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罗丹明B酰肼和2-羟基-1-萘甲醛为原料,制备了罗丹明β-羟基萘醛腙(L),其结构经1HNMR,13CNMR和质谱表征。化合物L与Zn^2+形成配位比为1∶1的L-Zn^2+络合物。利用紫外光谱研
【基金项目】
:
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金属离子诱导下罗丹明Schiff碱的光致变色性质研究”(201610649029),天然产物化学与小分子催化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多重刺激响应性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质”(TRCWYXFZCH2016011),乐山市科技局重点项目“罗丹明类新型光致变色材料的开发与研究”(17GZD04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罗丹明B酰肼和2-羟基-1-萘甲醛为原料,制备了罗丹明β-羟基萘醛腙(L),其结构经1HNMR,13CNMR和质谱表征。化合物L与Zn^2+形成配位比为1∶1的L-Zn^2+络合物。利用紫外光谱研究了目标化合物L与Zn^2+在乙醇溶液中的光致变色特性。结果表明,L-Zn^2+络合物500nm以上基本无吸收,呈淡黄色,但在UV-365nm照射下,络合物在乙醇溶液中能迅速转变为红色,并在557nm处产生强的吸收,当停止照射后,溶液又能转变为淡黄色,且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
其他文献
以白屈菜、三七、麦冬等混合中药渣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适量的猪粪调控堆肥原料中的碳氮比分别为25、30、35和40,在初始含水率为65%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室规模好氧堆肥。通过分
根据简支体系的受力特点,提出采用刚度折减法快速计算非线性动力分析中二阶效应的方法,通过解析法推导出考虑P-δ效应的Euler-Bemoulli梁刚度修正系数,且给出了Timoshenko梁的P-
甘肃作家马步升在“陇东三部曲”中,以仪式为叙事对象,通过人物在仪式中的行为表演,展现了当地独有的文化。在仪式书写的过程中,作家以“历史记忆”、“边界划分”为仪式书写
通过考察从先秦到现代汉语时期文献资料上的“巨”字的使用情况,了解“巨”的各种词义的演变发展,从一个单独表示测量直角直线的实词演变到表示大、巨大的一个构词语素,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