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件制作与使用原则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li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课件以其自身整合性的优势,有力地推动了物理课堂教学的创新和变革。课件要能真正服务于物理课堂教学,在设计和制作优化方面遵循必要性,教辅性,适度性、交互性等原则,从课堂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呈现方式。
  【关键词】物理教学 多媒体课件 制作原则
  多媒体课件集各种媒体功能于一身,集各类信息为一体,利用整合性的优势,通过语言的描绘、文字的表述、图像的演示、动画的模拟等一系列方法,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角度刺激,向学生展示生动有趣的物理知识。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有效实现抽象概念具体化,微观事物宏观化,使学生多方位的了解、理解、和记忆知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界定不够明确,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过分强调了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之间课堂上的情感交流,削弱了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能力。二是一些容易做到的物理实验被视频或动画取而代之,导致学生对实验结论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学生的动手和探究能力得不到提高,严重违背了物理学科的思想和精神。
  要使课件能真正的满足物理教学需要,服务物理课堂教学,关键是如何有效、合理地设计组织多媒体信息,这就要求在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优化方面,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 必要性原则
  教学课件的制作必须以课堂教学需要为依据,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考虑是否有必要使用多媒体课件。实际上,并不是每一章、每节课都需要使用多媒体课件,要因课而宜,因题而宜。使用多媒体课件重在解决重难点问题,对于那些由教师一讲学生就能清楚的问题,或者其他教学手段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则不一定强求使用。例如物理演示实验,学生如果能够很直观地看到教师的操作过程、操作步骤及操作结果,这样边演示边讲解,效果就很好。实验探究、分组实验课时更是无此必要。而那些用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讲清或者难以讲清,较为抽象的内容,则适宜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热机”时,通常是结合模型和挂图进行讲解,学生本来对热机的概念就比较生疏,感性认识少,再用这种方式教学,肯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若采用flash动画,就可以更生动、更形象地把热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展示出来。在学习分子知识时,构成物质的分子究竟小到什么程度?原子核是怎样裂变和聚变的?学生很难在头脑中形成比较清晰的表象。把它们做成多媒体动画模拟在屏幕上,学生就有一种仿佛进入微观世界而窥其奥秘的感觉,这些都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
  2 教辅性原则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个辅助手段。它使教师能够把教学中的难点分散开或变得形象和直观,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但它不能是一节课的全部,也不可能代替教师全部的授课活动。因此,我们不必把课件做得面面俱到,不应将主要精力放在五彩缤纷的图片、活泼生动的动画上,更不能把应该由学生思考的问题的答案轻易地展示出来,我们所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课件的展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抽象为形象,变繁为简,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就物理学科而言,必须从物理教学的实际需要和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出发来考虑。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必定是为一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服务的,切不可为多媒体教学而教学。
  3 适度性原则
  适度性原则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组织信息资源,提供适度的信息量,在解决教学难点、重点,扩大视野的同时,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对信息进行加工,提高自学能力。教学过程中幻灯片切换不宜过快,要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为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千万不要让多媒体抹杀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多老师认为多媒体的信息量就是要大,只有大信息量,才能体现多媒体的优势。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经常在一些物理课堂上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忙得不停地出示幻灯片,学生跟着幻灯片紧张地思考回答,一堂课下来多的有三四十张幻灯片,教师也为这节课容量大而沾沾自喜,岂不知下课后学生一脸茫然,根本记不清楚课堂上所学的内容;研究表明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超量信息,会使大脑处于停滞状态,从而出现“迷航”现象,结果是变传统的“人灌”为“机灌”,这样不但不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反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
  4 交互性原则
  课件设计是制作的前提,设计时应根据本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重点难点部分可着重润色,结合图、文、声、像等作辅助。考虑到多媒体课件是展示给学生看的,要从学生的接受能力、视觉效果等方面安排课件的内容。课件组织的形式,既不能干扰、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要能达到增强理解、增加趣味性的目的。如不同页面的按钮尽量安排在屏幕同一位置上,文字采用同一字体及颜色,知识点采用同样的顺序形式等。在课件的练习部分中,可以设计选择、填空、判断等交互式题目。还可以加一些对学生有刺激性的交互效果,如学生每做完一道题,若回答对了,在打上正确符号的同时伴随有掌声;若回答错了,可在打上错误符号的同时伴随有玻璃破碎的声音。通过这种视觉与听觉刺激,学生可加深对这道题的印象,避免再次出错。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它的作用对个别教学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因材施教。但它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手段,更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合理的应用多媒体课件,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只有正确的利用多媒体课件才能真正的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充分的利用好课堂的四十分钟,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学成绩的关键,本文从如何通过问题的设计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方面来阐述有数课堂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有效课堂 问题设计  本学期,学校提出以有效教学为着力点,大力推进“三、三、三”制教学模式,切实解决好教与学的关系,努力提高教学的效益和效率的教学目标。在五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永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学习思品的兴趣,从而提升思品的教学效率。本文分别从设立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开创开放式教学提高学习热情、编写复习学案转化学习效果三个方面去论述。  【关键词】提升 初中思品 兴趣  初中思品新课标指出:思品的学习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在思品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初中学生现阶段发展特点,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设计课
期刊
【摘要】从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对实施高中语文体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 体验 效率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课堂教学观念深入人心,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很多可喜的变化,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了每个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但很多时候课堂热热闹闹“互动”了,却仍免不了出现高耗低效的尴尬。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课堂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和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教师不断更新和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采用最佳的教学手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形式,从而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针对目前教育现状,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彻底转变陈旧的课堂教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其它学科教学的保证,因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才能在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上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适应当今社会的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搞好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做到与时俱进,让学生的头脑,思想跟上时代。  【关键词】兴趣 主动性 多媒体 “爱”的教育 正确评价  思想政治学科
期刊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的好与坏对学生整体语文水平的提高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全面推进高效课堂,大力提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今天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创设情景,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认识事物,以培养学生的作文思维能力,从而实现作文教学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教学改革 作文教学 高效课堂  “高效是一堂课的灵魂”,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实质,就
期刊
【摘要】元素化合物作为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是学生了解多彩世界、体会化学魅力的主要途径;它为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和理解化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素材,也是化学概念和理论的用武之地;化学实验在此大放异彩。也成为学生最有兴趣学习的部分。  【关键词】学情 教法 学法
期刊
【摘要】弘扬和培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学民主,强调自我激励,强调学会学习,将使学生获益终身。现代教育在确认教师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而教学的主要阵地是课堂。教师的观念也应该转变到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角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教育教学 学生 课堂 主人  在
期刊
【摘要】作文一直是语文数学的难点中的难点。有很大的原因是学生厌恶作文,缺乏创作的冲动,没有体味到写作的乐趣。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关键。本文试图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从“要我写”变为“我要写”,从而写出内容丰富的作文。  【关键词】作文 兴趣 激发  “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
期刊
【摘要】新课标要求通过各种形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了解数学发展过程的光辉历史,体验用数学原理来解释社会和生活现象的成就感。本文通过分析在高中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些有效方法和措施,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学文化 教学  数学以其严密性和逻辑性,被誉为“思维的体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