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政治课问题教学,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y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政治课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改变过去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重视政治课的问题教学,能够切实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学生也就不会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上的,因而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要重视问题教学法的运用,它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浓厚兴趣,有利于促使学生掌握学、问、思、辩、行有序的良好行为习惯,而且有利于激發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例如利用问题导人新课或统贯全课,可吸引学生注意力,刺激其求知欲;还可以利用问题设计悬念,可使教学过程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把学生一步步带人“柳暗花明”的胜境,美不胜收;当然也可以利用问题预留伏笔,使课堂余味无穷,给学生一片求索的天地。例如在讲授“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这一框时,为了讲清楚矛盾这个重要的概念,我结合书本中的漫画《他敢剪吗?》,设计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①设定拿剪刀的人叫甲,另一个叫乙。甲要剪乙头上的绳子说明了什么?说明矛盾双方相互斗争,相互排斥。②甲敢剪吗?不敢。因为甲乙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离开了一方,另一方也不能存在。③他不剪行吗?这一问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发表看法,最后大家得出结论:不剪也是不行的。因为矛盾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要求人们要承认、揭露矛盾,并想方设法解决矛盾。如此倡导问题教学,做到求异设问,变中求新;创设矛盾,激起波澜,诱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畅游,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身素质。
  总之,中学政治课教学要在实践中重视问题教学,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以创新完善,以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这样,既能增强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又能真正落实课改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真正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益。
其他文献
自2005年秋季学期起,我县在市课程改革实验三年后启动了新课程改革,揭开了“新课改”神秘的面纱,开始了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践。三年来,新课程改革理念被绝大多数教师认可,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教学评价都在发生变化。“传道、授业、解惑”这些对教师的职业定位观念正在被打破,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等观念已逐渐深入人心。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提要:前不久,沈阳一夜之间,闹市蔽区大大小小的店铺几乎全部关门歇业有如电影《寂静岭》废墟般的城镇一样上演“空城计”。作为一个东北人,在被同事几次三番问到“你们沈阳怎么空城了?”时即使纠正“我是抚顺人”也没能掩盖自己火辣的脸——丢人。从乍一开始的“不能够吧!”到现如今的“义愤填膺”。我觉得,公民有权知道真相。“打开城门,摆出空城”上演空城计这到底是为哪般?  据了解原来沈阳市发布一场“工商打假”运动
色彩具有促人联想产生表情的作用,不同的色彩可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而文字本身就有丰富的词彩,可在文章中透现出斑斓的色泽。朱自清的散文往往情彩并茂,就是以文设色,以色达情而致。读者无不在动人的情彩中陶醉、神往。以色彩美创造精湛的艺术美方面,朱自清先生有深思独到之处,下面就此谈谈其散文的色彩艺术。  古人云:“凡作一图,用笔有粗有细,有浓有淡,有干有湿,方为妙手。”朱自清先生为文设色无不恰到好处,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校教育体系中体育有其自身的课程特点,它不同于其他学科,它的教学课堂是在广阔的操场上,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承受一定的身体负荷。因此,它更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体育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相互支持、相互辅助、共同进行教学活动的场所。它不但需要教师的热情和耐心,更需要学生的主动与参与。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喜欢学,乐于学,主动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总结,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三种途径:    一、精心设计导语,创设学习情境    导语是教师上课的“开场白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成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轻松、愉悦、主动、有效地学习,关键就在于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谈几点认识。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的优点在于丰富教学程序,把听、说、讲、练有机地结合在动画图形上,并配上声音、文字等,可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实施和不断落实,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问题情境创设也是其中之一,而且可以运用到各个教育阶段的多个学科中。物理课程作为高中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在教学中应用问题情境创设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发散、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质量、促进教学目标达成、训练学生探究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问题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摘要]初中语文自主教学模式是近年来运用较为成功、得到广泛推广的新型教学模式,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尊重了学生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学习动力,使语文教学活动更加互动,让学生综合素养得以发展。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由于对课改理念领悟不够深刻,导致教学工作出现了误区。在分析当前自主教学模式运用中出现的误区的基础上,提出让初中语文自主教学更加高效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自主教学 误区 对策  [中图
[摘要]新一轮课改中,语文教学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要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大胆想像,重视实践合作,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兴趣激发 能力培养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全面实施,无论从课程开
[摘 要]信息社会对人的核心素养有了新的要求,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沿阵地,应时刻以人为本,以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人才为最终目标。信息技术一线教师应与时俱进,夯实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促其形成计算思维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信息技术;技能课;Photoshop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