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去哪了”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renjia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者咨询:
   我是一名白领女性。前段时间单位体检,结果在B超检查时,发现一侧有卵巢囊肿。体检报告上建议进一步复查。第二天,我就去一家医院就诊,医生认为卵巢囊肿较大,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我并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就打算再拖一拖。我看了些妇科的医学书籍,自己买了点抗炎的中成药口服。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又去医院复查B超,结果这次并未发现囊肿。这是怎么回事呢?卵巢囊肿去哪里了?
  
  
   综合提示:囊肿为何会“消失”
   卵巢囊肿经常在B超检查时被发现,就是观察到卵巢上具有囊性的结构或改变。卵巢囊肿有赘生性和非赘生性两种。赘生性囊肿一般是指卵巢肿瘤,需要及时发现并手术治疗。而非赘生性囊肿是指卵巢瘤样病变,包括卵泡囊肿(滤泡囊肿)、黄体囊肿、黄素囊肿、多囊卵巢、卵巢巧克力囊肿、炎性病变等。其中,滤泡囊肿、黄体囊肿、黄素囊肿又称卵巢功能性囊肿,有自限性,可自然消退;如果是炎性病变,经抗炎治疗后,囊肿可缩小或消失。因此,这位读者的情况可能为卵巢功能性囊肿或较轻的炎性病变,可自然消退或中药抗炎治疗后消退。所以,一段时间后复查B超未见卵巢囊肿,也就不足为奇。
  
   消失的囊肿:详细分析种种可能
   第1种可能:卵泡囊肿
   又称为滤泡囊肿,是常见的卵巢囊肿。在卵泡生长发育过程中,卵泡闭锁或不破裂,致卵泡液积聚,导致卵泡扩张,直径常大于2.5厘米。B超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壁薄而光滑。若患者有月经失调、排卵障碍,就可能出现卵泡囊肿,大多于2~3个月经周期后自然消退。
   第2种可能:黄体囊肿
   黄体囊肿常为单个,与排卵后黄体持续存在并有出血、血浆渗出有关。若在黄体期B超发现有卵巢囊肿,可考虑黄体囊肿的可能。患者应在下次月经或2个月经周期后的月经第5~7天复查B超;若囊肿消失,则为功能性囊肿。一般未孕女性黄体囊肿在2个月经周期内消失,怀孕女性于妊娠3个月后自然消失。
   第3种可能:炎性病变
   主要指感染病原微生物,导致盆腔炎症急性发作,从而形成输卵管卵巢囊肿,经抗生素或中药抗炎治疗后,囊肿可缩小或消失。
   第4种可能:黄素囊肿
   发生于双侧卵巢,多见于滋养细胞肿瘤(如葡萄胎、绒癌),是由于大量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刺激,卵泡膜细胞黄素化而形成。葡萄胎清宫后或绒癌治疗后,囊肿可自行消退。
  
   特别提醒:绝经后发现卵巢囊肿要特别当心
   青春期及育龄期的女性发生功能性卵巢囊肿的可能性相对较高。相反,绝经后妇女出现的卵巢囊肿,多为赘生性囊肿(即卵巢肿瘤);如果经过必要的密切随访,囊肿仍未消失,需积极行手术治疗。
  
   卵巢功能性囊肿:如何观察和处理
   卵巢功能性囊肿一般无需手术干预,随诊2~3个月经周期,大部分会自行消退;随访后囊肿未消失的,可接受口服避孕药或孕激素治疗2~3个月经周期。若药物抑制性治疗后囊肿仍未缩小,或与卵巢肿瘤、异位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不能鉴别,或出现急腹症情况,则需要进一步接受肿瘤标志物和其他影像学检查(如核磁共振等);必要时手术治疗。
  
   囊肿时有时无:注意保健、讲究卫生
   卵巢功能性囊肿(如卵泡囊肿等)可能会出现时有时无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患者排卵障碍所致。患者的排卵受身体状况和外界环境影响较大,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环境气温骤变及遗传因素等,都可能影响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任何一个环节,造成功能失调,出现暂时或长期无排卵。有发育障碍的卵泡就可能形成卵泡囊肿。因此,平时女性应该避免过度紧张、劳累,注意防寒保暖等。另外,炎性病变也可能反复发作,于是,就有其导致的输卵管卵巢囊肿时有时无的现象,故女性平时应注意经期卫生、性生活卫生,出现白带异常、下腹痛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其他文献
陈振兵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手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手外科分会常委,湖北省医学会手外科分会主任委员。擅长腕关节损伤、糖尿病足、周围神经损伤等复杂疾病的治疗。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神经或血管病变所造成的下肢异常的总称。糖尿病足患者的病情复杂、病程较长,在以往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自行在多个科室就诊,直接导致疾病治疗效率低下,有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军医大学校长、全军前列腺疾病研究所所长、长海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经常有患者向我们咨询:我感觉自己患了前列腺炎,是不是向医生说一说症状就能诊断呢?要不要做一些检查呢?不少患者往往希望检查越少越好,但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症状千变万化,往往没有特异性,单单依靠患者描述的症状,有时并不一定能获得准
“民以食为天”,食物的营养和安全性问题是老百姓关注的重点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发生了诸多食品安全事件,如“疯牛病”“三聚氰胺牛奶”“塑化剂”“镉大米”等,使老百姓对食品安全谈虎色变,甚至出现了“我们还能吃什么”这样的疑问。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各有关机构采取了多种措施,多管齐下改善食品安全状况,专业人员也开展了全方位的食品卫生知识宣传活动,来指导居民如何吃得更安全、更健康。但令人遗憾和愤慨的是,社会上还
体检以后,许多人都会遇到这样的烦恼:化验单一大堆,许多检查项目都用英文缩写表示,不知道这些字符都代表什么意思?把自己的化验指标与正常标准值一核对,有些偏高、有些偏低,搞不清哪些算正常,哪些不正常?  为帮助大家看懂体检报告,本刊将陆续邀请检验科、内科、外科、妇产科专家撰文,详细介绍常见体检项目的正确解读方法。  血常规、尿常规和粪常规(粪隐血)检查常被临床医生简称为“三大常规”。所谓常规,就是最基
肝肾功能#丙硫氧嘧啶  丙硫氧嘧啶是一种抗甲状腺药物,能够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从而阻断甲状腺激素生成,主要用于治疗成人甲状腺功能亢进。2013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提示,丙硫氧嘧啶不良反应报告有所增加。丙硫氧嘧啶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肝细胞损害、肝炎、胆红素升高、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等,多出现在用药的最初三个月内。长期使用丙硫氧嘧啶的患者,还可能出现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
一个问题  如今,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必备品。男士们习惯于把手机装在裤兜里。众所周知,手机是有辐射的。那么,手机装在裤兜里,与睾丸这么近的距离,会不会对男性的精子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导致不育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需要对手机的辐射问题有个简单的了解。手机辐射属于低水平的射频电磁波,频率800~2200兆赫,可以被人体吸收。但按相关行业规定,手机的比吸收率(SAR)不应超过2.0瓦/千克体
一:茶道养生  茶,在中国被誉为“国饮”。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茶道养身一直沿用至今。“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是最早对茶的记载和应用。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茶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分,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泄除湿等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预防
不少父母或许对自己的营养问题不太重视,但对孩子,尤其是正处于学习和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是否摄入充足营养格外关注。以下罗列父母最关心的学生营养问题,请专家一一解答。  让父母操心的学生营养问题  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  赵勇(副教授) 吴慧  问题1:孩子太瘦,但他怎么吃也吃不胖,怎么办?  解答:首先,请确定孩子真的瘦吗?有些孩子的体重已经达标,甚至有点超重,可家长仍
上海张先生:  我是一名未婚男青年。前不久在一家医院捐献精子时,事先进行了精液检查。结果,医生说我的精液不合格。虽然未成功捐献精子并没有大的影响,但得知自己精液不合格后,我还是一整天忧心忡忡。不知道这是不是就等于男性不育?会不会影响将来的婚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在2010年制定的指南,一名正常男性的精液应该是:乳白色或灰白色,带有类似栗子花样的特殊气味,刚刚采集时呈黏稠的胶冻样,通常在10~30
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实,饱经霜露,备受四时之气,叶枯不落,花槁不谢……  《神农本草经》说菊花“轻身、耐老、延年”,是上品;久而久之,菊花就成了长寿的同义词。人到老年,喜欢与菊作伴,陶冶情操,养生延年。清代郑板桥就写了一副对联“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井水菊花茶”,这副对联透露了郑板桥的养生原则,推崇恬淡虚无,回归自然,淳朴简洁,平平淡淡。他还特别咏颂菊花:“南阳菊水多耆旧,此是延年一种花,八十老人勤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