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采集我科室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围产期妇女200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对患者护理,观察组采用责任制助产的护理模式进行对患者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围产期情况。
结果:观察组顺产产妇为69例,相对对照组明显增加了21%,产程以及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
结论:经临床结果可见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对妊娠结局有着明显的影响,明显促进产妇分娩以及产后恢复。
关键词:责任制助产护理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42-01
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主要是针对妊娠后期的围产期来进行的护理,其主要是在产前,产中,以及产后进行责任制助产护理,与传统的围产期护理最大的区别在于责任制助产护理采用一对一的对孕妇进行整个围产期的各方面护理以及指导[1]。由于产妇在产前中会出现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不稳定性,而这种不稳定性容易造成分娩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同时在产后造成引发多种并发症的可能,因此我院经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采集200例围产期妇女进行两组对比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采集我科室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围产期妇女200例,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28±2.1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00例,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6±2.7岁,其中初产妇81例,经产妇19例。孕周28-39周,平均37±3.2周。观察组100例,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28±2.9岁,其中初产妇84例,经产妇16例。孕周28-39周,平均37±3.2周。
1.2入院前检查。两组患者均进行产前检查,其主要内容有骨盆外测量,羊水量,胎儿大小,胎儿胎心,胎儿双顶径,胎儿体位等,同时检查产妇是否有妊娠并发症,经临床检查,两组患者胎儿及产妇均为正常,无并发症发生。
1.3护理方法。
1.3.1观察组护理方法。本组采用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对围产期妇女进行临床护理通过一对一的护理模式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的临床护理。
1.3.1.1产前护理。在产妇入院后,责任助产护士应热情接待孕妇及其家属,陪同完成产前检查,并对我院的医疗设施以及产房情况进简单介绍。并与产妇进行谈心,来消除产妇入院后的紧张感,孕妇初步适应院内环境后,可对其分娩的生理特征,以及分娩过程进行讲解,确保产妇了解顺产和剖腹产的基本常识和产后的基本护理,消除产妇对分娩的恐惧,减轻产妇的精神压力,根据产前检查情况可建议产妇的分娩方式,并询问产妇的需求,对于疼痛特别惧怕的产妇在剖宫产过程中可放置止痛泵[2]。产前的孕妇均会有多种负面的心理情绪,如焦虑,恐慌等,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进行排解,让孕妇在产前尽量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以及保持充足的睡眠。同时在饮食方面應嘱孕妇多食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但要避免过于油腻,以免引发妊娠综合症。同时可让产妇进行少量运动,如散步等,可有效地帮助分娩以及缓解心理压力。
1.3.1.2产中护理。产妇在顺产分娩过程中,由子宫收缩会引起产妇的剧烈疼痛,并且将会贯穿整个分娩过程。因此护理人员应帮助产妇上产床,尽量寻找一个让产妇舒适的体位,在疼痛间歇,让产妇进行深呼吸,缓解紧张的情绪,可帮助分娩。并且进行鼓励,树立产妇信心,同时家属可在助产士的指导下给予产妇照顾和支持,在第一产程工程中,助产士应严密观察产妇的各项指标,同时教会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放松技巧,并进行排尿等产前准备,并对产妇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进行合理的心理干预,第二产程应让产妇学会正确的屏气,按照医生的口令进行配合用力,第三产程助产士做好常规的护理外,要指导产妇如何进行正确的哺乳,以及哺乳的注意事项等,同时密切观察产妇宫缩以及出血情况。必要时可进行心电监护。
剖宫产产妇应帮助其进入手术室,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嘱产妇进行放松,配合麻醉,由于通常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者意识均是清醒状态,同时采用剖宫产手术,家属均是不允许进入手术室,因此助产护士应陪在产妇旁边,时刻观察其情况,并可告知其手术进程,消除产妇紧张情绪。
1.3.1.3产后护理。产后如产妇及胎儿无异常症状,可安排母婴的接触,约在三十分钟内,并可尽早的进行母乳哺乳,锻炼新生儿允吸。同时护理人员可对产妇进行子宫按摩,来促进子宫收缩。并密切观察产妇的出血量。
1.3.2对照组护理方法。按照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对产妇的护理,采用责任护士轮班制,在分娩后留置观察室观察两小时无异常,方可进入病房进行母婴同室等临床护理。
2结果
将两组护理方式不同进行临床对比,其中根据表1可见,观察组顺产产妇为69例,相对对照组明显增加了21%,而剖宫产和阴道助产对照组较观察组增加21%。
3结论
经临床结果可见,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对产妇的分娩以及产后恢复均有良好的效果,对妊娠结局,经过一对一的临床护理,对产妇的各方面均可进行全面的掌控以及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帮助产妇顺利的度过围产期,尽量减轻分娩带来的恐慌以及痛苦,经临床结果可见,观察组的顺产产妇明显多于对照组,同时分娩时间却明显小于对照组,因此可见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对产妇起到了明显的作用[3]。由于采用一对一的护理模式,对护士的临床经验以及素质均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技能。
参考文献
[1]陈冬花.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对剖宫产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下旬刊.2011.6.68-69
[2]程晓毅,兰美莲,刘仙(女当).产时全程责任制助产护理[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8.525-525
[3]韩新.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的影响[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6.162-163
方法:采集我科室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围产期妇女200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对患者护理,观察组采用责任制助产的护理模式进行对患者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围产期情况。
结果:观察组顺产产妇为69例,相对对照组明显增加了21%,产程以及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
结论:经临床结果可见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对妊娠结局有着明显的影响,明显促进产妇分娩以及产后恢复。
关键词:责任制助产护理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42-01
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主要是针对妊娠后期的围产期来进行的护理,其主要是在产前,产中,以及产后进行责任制助产护理,与传统的围产期护理最大的区别在于责任制助产护理采用一对一的对孕妇进行整个围产期的各方面护理以及指导[1]。由于产妇在产前中会出现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不稳定性,而这种不稳定性容易造成分娩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同时在产后造成引发多种并发症的可能,因此我院经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采集200例围产期妇女进行两组对比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采集我科室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围产期妇女200例,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28±2.1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00例,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6±2.7岁,其中初产妇81例,经产妇19例。孕周28-39周,平均37±3.2周。观察组100例,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28±2.9岁,其中初产妇84例,经产妇16例。孕周28-39周,平均37±3.2周。
1.2入院前检查。两组患者均进行产前检查,其主要内容有骨盆外测量,羊水量,胎儿大小,胎儿胎心,胎儿双顶径,胎儿体位等,同时检查产妇是否有妊娠并发症,经临床检查,两组患者胎儿及产妇均为正常,无并发症发生。
1.3护理方法。
1.3.1观察组护理方法。本组采用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对围产期妇女进行临床护理通过一对一的护理模式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的临床护理。
1.3.1.1产前护理。在产妇入院后,责任助产护士应热情接待孕妇及其家属,陪同完成产前检查,并对我院的医疗设施以及产房情况进简单介绍。并与产妇进行谈心,来消除产妇入院后的紧张感,孕妇初步适应院内环境后,可对其分娩的生理特征,以及分娩过程进行讲解,确保产妇了解顺产和剖腹产的基本常识和产后的基本护理,消除产妇对分娩的恐惧,减轻产妇的精神压力,根据产前检查情况可建议产妇的分娩方式,并询问产妇的需求,对于疼痛特别惧怕的产妇在剖宫产过程中可放置止痛泵[2]。产前的孕妇均会有多种负面的心理情绪,如焦虑,恐慌等,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进行排解,让孕妇在产前尽量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以及保持充足的睡眠。同时在饮食方面應嘱孕妇多食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但要避免过于油腻,以免引发妊娠综合症。同时可让产妇进行少量运动,如散步等,可有效地帮助分娩以及缓解心理压力。
1.3.1.2产中护理。产妇在顺产分娩过程中,由子宫收缩会引起产妇的剧烈疼痛,并且将会贯穿整个分娩过程。因此护理人员应帮助产妇上产床,尽量寻找一个让产妇舒适的体位,在疼痛间歇,让产妇进行深呼吸,缓解紧张的情绪,可帮助分娩。并且进行鼓励,树立产妇信心,同时家属可在助产士的指导下给予产妇照顾和支持,在第一产程工程中,助产士应严密观察产妇的各项指标,同时教会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放松技巧,并进行排尿等产前准备,并对产妇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进行合理的心理干预,第二产程应让产妇学会正确的屏气,按照医生的口令进行配合用力,第三产程助产士做好常规的护理外,要指导产妇如何进行正确的哺乳,以及哺乳的注意事项等,同时密切观察产妇宫缩以及出血情况。必要时可进行心电监护。
剖宫产产妇应帮助其进入手术室,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嘱产妇进行放松,配合麻醉,由于通常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者意识均是清醒状态,同时采用剖宫产手术,家属均是不允许进入手术室,因此助产护士应陪在产妇旁边,时刻观察其情况,并可告知其手术进程,消除产妇紧张情绪。
1.3.1.3产后护理。产后如产妇及胎儿无异常症状,可安排母婴的接触,约在三十分钟内,并可尽早的进行母乳哺乳,锻炼新生儿允吸。同时护理人员可对产妇进行子宫按摩,来促进子宫收缩。并密切观察产妇的出血量。
1.3.2对照组护理方法。按照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对产妇的护理,采用责任护士轮班制,在分娩后留置观察室观察两小时无异常,方可进入病房进行母婴同室等临床护理。
2结果
将两组护理方式不同进行临床对比,其中根据表1可见,观察组顺产产妇为69例,相对对照组明显增加了21%,而剖宫产和阴道助产对照组较观察组增加21%。
3结论
经临床结果可见,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对产妇的分娩以及产后恢复均有良好的效果,对妊娠结局,经过一对一的临床护理,对产妇的各方面均可进行全面的掌控以及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帮助产妇顺利的度过围产期,尽量减轻分娩带来的恐慌以及痛苦,经临床结果可见,观察组的顺产产妇明显多于对照组,同时分娩时间却明显小于对照组,因此可见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对产妇起到了明显的作用[3]。由于采用一对一的护理模式,对护士的临床经验以及素质均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技能。
参考文献
[1]陈冬花.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对剖宫产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下旬刊.2011.6.68-69
[2]程晓毅,兰美莲,刘仙(女当).产时全程责任制助产护理[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8.525-525
[3]韩新.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的影响[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6.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