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闭锁术后影响全量经口喂养的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debi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肠闭锁患儿术后肠动力障碍的原因。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先天性肠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单因素与多因素逐步回归)检验各因素与术后全量经口喂养时间及住院天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

共有119例肠闭锁患儿被列入本次研究中,总生存率为85.7%(17/102)。平均术后全量喂养时间为(20.4±17.8)d,平均住院天数为(35.6±44.8)d。Cox多元逐步回归证实胎粪性腹膜炎(P=0.024)、闭锁近远端肠管直径比(P=0.038)、吻合口数目(P=0.044)、闭锁近远端肠壁肠神经系统发育异常(P=0.029)和短肠综合征(P<0.001)是影响肠闭锁患儿术后全量经口喂养时间的显著因素。早产能显著增加肠闭锁患儿总住院天数(P=0.022),但不会影响术后全量经口喂养时间。

结论

在处理肠闭锁合并胎粪性腹膜炎、闭锁近远端肠管直径差异大(近端增粗扩张的肠管直径与远端细小萎瘪的肠管直径比在7∶1以上)、吻合口数目多、闭锁近远端肠壁肠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和短肠综合征时,需小心谨慎以尽可能避免术后并发症,降低治疗总费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肝病理改变及标准化评分系统在胆道闭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外科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期间入院的经手术证实的58例胆道闭锁和28例胆汁淤积症患儿,由2名病理科医师基于8个病理特征(肝纤维化、胆小管增生、汇管区胆栓形成、胆汁淤积、肝细胞病变、汇管区炎症细胞浸润、髓外造血、胆管板发育异常)总分为21分的半定量肝病理评分系统进行病理诊断及预后分析。结果胆道闭锁的肝组织病
出血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严重出血可威胁到患儿的生命。由于新生儿出凝血系统发育不成熟,而且往往缺乏特异性病史及体征,因此新生儿出血性疾病早期诊断较困难,常错失最佳治疗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对脐膨出的治疗作用,并与传统手术比较其优越性,为脐膨出的治疗提供合理有效的一期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将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1日收住院,采用ADM生物补片手术治疗的17例患儿列入ADM组;将2006年8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收住院,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19例患儿列入传统组。对比术后并发症和死亡、体温、心
目的研究胆道闭锁患儿肝汇管区小动脉的形态学改变,同时探讨小动脉的形态学改变与近期预后及术时年龄的相关性。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就诊的符合条件的49例胆道闭锁患儿纳入研究。应用抗α-SMA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数据采集分析技术对这49例胆道闭锁患儿的肝病理标本汇管区小动脉管壁厚度及管径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统计分析同时期收治的10例胆汁淤积患儿作为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