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瓣修复术治疗冠状动脉造影术后主动脉瓣撕脱致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一例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lei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手术指征、时机及方式对改善坏死性胰腺炎外科治疗预后的意义。方法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胰腺外科共收治急性胰腺炎(AP)患者5 538例,其中CT影像确诊的坏死性胰腺炎患者2 415例,筛选出首次外科干预即在该科进行的坏死性胰腺炎患者732例纳入研究。男性439例,女性293例;年龄20~76岁,中位年龄45岁。732例患者中,行腹膜后微创清创引流2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急骤、病情危重、病理生理过程复杂,从而导致治疗决策困难。SAP的治疗理念历经多次变迁,在保守治疗为主和外科治疗为主间徘徊。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Werner Koerte等陆续报道外科治疗SAP成功案例,并使外科手术在未来的30年内占据了SAP治疗的主导地位。继而,陆续有保守治疗SAP成功的案例报道。Peter Walzel在1929年提出保守治疗SAP的疗效优于手术
乳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肿瘤,不同乳腺肿瘤对治疗的反应及预后具有很大的差别。除外目前的分子分型系统,需进一步寻找更好的预后及疗效预测指标,指导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目前研究发现,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浸润程度在不同乳腺癌病灶中差异较大,三阴性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病灶中TIL浸润程度较高。多项临床研究结果表明,TIL浸润程度与患者的预后及对特定治疗的反应性相关,可用于指导乳腺癌进一步
目的比较破裂性腹主动脉瘤行腔内修复术(EVAR)与开放手术围手术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破裂性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EVAR组(40例)和开放手术组(26例)。EVAR组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71±7)岁。开放手术组男性21例,女性5例;年龄45~87岁,平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