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银杏黄化原因浅析及其应对措施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p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太原市在逐年大量应用银杏造景的同时,由于气候变化、苗源树龄、土壤粘重、树池过小、微量元素缺乏、养管不到位等因素,使道路栽植的银杏6月初就出现黄化,严重影响其树势和观赏性。为此我们开展黄化现状调查,分析探究黄化原因,从生态园林角度提出应对措施,以期改善黄化现状,发挥植物景观效果。
  [关键词] 银杏黄化 原因浅析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S792.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7-0086-01
  银杏作为近几年太原市常用的绿化树种,无论在数量还是规模上都有逐年增长的趋势。由于栽植环境差异,还有气候、大气污染、养管、苗源等因素影响,银杏在道路上长势并不乐观,往往在每年的6月初开始提前黄化,严重影响观赏及树木正常生长。为此我们对长势不好的14个路段银杏开展了黄化现状调查,并进行了原因初探,从生态园林的角度提出应对措施。
  1 太原市银杏黄化现状
  1.1 调查情况
  2015年6月18日至8月1日我们对太原市对滨河东西路等14个路段,6900株银杏黄化情况开展调查研究。据现场调查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银杏黄化率平均为29.6%,感病指数为14.9,死亡率平均为6%。在太原市银杏一般在5月底6 月初开始发病。发病初期病情轻微,叶片仅先端部分黄化,到了8-9 月份,病情加重,有的全部叶片黄化,严重的甚至整株死亡。
  1.2 密度棒试验
  经专家指导、结合现状调查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太原市部分区域银杏黄化是极端高温低湿天气为主因、立地环境恶化为辅因,导致银杏水分代谢失衡,灼伤叶片的生理性黄化。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于6月中旬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及四川国光、郑州坪安等相关厂家召开了银杏黄化专题论证会并进行了“密度棒改善土壤通气状况”试验,取得初步试验结果。密度棒在引根、通气、增加植物养分上确实有一定功效。
  2 银杏黄化的原因浅析
  2.1 树势衰弱是黄化的生理因子
  外地苗源、规格较大和反季节移植是导致银杏树势衰弱的主要原因。太原市栽植的银杏多来自山东临沂、安徽砀山县,江苏徐州邳州市,规格集中在12-25cm。由于原产地气候环境与太原市差异较大,尤其是生长期较太原长1个月,使这些苗木适应性差,缓苗期长,特别是大龄、大规格苗木,易导致树势衰弱。此外这些苗源地物候期较太原早1个节令,往往是苗源地已进入萌芽期太原土壤才解冻;苗源地已进入展叶期太原植物才发芽,银杏不能在发芽前栽植,使反季节移植成为常态。由于综合原因导致银杏树势衰弱,抵抗性差,使银杏无法适应高温低湿天气而黄化。而滨河东路,五一路等地段的银杏由于使用6-8厘米胸径本地苗源,春季栽植,基本没有黄化现象。
  2.2 极端高温低湿天气是主要因素
  由于去年冬天气温较往年同期偏高,无有效降水,异常天气使银杏未能正常进入休眠,导致生理紊乱、树体缺水、树势降低。今年四月份平均气温比常年均值偏高1.1℃,物候期较往年平均提前一周时间。5-7月强对流天气增多,气温持续走高,出现阶段性高温低湿天气,造成银杏叶片的灼伤,出现叶片焦边黄化。晋源区政府前、古唐路、五一路银杏黄化正是此原因造成的,青年路的较往年黄化严重,也是由于今年的极端高温低湿天气造成的。
  2.3 道路改造,立地条件恶化是黄化的胁迫因子
  道路改造后,由于地沟的构筑,道路面层的加厚、密闭,施工过程的挤压及树池变小,致使行道树地下空间缩小,根部受损,土壤密实度加大,通气性降低,土壤中Co2增多,抑制行道树根系呼吸,水分、营养元素代谢能力减弱,特别是共生有益菌群减少,从而引起根冠水分代谢失衡,树势衰弱,叶部黄化。此外由于地面铺装反射热能于空气中,使银杏周边气温最少升高1-3度,也是银杏黄化的原因之一。如青年路改造后银杏出现的黄化,就是由于根系损伤、树池小、土表踏实造成的。
  2.4 树池过小,池内土面过高是黄化发生的制约因子
  随着树木的生长,其根系和树冠也在不断的扩展,树池过小,抑制根系扩展,造成根冠比例失调,树冠与根系水分代谢失衡,形成叶部黄化。此外,树池土壤填充过满也影响行道树对水分的吸收。如滨河东西路中央路心池只有2m宽,千峰北路树池实际宽度在1m左右,树木生长到一定程度无空间,水分失衡而出现黄化。南内环、长风西街中央绿地宽度在4-8m,银杏没有出现黄化,长势良好。
  2.5 应急养管措施不到位也是发生黄化的诱因
  由于养管单位针对异常高温天气没有采取补水、加湿、降温等应急措施,致使五一路、青年路30-40cm银杏出现灼伤、焦叶,导致叶部黄化。
  2.6 配置不当,也容易使银杏发生黄化
  由于银杏根系是肉质根,不耐涝,喜湿润而排水良好的深厚壤土。但在实际工作中,出于景观的考量,往往在银杏下部配置大量喜水喜肥的绿篱及花灌木,与银杏争夺水、肥、气,使银杏营养缺失,加剧树势衰弱,诱发黄化。如滨河西路路心池银杏黄化就是这个原因。
  3 防治银杏黄化的应对措施
  3.1 养护管理方面
  3.1.1去除银杏树干1-1.5m范围内的绿篱及覆盖物,保留10厘米深的树坑,扩大其根部通气范围。施入低浓度有机复合肥及菌肥,浇水一次,2-3天后松土通气。
  3.1.2 五月二十日前后根据气候条件对银杏树冠喷水降温,可结合喷施0.1%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
  3.1.3针对无法扩大树池的银杏,于休眠期对银杏树冠进行适当疏剪,生长期疏花疏果,节约养分,调整树势平衡。还可于树池内栽植不与银杏争水、肥、气的浅根系地被,保持水分,减少蒸发。
  3.2 施工方面
  3.2.1新栽银杏时,保证换土深度,底部添加10cm砂砾作为滤水层。
  3.2.2尽可能选择本地苗源或本地倒栽2-3年的外地苗木。
  3.3 设计方面
  3.3.1扩大行道树树池,最小保证1.5m×1.5m。
  3.3.2在植物配置中,银杏地径10-15倍范围内作为树盘。
  3.3.3设计规格宜选用10cm左右的苗木。
  4 讨论
  4.1 继续全市银杏黄化数据调查。建立动态完整的银杏黄化发展数据库。
  4.2 进行银杏等植物黄化原因的土壤取样分析,特别是微生物的培养分析。查找土壤中致使黄化产生的限制因子,为黄化防治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4.3 对目前采取治理黄化措施后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估,及时调整不适合环节。
  4.4 加强与业内专家和大专院校联系,在黄化机理、机制的研究方面有突破进展,提高水平,服务实践。
  参考文献
  [1]吴斡宁.园林植物失绿原因及对策研究[J].绿色科技,2012(3):89-95.
  [2]苗进,宋宏伟,卢绍辉,马俊青,袁国军,梅象信.植物黄叶病的成因及其防治[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8):329-333.
  [3]王玓.银杏黄化病发病原因及致病机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生学位论文,2008.
  [4]李隆.香樟黄化病的综合防治[J].林业实用技术,2008(9):29-30
  [5]陈超燕. 樟树黄化病发生原因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
  [6]孔国辉,汪嘉熙,陈庆城.大气污染与植物[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摘 要] 水稻直播栽培技术是我国水稻生产历史上一项重大的创新,这种水稻生产方式能够节省更多的成本、人力和物力,是一种能够显著提升水稻经济效益的一种栽培技术。本文主要结合四川宜宾市直播水稻种植的实际情况,就直播水稻田间杂草的生长特点和除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化学除草技术,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直播水稻田间杂草防治能力的提升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直播水稻 杂草 除
为了实现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B87毒株VP2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可溶性表达,将IBDV B87毒株VP 2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质粒pET28a-VP 2,将其转化不同大
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育苗、定植、地膜覆盖、田间管理、采摘等方面内容,以指导棉花高产栽培。
本文基于广电5G的优势,详细分析了广电5G+应急通信专网建设方案和主要应用服务。
作为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变革传统学院式教育的同时,也给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与机遇。只有理解工学结合的准确内涵,谨慎地处理好工
开展实践教学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分析实践教学理论背景的基础上,提出延伸与拓展是实践教学的基本路径,施教与施美是实践教学的核心主题。
最近几年,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各个地区广泛开展退耕还林工作,地区森林覆盖率进一步得到提升,生态效益逐渐显现出来。退耕是还林前提,还林是退耕的目的。我
以华夏文化旅游二期鲸豚馆屋面网架为例,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分步顶升,逐层拼装,直至具备整体顶升条件后,顶升至设计标高的施工方法,研究液压顶升技术在网架拼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