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腮腺炎,警惕并发睾丸炎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aringro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行性腮腺炎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是腮腺炎病毒,通过唾液飞沫传染。此病潜伏期2周,出现感冒症状后,以耳垂为中心腮腺出现向前、后、下三个方向肿大,局部疼痛,张嘴和吃东西都疼痛,皮肤不红,也不化脓。通常1~2周就好了。可是有时会在患腮腺炎后第7天左右出现阴囊红肿,睾丸也同时肿胀,疼痛或伴有下坠感,有时伴发热和寒战。睾丸炎也可与腮腺炎同时发生。疼痛轻重不等,相差较大,难以根据疼痛轻重判断睾丸损伤的程度。
  为什么腮腺炎患者容易并发睾丸炎呢?原来,腮腺炎病毒的一个特点是不仅对腺体有作用,也常作用于神经组织、胰腺,特别是对睾丸。合并睾丸炎者可占腮腺炎病人的1/5~1/4,其中有2/3为单侧患病,1/3为双侧。发病时间持续3~5天,重者可达2周。发生在青春期后的睾丸炎可导致睾丸曲精细管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受到病毒的不可修复的损伤,严重时可造成睾丸萎缩。此外,成年男子的双侧腮腺炎睾丸炎还可以引起性腺功能低下,有时同时引起无精症或精子数目严重减少,低于400万/毫升。
  对男性患者来说,得了腮腺炎,千万不能忽视,要特别警惕并发睾丸炎。一旦患病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开始的时候,刚刚感觉酸痛感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就诊,不要耽误了第一时间的救治。
  第二,初诊时,医务人员不能仅仅用青霉素类药物,这时应该加用抗病毒药,如病毒唑、利巴韦林、清开灵以及单味中药板蓝根、大青叶、野菊花、蒲公英等煎水内服有效。
  第三,医生在接诊睾丸炎病人时,应该询问病人的既往病史。
  第四,睾丸炎患者,卧床休息很重要,不能坐,更不要行走,这样效果快。
  第五,一定要坚持治疗,不要看到病减轻了就停止治疗,一定要彻底治愈,否则,转成慢性睾丸炎反复发作,将后患无穷。
  那么,中医是如何看待睾丸炎的呢?睾丸炎属于中医的“子痈”、“子痰”等范畴。一般病毒性睾丸炎多为流行性腮腺炎的一个并发症,中药治疗原则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为主,常用药物有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玄参、蒲公英、黄连、龙胆草、夏枯草、川楝子、荔枝核、车前子、黄芩、僵蚕等。
  下面介绍几个单方:
  中药处方主要用和营托毒,清热利湿之品,以龙胆泻肝汤为基本方的中药汤剂或成药均可选用。当然,具体治疗还要请中医辨证论治。此外,可用金黄膏、青黛粉等清热解毒之品外敷患处。
  以上药方请在当地正规医院医生指导下服用,或及时到当地医院就诊。
其他文献
瘢痕的概念在人们心目中并不陌生,从医学机理上说,皮肤只要有破损,而且深度超过皮肤真皮的深层,皮肤就会以瘢痕的方式愈合。它给人们的直接感觉就是瘢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困扰。如在面部形成瘢痕,会影响到我们的容貌;在四肢的瘢痕可能会影响到我们四肢的功能,或影响四肢的发育……某些瘢痕随着机体的衰老,有一天会变成危及生命的瘢痕癌。  在临床工作中,诊断为瘢痕癌的病例并不少见。患者林某20年前因为近半个头
期刊
本文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围绕体能训练对散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作用展开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散打运动员运动中的常见损伤,探讨了在散打运动中安排体能训练的意义.在此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KI的客户端签名组件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安全中间件这种技术手段来实现安全保护。首先签名加密客户端敏感数据,对用户将要提交的敏感数据调用USBKEY中的私钥进行签名封装编码,最终把签名后的数据通过浏览器提交到服务器验签。经过接口设计,最终实现CryptoAPI调用USBKEY签名。并通过实验证明,该客户端组件的接口稳定、可靠,可以在浏览器中稳定运行。
肿瘤是可以预防的,我们需要从衣食住行方面多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基础病变,降低患癌症的风险,包括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久坐等。在饮食上要注意少吃腌制食品,少吃高脂食品,多吃水果和蔬菜,避免体重超重,增加每日运动的时间。积极治疗慢性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肝炎、肝硬化、肠道炎症、息肉等。当然,定期体检是必要措施之一。  肿瘤高危人群应该定期做防癌体检。  第一是有癌症家族史等遗
期刊
入侵检测系统可以检测到攻击,但不能预测攻击者下一步的攻击。本文分析了基于攻击为预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弱点的攻击预测方法。该方法使用报警关联方法建立报警关联图,然后利用网络弱点和攻击的关系预测攻击者的下一步攻击。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本文运用测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院学生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的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院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一般:低体重现象比较严重,超重、
期刊
本文通过对目前复杂网络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可信网络的一系列研究属性,阐述如何应用复杂网络研究理论去支持网络信任关系的研究。最后对其发展的前景进行简单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