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野中野正向调强放疗与逆向调强放疗剂量学比较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xue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野中野正向调强放疗(FIF-F-IMRT)与逆向调强放疗(I-IMRT)两种放疗技术的剂量学分布。

方法

选择山西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7月18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分别设计FIF-F-IMRT和I-IMRT计划。比较两组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及危及器官受量差异。

结果

两种方法均能达到处方剂量要求。两组靶区最大剂量(Dmax)、平均剂量(Dmean)、接受100%处方剂量百分体积(V100)、接受105%处方剂量的百分体积(V105)、接受110%处方剂量百分体积(V11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脏接受5 Gy照射的百分体积(V5)、接受20 Gy照射的百分体积(V20)、接受30 Gy照射的百分体积(V30)、Dmean在FIF-F-IMRT组[(11±4)%、(7±4)%、(8±3)%、(15±3)Gy]低于I-IMRT组[(42±8)%、(14±10)%、(14±4)%、(18±7)Gy](t值分别为29.457、5.542、5.064、4.165,均P=0.000);左肺V5在FIF-F-IMRT组[(26±6)%]低于I-IMRT组[(47±12)%](t=6.708,P=0.000),左肺V20、V30、接受40 Gy照射的百分体积(V40)、Dmean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右肺、右乳V5、右肺Dmean在FIF-F-IMRT组[(7±4)%、(26±5)%、(60±19)Gy]低于I-IMRT组[(31±9)%、(48±11)%、(489±67)Gy](t值分别为12.304、6.708、42.489,均P=0.000);FIF-F-IMRT组较I-IMRT组机器跳数少,优化时间短(t=12.214、29.899,均P=0.000)。

结论

FIF-F-IMRT有很好的靶区剂量分布,可减少危及器官剂量,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低剂量照射,并耗费较少的计划时间,减少设备耗损。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FOLFOXIRI与S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近期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7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化疗方案分为两组:SOX组(34例)给予SOX(奥沙利铂+替吉奥)方案治疗,FOLFOXIRI组(37例)给予FOLFOXIRI(奥沙利铂+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方案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鼻腔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点及同步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二医院1例鼻腔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诊断为鼻腔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经同步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后,治疗效果良好,2年内未见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原发于鼻腔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十分罕见,预后不良,同步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可作为其治疗方案。
目的探讨子宫颈神经内分泌癌(NE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山西省肿瘤医院2006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35例NEC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NECC患者中位年龄43岁(24~64岁);人乳头瘤病毒(HPV)18感染率为66.7%(10/15);术前诊断准确率14.3%(5/35)。神经内分泌癌标志物Syn、CgA、AE1/AE3、P63和NSE阳性率分别为1
细胞周期失调是癌症的标志,也是雌激素受体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ER+/HER-2-)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的一个关键点。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药物在治疗晚期ER+/HER2-已取得很大进展,并且在许多国家已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文章将介绍CDK4/6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在晚期ER+/HER-2-乳腺癌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目的利用量子点免疫荧光成像技术,探讨黏蛋白1及Ⅳ型胶原蛋白与浸润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量子点免疫荧光成像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4例乳腺癌组织中黏蛋白1及Ⅳ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分析黏蛋白1及Ⅳ型胶原蛋白定量参数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量子点免疫荧光成像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标记人乳腺癌组织中黏蛋白1
目的分析点状钙化和片状钙化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微血管密度(MVD)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10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50例PTC患者,根据术后镜下病理性钙化的不同特点分为点状钙化组(38例)和片状钙化组(12例),比较两组病例病灶中央区MVD、外周区MVD、淋巴结转移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点状钙化组中央区、外周区平均MVD分别为(51±7)和(64±8)个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过程中锥形束CT(CBCT)引导方案摆位误差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在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行根治性放疗的87例鼻咽癌患者,所有患者放疗期间采用Elekta Synergy S型直线加速器配备的千伏级CBCT行10次治疗前扫描,分析左右(X)方向、头脚(Y)方向、垂直(Z)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变化规律。结果随着CBCT扫描次数的增加,鼻咽癌患者X方向、Y方向1
目的检测核转录因子OCT-4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CD44表达的关系,进而探讨OCT-4与肿瘤干细胞的关系及其在肿瘤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筛选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病理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鳞状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存档的喉癌标本69例。另取18例正常喉黏膜组织标本作为正常对照。利用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技术,定位标记OCT-4、CD44和OCT-4 C
目的分析OCT-4、CD117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2010年2月至2016年1月70例卵巢癌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CT-4、CD117的表达,分析二者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在卵巢癌组织中,OCT-4主要表达在细胞质,CD117主要表达在细胞膜和细胞质;OCT-4阳性表达率为74.3%(52/70),CD117阳
目的研究经放射诱导的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MCF-7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特点,探讨其与放射敏感性间的联系。方法使用6 MV X线对MCF-7和MDA-MB-231细胞进行照射,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拟合细胞存活曲线,计算放射生物学参数:平均致死剂量(D0)、准域剂量(Dq)和2 Gy照射的存活分数(SF2),比较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Hoechst 33342染色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