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ATAAD)患者围手术期血浆P-选择素水平与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的关系。方法ATAAD患者46例,根据围手术期ALI诊断标准分为两组:术前ALI组(A组,24例)和术前非ALI组(NA组,22例)。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和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
【机 构】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210006,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210006,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210006,南京医科大学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ATAAD)患者围手术期血浆P-选择素水平与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的关系。
方法ATAAD患者46例,根据围手术期ALI诊断标准分为两组:术前ALI组(A组,24例)和术前非ALI组(NA组,22例)。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和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 DHCA)下行孙氏手术(主动脉弓人工血管替换和象鼻支架植入术)。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时(T1)和术后12 h(T2)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 OI),并同时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浆P-选择素水平、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 PC)、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 PDW)。
结果A组患者各时点OI低于NA组(P<0.05);与T0比较,A组患者T1时OI降低、T2时增高,NA组患者T1、T2时OI均降低(P<0.05)。A组患者各时点血浆P-选择素水平高于NA组(P<0.05),T0时PC低于NA组(P<0.05)。与T0比较,两组患者T1时血浆P-选择素水平、PDW增高,PC、MPV降低(P<0.05);T2时血浆P-选择素水平增高,PC降低(P<0.05)。血浆P-选择素水平与OI呈负相关(r=-0.793,P< 0.05)。
结论ATAAD患者围手术期多种因素导致血小板活化、血浆P-选择素水平增高,是围手术期发生ALI的重要因素。围手术期采取措施减少血小板活化、降低血浆P-选择素水平可能有助于ALI的防治。
其他文献
大范围、多层次重度组织缺损的修复是临床工作的难点,作者回顾总结了头面、胸腹壁和肢体部位组织缺损修复的文献和临床经验,介绍了国内外该领域相关技术的进展和现状。提示组织缺损修复当前的发展趋势是在满足组织覆盖的同时,既要达到功能与形态的良好效果,还要尽可能减轻或避免供区组织的继发损伤。其中显微外科技术和移植材料的应用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疑难手术的完成离不开传统方法的灵活应用与新技术的结合,多学科的交叉协作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治疗非单纯性眼眶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587例眼眶骨折患者,男性455例,女性132例,年龄19~65岁。术前根据临床表现和3D-CT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和评估;术中充分松解还纳嵌顿的软组织、复位眼眶、放置置入体;术后比较眼眶外形、眼球功能及3D-CT等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本组587例,术后均获10个月至2年随访
目的探讨带肌瓣的嵌合穿支皮瓣修复合并深部死腔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2月至201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全军烧伤整形外科中心收治22例合并有深部死腔的难愈性创面患者,男17例,女5例,年龄17~72岁,平均36.4岁。6例位于足底,6例位于小腿及踝关节,5例位于会阴部,2例位于肘部,2例位于背部,1例位于眼眶处。缺损创面:5 cm×4 cm~16 cm×11 c
各种严重外伤、肿瘤以及先天畸形常常可导致患者面容毁损,而异体面部移植可以在一次手术中矫正所有严重畸形,并且能达到兼顾功能和美观的效果。截至2018年,全世界实施的部分或全面部移植手术达到44例,此项手术属于非挽救生命的手术,存在很多问题和争议。作者结合以往经验,对手术适应证选择、手术原则和细节、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免疫抑制方案、术后功能恢复、伦理学问题、社会经济学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隆突样皮肤纤维肉瘤是一种交界恶性或潜在低度恶性的纤维组织细胞肿瘤,常好发于躯干,乳房皮肤较为罕见。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对1例乳房隆突性纤维肉瘤患者行广泛局部切除术,同期采用帯蒂胸背动脉穿支皮瓣对软组织缺损进行即刻修复,取得较好效果。通过详细回顾该病例的诊疗过程以及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地复习,作者对乳房隆突样纤维肉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加以总结。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治疗大鼠骨外露创面的疗效。方法取10~12周龄,250~300 g的雄性SD大鼠24只,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每组8只。将所有SD大鼠前头盖骨区域1.5 cm×1.5 cm皮肤全层切除及并去除颅骨表面的骨膜。PRF组创面覆盖PRF;脂肪移植组创面覆盖等量脂肪颗粒;对照组创面覆盖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第4、7和11天对创面换药。使用Image J软件对骨外露面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与改良胸大肌皮瓣在头颈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11年11月至2016年11月湖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头颈部肿瘤患者394例,男性286例,女性108例,年龄25~79岁。分别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306例)、改良胸大肌皮瓣(88例)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采用t检验法分析不同方法修复的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总结2种皮瓣修复的优缺点及适应证。结果本组394例,游
肺部超声(lung ultrasound, LUS)作为肺部疾病辅助诊断方法,在过去几十年飞速发展。与传统检查方法相比,LUS具有无创、便携、无辐射、准确性高和可重复操作等优点,这些优点使得其在急诊科、ICU广泛应用,对严重创伤患者的肺部损伤可以实时判断并指导治疗。文章综述了LUS评分在评估通气量减少及LUS在诊断肺不张、肺炎、胸腔积液等围手术期常见肺部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并提出LUS运用于手术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