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系统中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

来源 :硅谷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dianjusdy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微机保护装置的研究逐步深入和成熟,微机保护硬件及软件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实质性的理论成果,并广泛应用与实际电力系统中。本文针对此,对当前电力系统中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 微机
  
  电力系统的发展对继电保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工具,继电保护在我国的研究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那时已开始了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研究。不同原理和机型的微机线路和主设备保护都各具特色,为电力系统提供了性能优良,并且工作可靠性高的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随着微机保护装置的研究逐步深入和成熟,微机保护硬件及软件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实质性的理论成果,并广泛应用与实际电力系统中。基于上述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就进入了微机保护的时代。
  
  一、微机继电保护系统的工作原理
  
  随着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广泛应用,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水平也不断提高。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运用客户/服务器的工作模式,由客户机和服务器协调工作来完成电网保护自动化,以提高系统运行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一是客户机设在变电站。主要实现的功能:管理与保护及故障录波器的接口,实现对不同厂家的保护及故障录波器的数据采集及转换功能。在正常情况下巡检保护的运行状态,接收保护的异常报告。在电网发生故障后接收保护和故障录波器的事故报告;管理与监控系统主站的接口,查询现场值班人员投退保护的操作;管理与远动主站的接口,将装置异常、保护投退及其它关键信息通过远动主站实时上送调度端;执行数据处理、筛选、分析功能。
  二是服务器设在调度端,可由一台或多台高性能计算机组成。主要实现的功能:向客户机发送指令,接收并回答客户机的请求;接收客户机传送的事故报告;控制对EMS系统共享数据库的存取。获得一次设备状态、输送潮流及客户机通过远动主站上送调度端的信息;通过调度运行管理信息系统获得调度员对保护的投退命令、设备检修计划等信息;与继电保护管理信息系统交换保护配置、定值、服役时间、各种保护装置的正动率及异常率等信息,实现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分析;执行故障计算程序、继电保护定值综合分析程序、事故分析程序、保护运行状态监测程序、稳定分析程序等应用软件。
  
  二、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应用功能
  
  电网继电保护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配合继电保护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如自动重合闸、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等,保证电能质量,提高系统经济运行水平,同时减轻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如自动调节励磁装置、自动并列装置等,自动记录故障过程以利于分析处理事故如故障录波装置等。
  (1)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时,利用电气自动化装置将故障部分从系统中迅速切除,或在发生异常时发出信号、跳闸等,以缩小故障影响范围,减少故障损失,保证系统安全稳健运行。继电保护由测量部分、逻辑部分和执行部分三部分组成。
  继电保护的作用:1)当电力系统的元件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能自动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以保证系统其它无故障部分恢复正常运行,并使故障件免遭损害;2)当被保护元件出现异常状态时,继电保护应能及时反应,发出信号、减负荷或跳闸等;3)根据对电力系统元件的危害程度可有一定的延时,以免由于干扰而引起的不必要的动作。
  (2)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1)可靠性,指保护自动化装置动作时应可靠保护,不该动作时不动作,造成损失,自动保护装置如果不能保证可靠性,反而会成为扩大事故或造成直接和巨大故障的原因。继电保护的可靠性主要靠以下措施保证:由配置合理,质量及性能优良的继电保护装置和良好的运行维护管理来保证;确保自动保护装置的设计原理,整定计算和安装调试等均正确无误;要求组成自动保护装置的各元件的质量可靠。发生故障时,自动保护装置应该能够可靠的动作,避免由于本身的可靠性差而误动或拒动。2)选择性,指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选择性地将故障切除。首先,断开距离故障点最近的断路器,以保证其它非故障部分及元件继续运行,为保证对同一保护内配合要求的两元件的进行选择,其灵敏性和速动性也要配合。3)灵敏度,指在设备或线路的被保护范围内发生短路时,保护装备应有必要的灵敏性,一般用灵敏系数来衡量,不管短路点的位置和性质,保护装置均不能拒绝动作。4)速动性,指自动保护装置应尽快地切除短路故障。如果切除故障的时间较短,可以减轻电流对设备的损坏程度,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从而为设备的自启动创造条件。目前,快速保护装置动作时间一般是0.02~0.05s。
  (3)继电保护的措施
  
  三、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应用发展
  
  随着电力系统和计算机技术结合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必然会在计算机网络化和保护、测量、控制及网络通讯一体化装置设计的基础上有更新、更大的突破,这对继电保护工作领域提供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是实现对系统运行状态的自适应。电网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十分复杂,在调度端的服务器安装故障计算及继电保护定值综合分析程序,依靠从EMS系统获得的系统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可以迅速准确的判断出当前继电保护装置整定值的可靠性,如出现部分后备保护定值不配合时,根据从调度管理系统获得的线路纵联保护及母差保护的投入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调整定值。如需要调整,可通过调度端服务器向变电站的客户机下达指令,由客户机动态修改保护定值,从而实现继电保护装置对系统运行状态的自适应。
  二是实现对复杂故障的准确故障定位。目前的保护和故障录波器的故障测距算法,一般分为故障分析法和行波法两类。其中行波法由于存在行波信号的提取和故障产生行波的不确定性等问题而难以在电力生产中得到较好的运用。而故障分析法如果想要准确进行故障定位,必须得到故障前线路两端综合阻抗、相邻线运行方式、与相邻线的互感等信息,很显然,仅利用保护或故障录波器自己采集的数据,很难实现准确的故障定位。
  三是完成事故分析及事故恢复的继电保护辅助决策。系统发生事故后,往往有可能伴随着其它保护的误动作。传统的事故分析由人完成,受经验和水平的影响,易出现偏差。由于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搜集了故障前后系统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变电站保护和故录的故障报告,可以综合线路两端保护动作信息及同一端的其它保护动作信息进行模糊分析,并依靠保护和故录的采样数据精确计算,从而能够迅速准确的做出判断,实现事故恢复的继电保护辅助决策。
  四是实现继电保护装置的状态检修。根据以往的统计分析数据,设计存在缺陷、二次回路维护不良、厂家制造质量不良往往是继电保护装置误动作的主要原因。由于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具有自检及存储故障报告的能力,因此,可以通过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继电保护装置的状态检修。
  五是对线路纵联保护退出引起的系统稳定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提供。随着电网的发展,系统稳定问题日益突出。故障能否快速切除成为系统保持稳定的首要条件,这就对线路纵联保护的投入提出较高要求。但是,在目前情况下,由于通道或其它因素的影响,导致线路双套纵联保护退出时,只能断开线路以保证系统稳定和后备保护的配合。
  六是对进行可靠性分析。通过与继电保护管理信息系统交换保护配置、服役时间、各种保护装置的正动率及异常率等信息,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分析。特别是当某种保护或保护信号传输装置出现问题,并暂时无法解决时,通过将此类装置的可靠性评价降低,减轻系统对此类保护的依赖,通过远程调整定值等手段,实现周围系统保护的配合,防止因此类保护的拒动而扩大事故。
  
  参 考 文 献
  [1] 屈志鹏.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状和发展趋势理性探讨[J].工业技术.2009(14)
  [2] 张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前景展望[J].工程技术. 2009(17)
  [3] 陈静.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状与对策思考[J].理论科学.2001(7)■
其他文献
1、工程签证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签证是合同双方在履行施工承包合同过程中,按照合同约定或经协商一致,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工期顺延、经济索赔等所达成的意思表示一致的补充协议,是项目最终结算时增减工程造价的凭据,也是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1][2]。  由于目前由于建筑市场“僧多粥少”,使得建筑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一些承包商为了承揽到工程,随意做出不合理的承诺,盲目采用垫资压低
期刊
[摘 要] 随着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广泛应用,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水平也不断提高,本文初步对10Kv继电保护中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检测进行了研究,并以小波分析方法为依据,发现故障支路和健全支路之间的明显区别,我们将结果应用于电力变压器的差动保护装置,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 故障检测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电网继电保护技术也完成
期刊
一、稳态情况下的不平衡电流    变压器在正常运行时纵差保护回路中不平衡电流主要是由电流互感器、变压器接线方式及变压器带负荷调压引起。  1、由电流互感器计算变比与实际变比不同而产生  正常运行时变压器各侧电流的大小是不相等的。为了满足正常运行或外部短路时流入继电器差动回路的电流为零,则应使高、低压两侧流入继电器的电流相等,即高、低侧电流互感器变比的比值应等于变压器的变比。但是实际上由于电流互感器
期刊
[摘 要] 信号源是电子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信号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模拟信号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而直接数字合成技术的出现,给现代电子技术带来了新的生机。但因其数字化本身的特点,仍存在输出频带范围有限,输出杂散大的特点。因此,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DDS系统与模拟信号源系统的电路特征,研究了它们各自的性能特点,并基于模拟电路和AT89C51组
期刊
[摘 要] 锦94块截止到目前开发20余年,已进入蒸汽吞吐开发中后期,年产油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为了有效地控制区块的递减,提高区块的开发效果,我们开展了延缓递减速度的技术研究工作,取得了几个方面的突破:采用优化油井注汽方法解决油井纵向上运用程度不均的问题;针对油井井况越来越差的现状,深入地质分析,规模应用补层、侧钻技术;结合多种工艺技术,提高措施井次和措施效果; 利用小泵深抽延长低产低效井生产周期
期刊
[摘 要] 针对锦607块西部普通稠油油藏低产、出砂等问题,结合锦607块油藏特点,实施了压裂防砂技术。实现了对低压低渗稠油油藏的改造,对因出砂造成的近井地带进行了高压充填,在近井地带形成了新的高渗透渗流通道,有效地改善了原油在井底的流动条件。现场应用表明,压裂防砂技术作为一项成熟的工艺技术应用在锦607块西部油藏,油井增产效果显著,地层出砂得到有效地遏制,区块开发效果明显改善。  [关键词] 选
期刊
[摘 要] 我国税收信息化建设通过二十年的努力已经达到较大的规模和较高的水平,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也存在着信息化发展的不平衡,税务应用标准规范不统一、信息共享程度低,务流程、数据结构和接口不规范等问题。BizEngine工作流引擎是一个以过程为中心的、满足管理型工作流和生产型工作流双重需要的、完全基于Web的工作流管理系统。本文通过对BizEngine工作流引擎介绍,以及BizEngine工作流引擎
期刊
[摘 要] 大体积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结构厚、体积大、混凝土数量多,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的特点,除了必须满足普通混凝土的强度、刚度、整体性和耐久性等要求外,主要就是如何控制温度裂缝的发生和开展。  [关键词] 混凝土裂缝 外界影响 解决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通常是指结构断面最小尺寸100cm以上的混凝土结构。其尺寸已经大到必须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
期刊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园艺技术及其发展状况,结合其一个新分支都市园艺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起到的作用,及其在城市道路规划中的绿化功能分别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园艺技术 区域经济发展 城市道路绿化    园艺技术指在园艺领域具备园艺科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从事果树(蔬菜、花卉、食用菌等)栽培、育种、植物营养与施肥、良种繁育、商品化生产、植物病虫害防治、产品贮藏加工及应用性科技试验、农产品质量检
期刊
[摘 要] 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无数职教人在做好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探寻提高教学效率的新方法。本人有幸见识山东杜郎口教学模式和如城的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电工技能教学的经验做法,在电工技能教学中采用“活动单导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出来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 活动单导学 电工技能教学 职业教育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