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表演引入初中语文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h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要较多地注重师生互动、平等参与,教师要实现角色转换,由权威的“导演”转换为平等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在这一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课堂教改尝试。尝试之一,就是“把表演引入课堂”。心理学家表明,中学阶段是学生表现欲最强的阶段。我们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创设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扮演角色,真正调动起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不仅能轻松愉快地记住所学的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探索、交流、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如:初中第四册的课内自读课《变色龙》是俄国小说家契诃夫早期的一篇短篇小说。因这篇小说篇幅短小,浅而易懂,在教学設计上,我们做了这样的尝试: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剧本,让他们自编自导自演,在表演中让学生掌握知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用表演的方式组织教学,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以调动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实践能力。
  具体说来,把表演引入课堂如下几方面好处:
  
  一、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把表演引进课堂,从某种角度来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中,再也不见死气沉沉的局面,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的创设,寓教于乐,使教学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具体操作的一种实践尝试,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把他们对课文了解的感性认识,经过反复思考,上升到理性的知识,这也突破了陈旧的接受性学习,使学生学会探究性学习。作为学生,他们要在编、导、演、舞台设计等方面对课文进行改编,这要求每一位同学细嚼文章内容,了解文章时代背景,掌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我们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在探究之中尝试不同的方法,摸索出适合于自己获取新知识和能力的途径,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体验到探索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在探究中获得新知识和新能力的乐趣。
  语文课程的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只是特点不同而已。把表演引进课堂,也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的运用结合,使学生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在学习和运用中拓展语文课程的内涵。把表演引进课堂,也是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二、 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
  
  所谓感悟,是人们对自然对社会中的人、事、物、景的内蕴产生的一种顿悟性的认识。在整个创作、排练的过程中,学生能形成自己独创的理解和领悟,这一过程不仅成为学生解读课文的粘合剂,也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推动剂。
  创作过程中,学生讨论激烈,气氛活跃,特别是对变色龙的理解,更是十分到位。他们认为,在课文中,作者紧扣着一个“变”字做文章,但万变不以偏其宗,那就是奥楚蔑洛夫的奴才本性没有变。因此,在改编剧本时,就突出强调了奥楚蔑洛夫神态、语气、语调等。还有,为了体现这是俄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恐怖的警察统治这一特点,编剧学生在这里设置了电脑背景、音乐和画外音,运用多种手段营造这样一种气氛,这就是对语文内容的感悟。而表演的学生,在排练的过程中,他们在大衣上大做文章,一下子脱、一下子穿,通过这一细节活画了这位警官色厉内荏、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奴才嘴脸。整个设计忠于原著,又更好地把人物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这一切说明,有些内容教师在课堂中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也不会领悟的东西一到学生的手中,他们可以易如反掌,挖得比你课堂上讲的还要深,理解得比你讲的还要透彻。这也应了陶行知的一句话:给鸭子喂食,如果你掐着它的脖子,喂给它吃,它乱挣叫未必领你的情,你放开它,让它自己去找食物,它把什么食物都会找来。鸭子吃食是这样,课堂教学更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里主动探究,积极思考,自觉实践。在不断的感悟中、不断的探索学习中,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感悟到知识的优美性、妙趣性、艺术性、科学性等方面的价值,感悟到知识在客观现实中所体现的真善美。
  开放的课堂是多种多样的,把表演引进课堂仅仅是其中的一种尝试,很大程度上,它打破了传统的课本是惟一的信息源,教师是惟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则是惟一的信息交流所的框框。最重要的是,它能有效地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
其他文献
时代的发展,洗涤着人们的思维,更新着人们的观念。回顾过去,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效果。新课标的颁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定位自己的角色,从而做到与时俱进。那么,在新课标下,作为教师,尤其是一个语文教师应如何适应迅速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形势呢?新时代的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呢?    一、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提高综合素质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
摘要:学校教育是完善人的素质的教育,这种完善是指在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的同时对其精神、性格、心理的良性引导。由于语文教育的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情感教育和人文关怀的特殊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发展素质教育的需要,有着十分明显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语文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作品分析 课堂训练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学校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需要,通过各学科教学对学
目的:探究和分析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的成本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中医科2018年1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胃炎的患者总计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我国是诗的国度。诗是情感的载体,美的化身。在西方,诗最初指的是艺术、审美。因而我们讲的“诗化”就是指艺术化、审美化、浪漫化。人需要“诗化”,正如德国的著名学者狄尔泰说:“诗是人类栖居的精神家园,人需要诗意的栖居。”而作为担当育人重任的语文教学,也应该“诗化”。简言之,语文教学的“诗化”,就是通过审美教育,充分挖掘课程中的美的内容,运用课程自身美的感染力、召唤力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用审美眼光  来欣
情景:作为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的我,听完几位科任教师的唠叨,心里对那几个调皮蛋“恨之入骨”,怎么办呢?老方法,写作文,听听心声。班会课上,我便先上“政治课”,再讲写作要求,然后布置全班以“假如我是班主任(老师)”写作。突然,“调皮蛋”小朱举起手,在我的示意下把一张纸条郑重地交给我——“老师,那天的事是我错了。可老师,您可以当一回学生吗?”  “假如我是学生……”从教12年,10年的“老班”称号,我还是
摘 要:本文主要是要求学生对函数概念有正确清晰的认识,以熟练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培养辩证思维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概念形成 函数表示法 辩证思维     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函数是数学中最主要的概念之一,函数理论是高等数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近代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工具。由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总是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因此数学中也必须研究变量和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函数就是应此而产生的数学概念。中学阶段,
传统的语文教学极大地抑制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使语文教学出现了“高耗低效”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语文教学的发展。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教学已慢悠悠地由传统的知识论转向现代的主体论,由侧重结论性知识的传授灌输转向注重对知识的体验感悟。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实践,同文本进行零距离的对话,以提高读书的能力。    一
从一名学生转变为一位教师,并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另一个新领域的开始。我很喜欢那么一句富有哲理的话:竹子之所以长得那么青翠、挺拔,是因为它每走一段,都能自我做一个小“结”。下面,我就对我在语文教学上的思考和探索来个小小的总结吧。  听写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项日常活动,它是落实识字、写字的任务,巩固识字、写字效果的一个好方法。可是,我发现我们平时所进行的“教师报字词,学生写字词”的听写方式太公式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