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技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qv3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问题情境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也是教学改革的创新。在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置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怎样设计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更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水平是问题情境教学的重要内容。问题情景教学要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合作交流的水平。获得物理知识和技能,体现物理学科的实用性的价值。笔者分析了物理教学资料,总结问题情境教学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从初中物理教材出发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是问题情境教学的重要内容。当我组织初中物理教学活动时,我经常利用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培养问题意识。
  关键词 物理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0051-01
  问题是思维的开端,是学生学习与探索的动力。所谓问题情境,即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围绕教学内容揭示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需要,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探究活动中来。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一门极其抽象的学科。针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创建情境的方式可以是在学生面前呈现抽象物理知识的好方法。因为问题是思维方向,当我组织初中物理教学活动时,我经常利用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培养问题意识。
  在整个心理学家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心理学家对“从问题中思考”持积极态度。由于传统的灌输知识方式不能使学生获得宝贵的物理知识,因此我们可能希望引导学生在心理学家的指导下通过问题的形式进行思考。这里提到的问题并不是指教师以传统教学为基础的教科书中的练习或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而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以情境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在直觉的情况下自主地感知问题和探索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为其物理思维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有效地将问题情境纳入物理课堂呢?
  一、探究教材,熟悉学生
  教科书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载体。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学生体育学习的实际情况。将新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以便所设计的问题能够实现知识的激活。并且符合学生的实际问题可以激发解决方案的积极性,并使解决问题变得有趣。
  二、精选材料,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产生不是教师任意想象的,而是在客观物质材料的支持下精心设计的。在创造身体状况时,教师需要仔细创建问题场,让学生自由发挥。在多元化问题的指导下,我们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进行探索。认真创造问题情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体育实际情况和教科书的实际内容,也关系到学生的心理特征。换句话说,教师选择的问题材料应该是新颖有趣的,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自主地感知情况的新鲜感的基础上,它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愿望。
  三、多样方法,创设问题情境
  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可以创建问题情境。
  (一)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在谈到教育时,著名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生命教育是最无形的教育。对于刚接触物理学的初中学生来说,物理知识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触摸的许多东西与物理学密切相关,这为我们创造问题情境提供了现实基础。即利用贴近学生的内容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营造问题情境,使学生有兴趣在生活经验的影响下探索问题。例如,当我组织“对象起伏”的内容时,我会在生活内容的帮助下直接创建问题情境: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种情况,当放置在一桶水中时,铁、砖等重物会很容易沉到水底。当诸如羽毛、纸张等轻物体放在一桶水中时,它们漂浮在水面上。在现有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指导下,学生可以轻松地与物体的重力、质量、密度和水密度相关联。这为研究物体的起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物理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我们都知道物理学和实验是密切相关的,并且从实验中获得了许多物理结论。直观的物理实验也可以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他们会对视觉冲击下的新奇有趣的实验现象感兴趣。教师可以利用物理实验的时间向学生提问。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问题的针对性,一方面可以给学生提供思维方向。例如,“对象的浮动和浮动条件”的教导就是一个例子。如玻璃罐、苹果、橘子(苹果的大小比橘子的体积大)作为物质材料,并问学生这样的问题,如果他们同时将苹果和橘子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在现有的生活经历下,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谈论这个问题,而没有明确的答案。当学生们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熱情时,我开始尝试:我将三分之二的水注入玻璃瓶中,然后同时将苹果和橙子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这种现象。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苹果和橘子会有不同的状态。观察后学生们进行了积极的讨论,不同状态的原因是苹果大于橙子。排出的水量大于橙子的水量,因此浮力也会增加。也就是说,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条件与浮力有关。在学生结论的基础上,我继续实验:将与苹果相似大小的马铃薯放入水中,学生观察到这种现象,发现马铃薯沉到了水底。就这一现象我引导学生探究原因: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条件有哪些呢?在实验的指导下,学生自然会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有助于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知识。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的发展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探索身体问题。有可能掌握解决问题的宝贵物理问题,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育问题已然成为了时下热点词汇之一,社会各界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各教育部门必须要优化教育,升级教育质量,这样才能够满足社会所需。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幼儿园教育是其一生教育的起点,幼儿园的教育,无论是对幼儿的思想模式,还是习惯的养成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这足以引起学校的重视。民间体育游戏不仅仅只是一种娱乐方式,它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能够有效地丰富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内容。本文主要分析目前在
摘 要 新理念下幼儿教育应该以幼儿为主体,要注重幼儿的直观体验并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幼儿的课程参与程度及积极性,使幼儿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发展其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引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对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皮影戏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思路和帮助。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皮影戏;幼儿
摘 要 文章对攻击性行为进行了定义,并分析了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提出了矫正攻击性行为的几种有效策略,旨在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 幼儿;攻击性行为;矫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6,TG356.25,D0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0047-01  攻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行为,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孩子都
摘 要 小学教育阶段是人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形成的重要阶段。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是班主任人本位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一步。在执行中,建议班主任放弃成人化的思维,而是真正地将身心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  关键词 沟通艺术;小学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0048-01  小学教育阶段是人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形成的重要阶段。此阶段以学生的认知、
摘 要 本文从现阶段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结合笔者自身经验,对管理工作进行相关探讨,希望能对初中班主任管理方面提供相关参考,为教育行业献出一份力。  关键词 班主任;教学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0049-01  现当代的孩童都很早熟,自我意识也丰富的快。加上初中生正是处在叛逆的好奇阶段。在这样的情况下,班主任想要管教
摘 要 数形结合思想,就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深刻理解问题的本质,利用数学中的两个最基本的概念“数”和“形”的相互联系,将两者有机结合,进而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做到两者优势互补,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助于学生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形成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恰当方法。  
摘 要 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当前的教育热点。其重点是从小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字和文化的语感、使学生灵活运学习方法不断积累良好的习惯。本文立足语文教学,对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核心素养;语文;实践;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0052-01  目前在基础教育领域,核心素养成为了广大教师不可忽视的教育要点。小学语文素养是指小
摘 要 小学阶段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虽然较为基础,可是同样重要,比如其中的计算知识,则能够为学生未来高难度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小学数学有着大量的计算题,因此数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小学数学教师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以所学习的具体知识为基点,采用合理的方法,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才能更好地提升计算能力。小学计算能力的提升,也促进了小学生其他能力的形成,进而实现全方位的发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