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意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31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能源消耗正惊人的速度增长,建筑方面,我国能耗是欧洲能耗的三倍。而我国的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因此建筑行业全面节能和新技术应用势在必行。本文笔者结合我国住宅节能发展现状,构建了我国新建住宅节能技术支撑体系,论述了各个子服务体系在新建住宅节能技术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及其运行机理,为提高我国新建住宅节能技术水平明确了研究方向。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新建住宅;节能技术;支撑体系
一、我国新建住宅节能技术支撑体系
(一)我国新建住宅节能技术支撑体系的组成
1.住宅节能技术研发服务体系。行为主体是大学研究机构、科研单位、技术协会等。这些机构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奋和新材料等,对新建住宅节能技术的创新作出了贡献。
目前,我国有以下组织和科研机构:中国建筑节能技术协会(CHINA BUILD ENERGY SAVING TECHNIC ASSO-CIATION)。能源研究所,以国家宏观能源经济与区域能源经济、能源产业发展、能源技术政策、能源供需预测、能源安全、能源与环境、节能与提高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发展等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能源经济问题为主要研究方向。
2.住宅节能设计服务体系。行为主体有结构设计者、建筑设计者等。设计者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设计规范,设计具有节能效用的方案,以达到用户需求和国家要求并满足节能效果。建筑节能技术指标有体形系数、传热系数、窗墙面积比、外窗及玻璃幕墙气密性等级等。
3.住宅节能建造技术服务体系。行为主体是住宅节能建造商。住宅节能建造商是住宅节能的实施方,为住宅节能项目提供相应的施工技术和相关技术人才,从而保障住宅节能项目的顺利实施。
4.住宅节能部件生产服务体系。行为主体是节能产品开发者、设计者和生产商。随着节能意识的增强,设计师们设计出一系列不仅具有满足使用功能还能满足节能功效的产品,有节能电器、绿色照明、节电家居用品、节能厨房用品、太阳能、节水用品、节气用品等。
5,住宅节能公共政策服务体系。行为主体主要是政府,政府主要是从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等国家强制性措施和政府补贴等政策激励措施等方面间接促进住宅节能技术的发展。
我国《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通过后,于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建筑节能法制化是推进建筑节能的根本保证。建设部陆续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国家标准,覆盖了我国各个地区的民用建筑。地方管理部门依据国家标准,针对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了地方建筑节能标准。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由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以及规范性标准化文件为补充的技术标准框架体系,并且在促进节能、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已经制定了许多价格、税收方面的政策,这几年,在煤、油方面也开始实行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定价机制,最近又开始发展合同能源管理,也就是节能的服务产业。国家发改委规定,给采取合同能源管理的企业3年减税、3年免税的政策。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企业,有税收上减免的优惠,对上网电价也有一些鼓励性的措施。利用节能技术对落后的设备进行节能技术改造的项目,政府给予15%的财政补贴,通过“以奖代补”的政策给予补贴。对节能产品也实行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比如对使用节能灯,财政上补贴50%,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补贴的基础上又补贴了50%。对节能空调、节能电机等一些节能产品,财政上也给予了补贴。
6.住宅节能能效评估服务体系。行为主体是政府主管部门。首先,政府主管部门建立一套相应的建筑能效标识制度,建立一个计量标准,便于政府和公共组织向业主提供激励。其次,对新建住宅的能耗或用能效率的热工性能、能效等级指标及其他有关的信息进行评价。
7.住宅节能技术与产品推广应用服务体系。行为主体是社会组织,社会组织主要从提供节能服务、宣传节能思想等方面间接影响住宅节能技术的发展和实施。做好国家政策法规的研究与宣传、节能信息传播、政策调研等工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信息交流平台,为企业提供节能方面的技术咨询及信息服务,面向社会开展节能宣传、普及节能知识、提高全社会节能意识。如中国节能协会主要开展调查研究、宣传培训、咨询服务和组织節能减排技术开发及推广应用等活动,在政府和行业、企业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广节能节材及资源综合利用(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产品,开展有偿服务;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了解节能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提高他们的管理和专业技术水平;受政府委托,在全国范围内推荐优秀节能产品、节能新技术及优秀节能科研成果;举办国内外节能科技成果、节能产品研讨会和展销会,及时向国家主管部门提出产品和技术的引进建议。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英文简称EMCA)是经民政部正式批准成立的非盈利社会团体组织,承担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中国节能促进项目二期EMCO服务子项目的任务。主要是通过示范和推广“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新机制,促进我国节能机制转换,扩大节能投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地区和全球环境。通过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有针对性地为新兴和潜在的EMCO提供技术援助,帮助他们建立和提高各方面的运营能力。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
产业委员会的任务主要有:宣传贯彻节能政策和法规;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服务会员,开展培训、技术援助等活动;精心打造EMCA信息平台,促进交流与合作,展现产业发展风貌;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开展政策研究,发挥桥梁作用;规范行业行为,促进产业持续发展。
8.需求体系,这里的需求包括用户需求和社会需求。用户需求是住宅节能的最终使用者对节能的要求。住宅节能的最终使用者为了节约住宅使用能源,选择具有节能效果的住宅。社会需求是社会上为了满足节能效果,对住宅节能的需求。其中包括政府为了提倡节能,科研机构为了研究住宅的节能效果,需要建造具有节能效果的典型住宅等。
(二)我国新建住宅节能技术支撑体系的结构关系
我国新建住宅节能技术支撑体系具体包括住宅节能技术研发服务体系、住宅节能设计服务体系、住宅节能建造技术服务体系、住宅节能部件开发、设计和生产服务体系、住宅节能公共政策服务体系、住宅节能能效评估服务体系、住宅节能技术与产品推广应用服务体系7个部分。这7部分不是分别独立毫不相关的,而是有着内部联系的统一体,并且有着共同的目标——为了满足“需求”而存在。
我国新建住宅节能技术支撑体系的各个子体系之间的关系用下图表示:
图 我国新建住宅节能技术支撑体系图
注:箭头表示直接作用,直线表示影响作用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各个子体系直接服务于需求体系,同时如果需求体系发生变化,则各个子体系也相应改变,各个子体系之间也有着相互影响的作用。例如,住宅节能技术研发服务体系有所变化。如果研发机构创造出了新的节能材料,则住宅节能设计者设计时会采用新的节能材料,建造商在建造时利用新材料,社会组织举办节能新材料展览等。但是,只有各个子体系进行有机结合,才能推动和促进新建住宅节能技术的发展,不能仅依靠其中的某一个子体系的发展。住宅节能技术支撑体系的运行机理是动态变化的,支撑体系和各个子体系都在发生变化。支撑体系发生变化之后,各个子体系也会相应的开始变化。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能源消耗正惊人的速度增长,建筑方面,我国能耗是欧洲能耗的三倍。而我国的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因此建筑行业全面节能和新技术应用势在必行。本文笔者结合我国住宅节能发展现状,构建了我国新建住宅节能技术支撑体系,论述了各个子服务体系在新建住宅节能技术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及其运行机理,为提高我国新建住宅节能技术水平明确了研究方向。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新建住宅;节能技术;支撑体系
一、我国新建住宅节能技术支撑体系
(一)我国新建住宅节能技术支撑体系的组成
1.住宅节能技术研发服务体系。行为主体是大学研究机构、科研单位、技术协会等。这些机构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奋和新材料等,对新建住宅节能技术的创新作出了贡献。
目前,我国有以下组织和科研机构:中国建筑节能技术协会(CHINA BUILD ENERGY SAVING TECHNIC ASSO-CIATION)。能源研究所,以国家宏观能源经济与区域能源经济、能源产业发展、能源技术政策、能源供需预测、能源安全、能源与环境、节能与提高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发展等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能源经济问题为主要研究方向。
2.住宅节能设计服务体系。行为主体有结构设计者、建筑设计者等。设计者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设计规范,设计具有节能效用的方案,以达到用户需求和国家要求并满足节能效果。建筑节能技术指标有体形系数、传热系数、窗墙面积比、外窗及玻璃幕墙气密性等级等。
3.住宅节能建造技术服务体系。行为主体是住宅节能建造商。住宅节能建造商是住宅节能的实施方,为住宅节能项目提供相应的施工技术和相关技术人才,从而保障住宅节能项目的顺利实施。
4.住宅节能部件生产服务体系。行为主体是节能产品开发者、设计者和生产商。随着节能意识的增强,设计师们设计出一系列不仅具有满足使用功能还能满足节能功效的产品,有节能电器、绿色照明、节电家居用品、节能厨房用品、太阳能、节水用品、节气用品等。
5,住宅节能公共政策服务体系。行为主体主要是政府,政府主要是从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等国家强制性措施和政府补贴等政策激励措施等方面间接促进住宅节能技术的发展。
我国《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通过后,于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建筑节能法制化是推进建筑节能的根本保证。建设部陆续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国家标准,覆盖了我国各个地区的民用建筑。地方管理部门依据国家标准,针对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了地方建筑节能标准。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由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以及规范性标准化文件为补充的技术标准框架体系,并且在促进节能、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已经制定了许多价格、税收方面的政策,这几年,在煤、油方面也开始实行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定价机制,最近又开始发展合同能源管理,也就是节能的服务产业。国家发改委规定,给采取合同能源管理的企业3年减税、3年免税的政策。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企业,有税收上减免的优惠,对上网电价也有一些鼓励性的措施。利用节能技术对落后的设备进行节能技术改造的项目,政府给予15%的财政补贴,通过“以奖代补”的政策给予补贴。对节能产品也实行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比如对使用节能灯,财政上补贴50%,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补贴的基础上又补贴了50%。对节能空调、节能电机等一些节能产品,财政上也给予了补贴。
6.住宅节能能效评估服务体系。行为主体是政府主管部门。首先,政府主管部门建立一套相应的建筑能效标识制度,建立一个计量标准,便于政府和公共组织向业主提供激励。其次,对新建住宅的能耗或用能效率的热工性能、能效等级指标及其他有关的信息进行评价。
7.住宅节能技术与产品推广应用服务体系。行为主体是社会组织,社会组织主要从提供节能服务、宣传节能思想等方面间接影响住宅节能技术的发展和实施。做好国家政策法规的研究与宣传、节能信息传播、政策调研等工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信息交流平台,为企业提供节能方面的技术咨询及信息服务,面向社会开展节能宣传、普及节能知识、提高全社会节能意识。如中国节能协会主要开展调查研究、宣传培训、咨询服务和组织節能减排技术开发及推广应用等活动,在政府和行业、企业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广节能节材及资源综合利用(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产品,开展有偿服务;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了解节能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提高他们的管理和专业技术水平;受政府委托,在全国范围内推荐优秀节能产品、节能新技术及优秀节能科研成果;举办国内外节能科技成果、节能产品研讨会和展销会,及时向国家主管部门提出产品和技术的引进建议。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英文简称EMCA)是经民政部正式批准成立的非盈利社会团体组织,承担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中国节能促进项目二期EMCO服务子项目的任务。主要是通过示范和推广“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新机制,促进我国节能机制转换,扩大节能投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地区和全球环境。通过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有针对性地为新兴和潜在的EMCO提供技术援助,帮助他们建立和提高各方面的运营能力。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
产业委员会的任务主要有:宣传贯彻节能政策和法规;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服务会员,开展培训、技术援助等活动;精心打造EMCA信息平台,促进交流与合作,展现产业发展风貌;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开展政策研究,发挥桥梁作用;规范行业行为,促进产业持续发展。
8.需求体系,这里的需求包括用户需求和社会需求。用户需求是住宅节能的最终使用者对节能的要求。住宅节能的最终使用者为了节约住宅使用能源,选择具有节能效果的住宅。社会需求是社会上为了满足节能效果,对住宅节能的需求。其中包括政府为了提倡节能,科研机构为了研究住宅的节能效果,需要建造具有节能效果的典型住宅等。
(二)我国新建住宅节能技术支撑体系的结构关系
我国新建住宅节能技术支撑体系具体包括住宅节能技术研发服务体系、住宅节能设计服务体系、住宅节能建造技术服务体系、住宅节能部件开发、设计和生产服务体系、住宅节能公共政策服务体系、住宅节能能效评估服务体系、住宅节能技术与产品推广应用服务体系7个部分。这7部分不是分别独立毫不相关的,而是有着内部联系的统一体,并且有着共同的目标——为了满足“需求”而存在。
我国新建住宅节能技术支撑体系的各个子体系之间的关系用下图表示:
图 我国新建住宅节能技术支撑体系图
注:箭头表示直接作用,直线表示影响作用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各个子体系直接服务于需求体系,同时如果需求体系发生变化,则各个子体系也相应改变,各个子体系之间也有着相互影响的作用。例如,住宅节能技术研发服务体系有所变化。如果研发机构创造出了新的节能材料,则住宅节能设计者设计时会采用新的节能材料,建造商在建造时利用新材料,社会组织举办节能新材料展览等。但是,只有各个子体系进行有机结合,才能推动和促进新建住宅节能技术的发展,不能仅依靠其中的某一个子体系的发展。住宅节能技术支撑体系的运行机理是动态变化的,支撑体系和各个子体系都在发生变化。支撑体系发生变化之后,各个子体系也会相应的开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