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厘米鱼刺险些夺人性命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w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根两头无比尖锐,长达4厘米的鱼刺,竟然被吃进了心脏,差点要了人命。
  50岁的李大叔突然发热,高烧39℃不退。到当地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一直不能确定病因。经过医生反复询问,李大叔才回想起,五天前跟家里人一起吃饭时吃了条鳊鱼,吃完后胸部有隐隐约约的刺痛感,但是疼痛感不强烈,也就没有引起注意,仍跟往常一样正常进食。
  医生怀疑李大叔误吞鱼刺,在体内引发感染而致高热。果然在CT检查中发现了鱼刺的踪影,只见鱼刺已刺穿食道。考虑取出鱼刺的手术风险大,保守治疗。然而李大叔一直高热不退,最后,連夜转入中大医院。
  鱼刺刺入心脏
  这根鱼刺在李大叔体内“周游”了大半圈,前后的三次CT检查,发现鱼刺一直在跑,最开始刺破食管,继而又刺破左心房,最后掉进了左心室。
  随着鱼刺的“游走”,李大叔的病情逐渐加重。如果鱼刺继续移位,可能会跑到血管里造成栓塞。若不慎再次移动,刺破大动脉,则面临大出血,会有生命危险。而刺破心脏瓣膜,造成反流,则又会增加手术难度。

  这鱼刺是取还是不取呢?若手术取鱼刺,李大叔有严重感染,手术面临巨大风险。可不取出鱼刺,感染会越来越严重。医生和家属都陷入了两难的抉择中……
  心脏中取出鱼刺
  医院胸心外科经过缜密检查,多学科会诊,反复讨论评估感染情况,与李大叔家属充分沟通,决定组建手术团队,冲破风险为患者实施手术。手术在体外循环支持下进行,在心脏“安稳”的状态中,手术专家开始寻找鱼刺的轨迹。在食管胃镜检查中发现了食管有一溃疡面,可见鱼刺曾刺破食管。在左心房也有一椭圆形溃疡,想必继而刺破左心房,最后在左心室找到这一4厘米长“S”型鱼刺。专家顺利取出这危及生命的鱼刺后,细致地修补了左心房伤口。同时置入胃管引流食管瘘口。
  看着这取出的两头尖尖长达4厘米的鱼刺,医生和李大叔家属都着实吓了一跳。
  历经四个小时的生死博弈,在胸心外科、消化内科、手术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医学影像科、输血科等多科联合保驾下,李大叔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成功完成。手术后,李大叔被转入重症病房密切监护,接受抗感染治疗。
  吃饭细嚼慢咽
  医生介绍,医院每年接诊的因吃鱼刺、骨头卡喉的患者不在少数。多数由于吃饭时狼吞虎咽,咀嚼不充分。一边喝酒吃菜一边欢谈而被鱼刺、骨头卡住。
  鱼刺、骨头卡喉看似小事,但完全可能发展到李大叔这样危及生命。因此,平时吃饭一定要细嚼慢咽,不可囫囵吞枣,要特别当心鱼刺、鸡骨、枣核等易卡喉的食物。一旦发现硬物可能卡在喉咙,不可以掉以轻心,更不能采用吞饭团、喝醋软化等民间常用的土办法解决,要立即去正规医院检查,早检查、早治疗。
其他文献
CommunicAsia 2002将于2002年6月18至21日在新加坡展览厅举行.本次展会由新加坡资讯通讯发展局主办,由总部设于巴黎的国际展览联盟(UFI)国际认证.
Eu3+ doped strontium-aluminium-bismuth-borate glasses with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50–x)B2O3+20Bi2O3+7Al F3+ 8Sr O+15Sr F2+x Eu2O3(where x=0.1 mol.%, 0.5 mol.
期刊
“桃子+西瓜”同时吃,“参”和茶水泡在一起,香蕉和酸奶同食……近年来,许多人习惯将一些食物和饮品混合服用,“1+1>2”的饮食说法逐渐流行。“混着吃”营养与否?是否存在食
期刊
人们对于计算机网络的依赖与利用已经达到空前繁荣的境地.计算机网络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诸多安全性隐患,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网络可靠性问题.因此,研究计算机
本工艺研究生产原料精制后再制取硫酸钾的方法,具体为硫酸钾镁肥转入液相和低品位氯化钾用硫酸钾混合母液洗涤;同时,硫酸钾混合洗涤液再用来生产硫酸钾钾镁肥,以期达到在车间
运用高等数学的方法,推导出复杂容器液位与相应容积的关系式.经实际验证,公式可靠,为实际生产计算带来了方便.
修养四心饮  薛伯寿行医60载,以治病为乐。年过八旬依然坚持每天提前1小时上门诊,延迟2小时下班。他行医坚持“不开大处方,不开贵重药”的操守。开方往往三五味药就解决问题,一周的药不到200块钱。  薛老自创了“修养四心饮”:心正忠信为君,心善和谐为臣,心慈奉献为佐,心仁大度为使,上善若水水为引,九转修炼,防治百病。他说:“孙思邈‘大医精诚’的核心内容,是悬壶济世的座右铭。我立志学医,就是要当百姓的
期刊
一成不变的生活、行为或姿势,对大脑造成的刺激越来越少,会使人变得迟钝。因此运动学家建议尝试着以一些反常态的姿势或运动来激活人们的大脑。所谓反常运动是指一反常态的不符合人的正常行为的运动。反常运动包括爬行、赤足走、倒走、倒立、悬挂等项目。  这些一反常态的运动使人体的神经系统得到全面锻炼,从而在建立新平衡的基础上,提高机体的灵活性和各脏器的生理功能及其协调作用,血液循环也由此得到改善。  爬行  爬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