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作为一所新的集约学校,新教师多,年龄偏大的教师也多,新教师专业发展急需引导,年龄偏大的教师教育习惯不容易改变,而具有指导能力和示范作用的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少。教师的专业成长关系学校的发展前途,教师专业发展这个问题,学校很重视,但教师还是存在很多困惑,教师的观点,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备课、上课等事务性的东西太多,没有时间考虑发展的问题;二是希望得到发展,但不知道究竟从哪一个角度切入,有无所适从之感;三是年长教师多力不从心,虽然知道不发展就难以胜任现在的工作,但已是疲于奔命了……
教师专业发展的着力点究竟在哪里?这是学校发展建设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经过一年多来的探索和总结反思,我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要结合学校教师实际情况,同时措施也必须实用,针对性强,因此,必须把着力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励教师热爱本职工作
教师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才有发自内心的工作热情和持久的工作动力。为什么于漪老师、钱梦龙等能够成为全国著名教育专家?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爱。在工作与生活上,他们不计较任何报酬,而是将自己的才情毫无保留地奉献了出来。在他们的精心培育之下,学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和发展。顺理成章,他们也收获了事业的成功。
教师是一个社会职业,它可以成为一个人热爱的事业,也可以成为一个人谋生的手段。对待我们的教育事业,全身心地热爱它,才可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专业发展之路。
为了让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并能认识到自己职业的本质,我校除了对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外,还从教师团队精神打造、师生和谐关系建立、教师个人职业规划等方面对教师进行激励,使教师把自己的工作作为自己热爱的事业来做。
二、引导教师形成教育思想
教师只有富有教育思想,才能有教育理论的高度和教育认识的深度,才能有专业的长足发展。怎样的教师才算是有思想的教师呢?有思想的教师应该追求科学,崇尚真理,张扬个性,尊重心灵,冲破盲从书本、膜拜权威的思想牢笼;有思想的教师,要有自己的主见,有责任心,有使命感,清楚自己为什么而做,该怎样做,进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更加有效,更合具体要求,更富人文关怀;有思想的教师,知道什么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明白什么是对学生真正有益的;有思想的教师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行动踏实稳健。
如何使教师成为“有思想的教师”呢?我校重点抓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引导教师广泛阅读,二是促使教师自觉反思。广泛阅读是教师成长的必要条件,不光要读,还要品和思。读书的过程就是自己与世界交往的过程,这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精神品味,在吸收别人教育思想的同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为了能让教师做到广泛阅读,学校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给教师推荐读书书目,教师订阅或购买教育教学书籍学校给予一定额度的报销,推荐教育教学方面的好书,寒暑假要求教师看书写读书心得等。自觉反思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又一重要途径。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艰苦探索的过程,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师在上过课以后,必须进行深刻的反思,总结自己的成败得失,记住哪些是自己应该坚守的,哪些是自己应该扬弃的,坚持下去,自然会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为了使教师的自我反思贯穿于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规定:凡是公开课都必须有课后的反思总结,集体备课中教学过程需总结,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典型案例研讨,要求班主任有学生管理的阶段性总结等,通过这些措施,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不断改进提高,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三、促使教师潜心教育科研
为什么一些特级教师能够走得如此之远?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便是他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教育科研之路,通过课题研究,他们对教育教学问题的现状思考得更为深邃,他们处理教育教学问题更富有独创性和针对性。
教师课题研究的习惯和思维形成,会促进教师的教育思考的深入,使教师分析教育问题能力得到提升以及自身教育思想得到提高。因此,教育科研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面。对于广大一线教师而言,真正有价值的研究不是那些高深莫测的教育理论,而恰恰是自己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教师只有扎根于课堂,扎根于教学,所进行的课题研究才最为实用、有效。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应该充分地研究好手中的教材,研究好班级里的学生,研究好学校的实际。
为了让我校广大教师都能参与到教育科研中,学校制定了相应的教育科研制度,鼓励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同时学校的科研课题“乡镇全寄宿制初级中学学生发展策略研究”的立项,也为我校促使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潜心教育科研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学校把这个结合校本实际的大课题分解成一个个小课题,让广大教师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
我校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首先让教师认识课堂以及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是教育科研最真实的试验场,要求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的时候首先要立足于自己的课题和自己学生的实际,对学生多观察、勤记录,发现与课题有关的信息要随手记录下来。久而久之,研究的第一手材料便会充实起来。要求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处处留心与自己课题相关的实证材料,将它们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如,围绕自己课题开设一堂课、一个讲座、一次研讨,与自己同事就一个话题展开讨论,在班级中与学生的一次交流……就可以随手整理记录下来,然后再写一写自己做这个课题的困惑、迷茫,或者是启发、收获,还可以就本次的活动写一写心得体会等。一句话,通过鼓励教师围绕着自己的小课题,多总结,多记录,多保存材料,促使教师一步一步向教育科研的目标迈进。
(作者单位:广东佛山市顺德区文田中学)
教师专业发展的着力点究竟在哪里?这是学校发展建设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经过一年多来的探索和总结反思,我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要结合学校教师实际情况,同时措施也必须实用,针对性强,因此,必须把着力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励教师热爱本职工作
教师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才有发自内心的工作热情和持久的工作动力。为什么于漪老师、钱梦龙等能够成为全国著名教育专家?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爱。在工作与生活上,他们不计较任何报酬,而是将自己的才情毫无保留地奉献了出来。在他们的精心培育之下,学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和发展。顺理成章,他们也收获了事业的成功。
教师是一个社会职业,它可以成为一个人热爱的事业,也可以成为一个人谋生的手段。对待我们的教育事业,全身心地热爱它,才可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专业发展之路。
为了让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并能认识到自己职业的本质,我校除了对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外,还从教师团队精神打造、师生和谐关系建立、教师个人职业规划等方面对教师进行激励,使教师把自己的工作作为自己热爱的事业来做。
二、引导教师形成教育思想
教师只有富有教育思想,才能有教育理论的高度和教育认识的深度,才能有专业的长足发展。怎样的教师才算是有思想的教师呢?有思想的教师应该追求科学,崇尚真理,张扬个性,尊重心灵,冲破盲从书本、膜拜权威的思想牢笼;有思想的教师,要有自己的主见,有责任心,有使命感,清楚自己为什么而做,该怎样做,进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更加有效,更合具体要求,更富人文关怀;有思想的教师,知道什么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明白什么是对学生真正有益的;有思想的教师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行动踏实稳健。
如何使教师成为“有思想的教师”呢?我校重点抓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引导教师广泛阅读,二是促使教师自觉反思。广泛阅读是教师成长的必要条件,不光要读,还要品和思。读书的过程就是自己与世界交往的过程,这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精神品味,在吸收别人教育思想的同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为了能让教师做到广泛阅读,学校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给教师推荐读书书目,教师订阅或购买教育教学书籍学校给予一定额度的报销,推荐教育教学方面的好书,寒暑假要求教师看书写读书心得等。自觉反思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又一重要途径。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艰苦探索的过程,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师在上过课以后,必须进行深刻的反思,总结自己的成败得失,记住哪些是自己应该坚守的,哪些是自己应该扬弃的,坚持下去,自然会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为了使教师的自我反思贯穿于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规定:凡是公开课都必须有课后的反思总结,集体备课中教学过程需总结,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典型案例研讨,要求班主任有学生管理的阶段性总结等,通过这些措施,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不断改进提高,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三、促使教师潜心教育科研
为什么一些特级教师能够走得如此之远?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便是他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教育科研之路,通过课题研究,他们对教育教学问题的现状思考得更为深邃,他们处理教育教学问题更富有独创性和针对性。
教师课题研究的习惯和思维形成,会促进教师的教育思考的深入,使教师分析教育问题能力得到提升以及自身教育思想得到提高。因此,教育科研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面。对于广大一线教师而言,真正有价值的研究不是那些高深莫测的教育理论,而恰恰是自己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教师只有扎根于课堂,扎根于教学,所进行的课题研究才最为实用、有效。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应该充分地研究好手中的教材,研究好班级里的学生,研究好学校的实际。
为了让我校广大教师都能参与到教育科研中,学校制定了相应的教育科研制度,鼓励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同时学校的科研课题“乡镇全寄宿制初级中学学生发展策略研究”的立项,也为我校促使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潜心教育科研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学校把这个结合校本实际的大课题分解成一个个小课题,让广大教师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
我校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首先让教师认识课堂以及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是教育科研最真实的试验场,要求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的时候首先要立足于自己的课题和自己学生的实际,对学生多观察、勤记录,发现与课题有关的信息要随手记录下来。久而久之,研究的第一手材料便会充实起来。要求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处处留心与自己课题相关的实证材料,将它们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如,围绕自己课题开设一堂课、一个讲座、一次研讨,与自己同事就一个话题展开讨论,在班级中与学生的一次交流……就可以随手整理记录下来,然后再写一写自己做这个课题的困惑、迷茫,或者是启发、收获,还可以就本次的活动写一写心得体会等。一句话,通过鼓励教师围绕着自己的小课题,多总结,多记录,多保存材料,促使教师一步一步向教育科研的目标迈进。
(作者单位:广东佛山市顺德区文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