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山不同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ige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成都云顶山5种人工林(Ⅰ:柏木枫杨林;Ⅱ:银杏楠木林;Ⅲ:光皮梾木香樟林;Ⅳ:枫杨桤木林;Ⅴ:柏木林)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不同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差异以及二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人工林灌草层重要值最高的物种不同,光皮梾木香樟林林下植物组成最丰富,而银杏楠木林最贫乏。各人工林灌木层多样性指数H、优势度指数H′、丰富度指数D均以光皮梾木香樟林最大,而均匀度指数J_(sw)无显著差异;草本层H、D、J_(sw)均以柏木林最大,银杏楠木林最小,而H′差异不显著。不同人工林土壤pH值、有机
其他文献
我国将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强化对各类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这必将对国家公园保护制度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国家
全球已知有约800种榕属(Ficus)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部分种类延伸至亚热带地区.温度是限制榕-蜂共生系统分布北界的主要因素,也显著影响榕树及其榕小蜂的繁殖成功,其中榕小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