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辟邪”优于“避邪”时逢端午,媒体介绍端午文化,在说到艾蒿、菖蒲,雄黄以及钟馗时,常会出现“bì邪”一词.这个bì字,有的用“辟”,有的用“避”.应该说两者都可以用,但应以“辟邪”为规范.从词汇意义来说,“辟”和“避”有主动和被动之分.用“辟”是主动驱赶、扫除,用“避”则是被动逃离.显然,“辟”更符合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