又难过,还失手打碎了一只酒杯,她心里有什么东西破碎的声音。
后来和单位的同事谈张爱玲和胡兰成,一大妈说,胡兰成没有气节,女人托付给没有气节的男人,注定是不幸的,张爱玲没看到,胡兰成的大节是靠不住的。果然,这家伙不仅做汉奸还处处留情。 那还是十几年前,这些话给了小超震动。
后来他们断了。之后,听闻关于他的不少故事,果然是处处留情,她听着心惊。一晃十几年过去,他早辞了职,越做越大,成了那个行业的励志人物,她但凡与他从前的同事接触,就听到人们用仰慕的口气说到他……
煎的蛋饼有了煳味,小超慌忙关了火,摁死烟,打开窗户。夜的风声雨声飘了进来,无尽的寂寞。
完美主义者啊!她知道自己是。
尝了尝蛋饼,焦苦得没法吃,只好倒了,一遍遍刷锅,擦炉台,抹桌子。先是把一大块抹布打开,推上去擦一遍桌子,再叠成小方块,一点一点推,这是母亲的擦法。
逃不掉啊,千里万里之外,也是她的女儿,她的手法。
她不要活成母亲的人生。不知是不是失去了良人,她拿不准。
东条英机那么个魔王,在家里却是好丈夫加好父亲。有多少外表光鲜的人物对孩子妻子冷漠如混蛋。她见过这样的妻子,盛名之下的孤独,不可说不可说。
F
奔三张的时候,她的婚事还让母亲着急。托人帮着介绍,催着她相亲,春节回家总有些神色可疑的男生以各种理由让母亲放到家里,小超完全不下楼,就是非有必要出门,也是从那些男生面前飘过。渐渐的,便没人再愿意管她的闲事了。过了三张,高中同学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她就更不慌了,同龄的男人过去看着还顺眼的现在比女人还婆妈,更甭提身上的俗,在街上见了,连一句话都接不上,小地方的人因了视野所限环境逼仄,眼神毒辣,完全没有了曾经的敦厚。小超回家,连门都懒得出。
现在奔四了,什么火气都消掉了,要她再爱一个人,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可是什么人值得拿出十二分的精神?在母亲家里,她的婚事渐渐变成了忌讳,爹娘也想开了,他们也听闻了太多匪夷所思的婚姻故事,随她去了。母亲退了休,穿着小超都不敢穿的大红大绿韩版的稀奇古怪的阿巴桑装嫩的衣服,每天晚上准时去广场跳佳木斯的僵尸舞,有一次小超去给母亲送钥匙,非常吃惊地发现母亲舞姿风骚,比别人格外挺胸摆臀,眼波流转,父亲和一帮老男人在不远处的健身器材上运动着,目光直勾勾地盯着母亲。
小超远远地看着,这样啊!她在心底思量,她都不好意思去母亲身边,那个女儿心中呆板、脾气暴躁的女人还有这样鲜活情欲饱满的另一面。她手脚冰凉地站着,心里面翻江倒海。
直到音乐结束了,又换了交谊舞,母亲更加精神抖擞地和认识或不认识的男人跳三十六步,跳国标,身子贴得那么近,那么放心地把自己的身体交给别人。
小超突然明白,父亲一辈子都没能配得上母亲的舞步,一辈子都没能像那些面目可憎的男人一样激发出一个女人内心的活力。她甚至觉得,只要那些男人开口,母亲会义无反顾地跟了他们私奔。
小超没敢看父亲的表情,就快步回了家,在家里也坐不住,把钥匙放到门外的地毯上,留了张字条在桌子上,坐夜车走了。
她毫无目标地买了最快发车的火车票,第二天早上到了南方的一个城市,下车吃了一盘生煎,一碗馄饨,然后疯了一样暴走。她就是要到一个没有人认识她的地方暴走,直到再也走不动了,才买票回到上班的城市。
这之后,她连家都很少回了。
她成了真正的老姑娘。
小超叹了口气。在灯下呆坐了一会儿,这个晚上,她疯狂地思念湖边的那一夜,那个温厚的男人,她应该拼命留住的人,管他以后是否洪水滔天。
他们分了好几次,又好了好几次。重新来过又重新分开。
最后一次她把给他写的诗烧了,蹲在卫生间的地上,他来了还没来得及扫掉,看到地上的灰烬,拨拉到几个没烧干净的字。
然后,定定地看着她说:“你会后悔的!”
那时候她还不到三十岁,还有大把的岁月,还有备胎的男人,还容颜娇丽,头发浓密,还有的是未来。
她看着他站起身,捏着那几个字,气喘得越来越快。
看着他终于走了。
后来她真的觉得不该烧了那些字。因为以后再也没有写出那么好的诗。
小超站起来,走到窗前,雨在外面用各种姿势下着,因了风的变动。
她知道,这一夜是不能成眠了。
五月,已经进入了雨季。
虽然只是五一小长假,左邻右舍回县城老家的回老家,自驾游的自驾游,留在城里的人已经不多了。这是一个新移民聚集的小区。
小超从末班车上下来,撑开藏蓝色的雨伞,一步,就迈到了雨里。
春天的雨,不急,很细。南风卷着轻雾一层一层地撒着雨。路灯在雨夜里很迷离,一根与另一根隔了很远,遥遥相望,各自守望着自己的灵魂。
小超走了没几步,蹲下身子整理一下雨鞋,回头望望,没有人。
没有人尾随,这是单身女人夜行的警觉。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并没有人生来就是单身,总有爹妈姊妹照应,一想到爹妈,小超的耳边就响起妈尖锐的吆喝,门被摔得咣咣直响,她的心里一堵,连忙掐灭了念想。
她伸出左手试试雨,细密如小米,便又想起鲍尔吉·原野说的:小米怎么那么小啊!虽然补人,但是,怎么那么小呢?
这样的联想让她的心生出一股快乐。就像上大学离开家,出租车把爹妈拉得越来越小,越来越远。她再也不用屏住气息躲闪着戾气的母亲,她真想伸开双臂放开喉咙大叫:啊——
那天她没有喊,被禁锢太久的人,已经没有力量能够放声大喊、放声大笑了。就这样,她的心也是无比快乐。
现在,她左手张开,右手抓着伞,伸开胳膊大叫:啊——
街道上没有人。连一只猫都看不见。
她用更大的音量叫“啊——啊——”尽可能拖得长,直到肚子的气都叫了出来。小腹紧紧地贴在了骨盆上。
细密的雨湿了她的头发。
她快乐地收了伞,想着浴缸里放满了热水,温柔的漂蜡,鲍罗丁紫晶一样透彻的夜曲,干燥的浴巾,松软的床。
家诱惑着她,加快了脚步。
B
小超决定在这个城市落脚的时候买了房子,她没有钱,也没有去银行贷款,办公室还贷的人,甭管男女,一遇到延迟发工资就低声咒骂,她看到他们的口疮,他们的无奈以及焦虑。
春节回老家,她向爹娘提出借钱,恭恭敬敬用钢笔写下了借条,还款的时间。家里只有这一独女,买了200平米的跃层,指望着她回来给他们养老,这张借条让他们看到女儿一辈子不打算归家的决心。母亲当着小超的面撕了那张纸,交给她一张银行卡。
小超回到公司,没多久买了房子,父亲赶来帮着装修,其实很简单,刷了大白,买了几件家具。她喜欢清朗,受不了一个家里堆得满坑满谷,最受不了的还是母亲为了擦没擦干净家具而抱怨的童年回忆,母亲的一生仿佛就是擦了怨,怨了擦,可是任什么也擦不掉她心头的戾气。小学五年级她就发誓:自己的家只置办一床、一柜、一桌、一椅。
现在她跌跏在床上,床很干净、松软,简单的枕套,她讨厌母亲喜欢的荷叶边,小镇人的矫情。床的一侧是一个条案,黑檀的大笔筒,插着几杆毛笔,铺开的宣纸,她在跟林糊糊学写字,为了打发多余的时间。
她的同学都嫁了,和她吃晚饭的吟秋新近离了,一个晚上都在听吟秋说相亲的事儿,弄出那些个幺蛾子,笑得她不行。
饭后撑着伞散步,这是小超每天必做的功课,她一向认为单身的女人如果还胖,是不能原谅的懒惰。她喜欢吃浓油赤酱,无肉不欢,还喜欢吃一杯红酒,听说巴黎女人的好身材就是不停的散步,她也是。每天上班提前40分钟出门,不坐公汽,步行。晚饭后散1个小时步。所以有不错的身材。
回来在车上看到了小文,从前单位的美编,挽着一个姑娘的胳膊拦出租,公汽拐了个弯儿,直擦着他的脸而过,那张脸就在小超的窗下,因惊恐而惨烈。
小超突然跳下床,翻弄抽屉,找出夹在旧书里的几张速写。都是小超的侧面。那时她还是短发。
“鼻子,小翘鼻子!”小文用铅笔指着她的鼻子。那是单位百无聊赖的周一例会,小文悄悄画的。
他们有过几次约会,看过几场电影,赏了一回花儿,到城的东部,大片大片的薰衣草。小超在家做了柠檬红茶,背了一只硕大的水壶。他们坐在田埂喝茶,一杯又一杯。她戴硕大宽檐儿的大草帽,小文为她画速写,回到城里装上相框。
他闹着要搬过来住。可是,如果过不到谈婚论嫁呢?一个姑娘,不得不为自己做更长远的打算。还有,就这么住进来算是什么呢?小文一向自认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那米从哪来呢,他们都不是神仙。
有了算计,两个人的心就渐渐地远了。
后来单位聚餐,小文逢酒必醉,逢醉就跪在姑娘面前献玫瑰花、唱歌,谁也拉不起来。
他在小超面前跪过,单膝,像中世纪的骑士。在别的姑娘面前也跪过,换一条腿,那条跪小超的腿已经麻了。人人掩面而笑。
小超出了一身一身的冷汗,心里满是屈辱。
合同期没满,她就换了单位。
现在,打开台灯,她仔细凑近了,看那些速写,没有一点儿感觉。她端着青花大笔洗到卫生间接了水回来,坐在案前,将速描一张一张地浸到水里。
C
看着那些侧影慢慢淡去,淡得不能再淡了,淡得让人寂寞,小超突然觉得饿。
她晃晃悠悠地到厨房,找到一只平底锅,从冰箱取出两只鸡蛋打到碗里,撒一点点面,切几片葱花,慢慢摊到锅里,她知道治大国如烹小鲜,一只饼经不住来回翻腾,就调到小火,从碗橱上摸出一支烟,就着炉火点燃,等着饼熟。
那包烟还是前男友留下的,放得时间太长,又干又松。
她像一个老烟枪一样把过滤嘴那边蘸了点水,味道好多了。她心想:这就是一个人住的好处,半夜里可以起来摊饼吃,还可以点一只烟。
他们相识在朋友的饭局,他还没辞职,开了一家广告公司。饭后,一帮人又去夜店,接着喝,到夜店也打烊了,醉马刀枪的人们才打算回家,照例是男人捎带着送送女士。他的车放公司了,打了一部车送她,一路上没话。
到小超住的楼门,她下车,道别,致谢。
回家刚关上门,电梯叮的一声停在门外,然后是轻轻的敲门声。 小超知道他来了,开门。他进来,坐在门厅的长沙发上。
小超站在他旁边,还是无话。
看他低了头,连脖子都是紫红的,他一喝就上头。
坐了一会儿,他侧身倒在沙发上说,今天就睡这儿。
他的胳膊、脸都是极红的。
小超回到卧室从柜子里抽出条小夏被放到沙发上,转身就走。
她连脸都没洗就上了床,太累了。迷迷糊糊感觉外面关了灯,门缝没有亮光了。
这一夜,他们都睡得很沉。
早晨起来,小超煮了两碗面,经过沙发时,也没敢看他的睡姿,只知道他还在,轻手轻脚地进出卫生间洗漱。
面摆到桌上,一抬头,他扶着门框站着,注视着她。
小超转身去拿筷子,听到他说我不吃了,走了。她转身看时,真的走了。
小超一个人坐下,默默地吃面,只吃了半碗,剩下的全倒了。
D
中秋节,他打来电话说咱们去看月亮吧。
他开着白色的桑塔纳2000接上她,出了城一直向南。
小超坐在他身边,一路八卦着天下的大小事,间或问上一句:咱们去哪儿?他也不回答,只是笑。
过了大涧沟,过了仲宫,过了柳埠,过了长城岭,过了收费站,突然,高峡出平湖,一片宽阔的水,她大叫一声:呀——
他高兴地看着她,然后停下车,拉着她的手往湖里走,趟着水,越来越深的水,从小腿到膝盖,到大腿,然后,爬到一块硕大的石头上坐下。
他用手指指左边让她看。她又呀了一声。
月亮出来了。
她一激动要站起来,让他拽住了,她又要喊,他把食指压到她的嘴唇上:“嘘——”
天色慢慢暗下来,大湖的四周是黛色的山的轮廓,水面如镜子般明亮,皓月当空,凉风习习。她的心慢慢沉下来。
脚下的岩石散发着白天集聚下的能量,温暖。
他们仰面躺倒,仰望星空,背也是暖的,舒服得她想哭。
她流下了眼泪,泪水顺着她的脸往下滑,到了耳朵里。他能感受到她的泪水,转过身子吻了她。她没来由地泣不成声,身子一阵一阵地抽搐,泪打湿了头发,汹涌地流个不停,他吓坏了,一个骨碌爬起来看着她,手足无措。想用手给她擦泪,她挡着,不让,因为心里觉得尴尬、为难,为这些泪水,又止不住。后来她趴在石头上呜呜地哭,他的手在她背上悬了半天才放下,轻轻地一遍一遍地抚着她的背。他不知她哪来的这么大的委屈,只是轻声说我会对你好的,会对你好的。
她终于止住了,知道脸肿得不像样,更不愿意抬头,蹭到岩石边用湖水洗脸,他还以为她要跳湖,狠命抓住她的衣裳,或许也是怕她一头栽下去,看她哗啦哗啦洗了半天,后来他说她洗脸惊心动魄,像大牲口饮水。
她心里好受多了,浑身都轻松。为了让他忘掉方才那阵哭,她甚至为他吟诵了一首诗,是法国诗人瓦莱里的 “失去的美酒”。他说自己就知道苏东坡的“千里共婵娟”,然后大家都傻笑了,这时候寒意慢慢浸上来了。
他带她上车,再往南走国道,然后往回返。夜行货车轰隆隆地闪过,她问去哪儿,这次他回答了:去莲台山。
车拐到一条小路,往前开没多久,就遇到一个路障,没法走了。
他倒车,夜已经深了,她说别走。他问什么,她说别走。
他熄了火,看着她,她说咱们去后座。
她让他搂着自己,说就这么睡会儿,说完自己就睡了。
一小觉就醒了,因为不舒服,他还睡着。
小超轻轻摁下车窗,点了一支烟。这个夜她似曾来过,4岁,唐山大地震,一家人睡地震棚,她记得灯火通明的一个晚上,爸爸背着她,他们去吃宵夜,一个临时搭建的大帐篷,简易的桌椅,粗瓷大海碗,厨子往水汽腾腾的锅里飞刀削面,人们都有点小兴奋,连妈妈都不唠叨了,细心地为爸爸碗里夹香菜,小声说了笑话。大帐篷里还有炒饭,有百十号人,大家空前的团结、和睦。幼儿园的好多小孩子在地下乱跑,小超也去跑,妈妈也没吼她,大汽灯挂在帐篷里,谁都不用去睡觉,简直就是一个大派对,太欢乐了。
后来小超玩累了,睡着了,被爸爸背回自家的防震棚,路上一晃一晃的,在爸爸背上,妈妈还抓紧了她的手,暖暖的,天上挂着银盆大的月亮。
这是小超不多的童年温暖回忆,为此她希望天天地震,从防震棚往家搬的时候,她抓住行军床不让大人动,哇哇大哭,她说还要地震。那是深秋,连绵的秋雨把棉被褥子都弄得寒浸浸的,妈妈扬手打了她一巴掌,才止住了哭。大派对结束了。
那些夜晚与今夜有一样的气息。清新又温暖,世界都有点孩子气,还有点小兴奋,像嘉年华的旋转木马,坐在上面,迷幻而不真实。
E
他们交往了好几个月,像君子,清淡而不浓烈。
他有时会说一声有时也不知会就来了,也并不做什么。
有时喝茶,有时喝酒。喝了酒也不乱性。有时留宿,有时走了,她也不留他。她有时委屈了叫他来陪,来了也不说什么。坐着,便是安慰。
和他在一起,她常常想起一句话,“相见亦无事,不来常思君。”这样浅的话,这样深的情。疑是良人来的心情,比良人真来了还要缠绵。
然而男人是如何想的,其实她并不了解。后来谈婚论嫁,她多少有一点儿拒绝,他的另一面是什么样的,她全然不知。
有一次一堆朋友去夜店,柜台女孩非说他们没付钱,他突然就给了那女孩一嘴巴,电光火石一样快。后来经理来道歉,一遍一遍地鞠躬,挨打的女孩嘤嘤地抽泣,还挨着经理的熊。
一晚上小超都心不在焉,又气愤又难过,还失手打碎了一只酒杯,她心里有什么东西破碎的声音。
后来和单位的同事谈张爱玲和胡兰成,一大妈说,胡兰成没有气节,女人托付给没有气节的男人,注定是不幸的,张爱玲没看到,胡兰成的大节是靠不住的。果然,这家伙不仅做汉奸还处处留情。 那还是十几年前,这些话给了小超震动。
后来他们断了。之后,听闻关于他的不少故事,果然是处处留情,她听着心惊。一晃十几年过去,他早辞了职,越做越大,成了那个行业的励志人物,她但凡与他从前的同事接触,就听到人们用仰慕的口气说到他……
煎的蛋饼有了煳味,小超慌忙关了火,摁死烟,打开窗户。夜的风声雨声飘了进来,无尽的寂寞。
完美主义者啊!她知道自己是。
尝了尝蛋饼,焦苦得没法吃,只好倒了,一遍遍刷锅,擦炉台,抹桌子。先是把一大块抹布打开,推上去擦一遍桌子,再叠成小方块,一点一点推,这是母亲的擦法。
逃不掉啊,千里万里之外,也是她的女儿,她的手法。
她不要活成母亲的人生。不知是不是失去了良人,她拿不准。
东条英机那么个魔王,在家里却是好丈夫加好父亲。有多少外表光鲜的人物对孩子妻子冷漠如混蛋。她见过这样的妻子,盛名之下的孤独,不可说不可说。
F
奔三张的时候,她的婚事还让母亲着急。托人帮着介绍,催着她相亲,春节回家总有些神色可疑的男生以各种理由让母亲放到家里,小超完全不下楼,就是非有必要出门,也是从那些男生面前飘过。渐渐的,便没人再愿意管她的闲事了。过了三张,高中同学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她就更不慌了,同龄的男人过去看着还顺眼的现在比女人还婆妈,更甭提身上的俗,在街上见了,连一句话都接不上,小地方的人因了视野所限环境逼仄,眼神毒辣,完全没有了曾经的敦厚。小超回家,连门都懒得出。
现在奔四了,什么火气都消掉了,要她再爱一个人,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可是什么人值得拿出十二分的精神?在母亲家里,她的婚事渐渐变成了忌讳,爹娘也想开了,他们也听闻了太多匪夷所思的婚姻故事,随她去了。母亲退了休,穿着小超都不敢穿的大红大绿韩版的稀奇古怪的阿巴桑装嫩的衣服,每天晚上准时去广场跳佳木斯的僵尸舞,有一次小超去给母亲送钥匙,非常吃惊地发现母亲舞姿风骚,比别人格外挺胸摆臀,眼波流转,父亲和一帮老男人在不远处的健身器材上运动着,目光直勾勾地盯着母亲。
小超远远地看着,这样啊!她在心底思量,她都不好意思去母亲身边,那个女儿心中呆板、脾气暴躁的女人还有这样鲜活情欲饱满的另一面。她手脚冰凉地站着,心里面翻江倒海。
直到音乐结束了,又换了交谊舞,母亲更加精神抖擞地和认识或不认识的男人跳三十六步,跳国标,身子贴得那么近,那么放心地把自己的身体交给别人。
小超突然明白,父亲一辈子都没能配得上母亲的舞步,一辈子都没能像那些面目可憎的男人一样激发出一个女人内心的活力。她甚至觉得,只要那些男人开口,母亲会义无反顾地跟了他们私奔。
小超没敢看父亲的表情,就快步回了家,在家里也坐不住,把钥匙放到门外的地毯上,留了张字条在桌子上,坐夜车走了。
她毫无目标地买了最快发车的火车票,第二天早上到了南方的一个城市,下车吃了一盘生煎,一碗馄饨,然后疯了一样暴走。她就是要到一个没有人认识她的地方暴走,直到再也走不动了,才买票回到上班的城市。
这之后,她连家都很少回了。
她成了真正的老姑娘。
小超叹了口气。在灯下呆坐了一会儿,这个晚上,她疯狂地思念湖边的那一夜,那个温厚的男人,她应该拼命留住的人,管他以后是否洪水滔天。
他们分了好几次,又好了好几次。重新来过又重新分开。
最后一次她把给他写的诗烧了,蹲在卫生间的地上,他来了还没来得及扫掉,看到地上的灰烬,拨拉到几个没烧干净的字。
然后,定定地看着她说:“你会后悔的!”
那时候她还不到三十岁,还有大把的岁月,还有备胎的男人,还容颜娇丽,头发浓密,还有的是未来。
她看着他站起身,捏着那几个字,气喘得越来越快。
看着他终于走了。
后来她真的觉得不该烧了那些字。因为以后再也没有写出那么好的诗。
小超站起来,走到窗前,雨在外面用各种姿势下着,因了风的变动。
她知道,这一夜是不能成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