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做路边鼓掌人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uan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是一个教会人成长的课,语文教师应当追求质朴纯真的原生态课堂,要认识到课堂的核心是学生,我们不做高高在上的指导者,要做一个默默关注学生成长的鼓掌人。
  【关键词】语文;教育;学生;成长;鼓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执教者善于发现,勤于思考,毕其一生认真学习,深入钻研,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在知识和人生方向上给予学生引领。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作为教学课堂的组织者、管理者、实施者,更要抓住语文学科的工具和人文性的特点,在指导学生畅游知识海洋的同时,引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中,辨识真善美与假丑恶,不仅要教给他们丰赡的知识,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更要引领他们追求高尚的情趣。
  基于此,我一直认为,语文课是一个教会人成长的课,语文教师应当追求质朴纯真的原生态课堂,因为课堂的常态和生态也是高效课堂的立足点和归宿。
  在原生态的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要仅仅乐于做一个高高在上的指导者,我们要时时认识到课堂的核心是学生。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愿做一个默默关注学生成长的鼓掌人:为失利者送去温暖的掌声,鼓励他们走出失利的泥淖;为自满者送去警醒的掌声,鞭策他们反省自身的不足;为质疑者送去欣赏的掌声,激发他们创造无限的灵动。而细数每一次的掌声,留于自己的除了心存感动,更多的是心与心交流的温暖、和谐,浸润整个身心的芬芳与馨香。
  我把对学生的关爱交给我的眼睛,日常教学中我愿做一个眼光要向下的教师,因为向下的眼眸,能发现学生成长中遇到的沟坎,它温暖到的是那被遗忘的角落,于师不经意,于生却是铭心难忘的。小A的写作相对薄弱,我看在眼里,思考在心里。那天,在早读剩下的时间里,我把她叫了出来,与她交谈,了解存在的困惑,也为她解答了一些实际操作的困难。没想到的是,此后怯于课堂回答的她竟然多次主动请缨:回答的热情高涨,回答的声音洪亮,回答的精神饱满,这样的惊喜如暖阳一般,洒在我温软的心房里,暖暖的,满满的——虽然这个冬季比较冷。这让我想到黑柳彻子女士的《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的一个情节:校长(小林宗作)先生鼓励一个无话可说的学生,用“然后呢”引導她完成说话。小林宗作用耐心还给她一个明朗的世界,用掌声奏起这个无话可说学生一生中最难忘最美妙的音乐。小A也让我明白,当我们用向下的眼光去发现,当我们俯下身去交流,多给予学生一份关注,教育就会多一份希望;多给学生一次温暖掌声,学生就会多一份自信。
  学习也正如激烈紧张的比赛,学习的过程中,有神情沮丧的落伍者,也有满怀喜悦的成功者。而成功者一旦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啃老本,迎接他的必是“不期而至”的失败,所谓“学如行舟,不进则退”。教育者一定要时刻注意这个苗头,适时引导。刚刚经历高中第一次大型考试——高一期中考试的小B同学,在全部成绩公布之后的日子里,出现了与往日不同的反常之举:上课分神讲小话,作业迟交忘记带 …… 我明白了他变化的原因,自满!于是,那个星空挂着明月的晚自习,我约了他在走廊畅谈,表扬他前期语文学习的劲头,谈语文学习的方法,谈小B语言的天赋,谈语文学习的意义,慢慢地我有意把谈话由轻松的交流逐渐触及他的痛处: “小B同学,你有没有发现成熟的麦穗有什么特点?”对这个看起来有些突兀的问题,小B有些惊诧,缓神后回答:“低着头向大地。”发现他的回答渐入彀中,我顺势说出心意:“是啊,成熟的麦穗永远将饱满的头垂向大地,思考一个过往,这样的低姿态恰恰塑造了它完美的形象,展现了它高贵的灵魂。期中考试你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成绩只代表过去。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过去属于死神”。希望你能在既有成绩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因为学习上的不自满,更能引领我们迈向更远的目标,你说呢?”我的球刚踢过去,聪明的小B也早已醒悟。“再接再厉啊!”我用手掌拍了拍他的双肩,闻言后的他也如是点头。古语有“暮鼓晨钟”,我知道我的这番敲打,带给他的既有成长的疼痛,也会给他一丝慰藉,我知道我送给他的警醒的掌声会使他反思,也许能带给他的心里处明月般的澄澈,清晰。
  于漪老师说过:“什么是教学?要让不会的学会,让错误的改正。”这句话实际上告诉我们,课堂教学的价值所在并非指学生个个回答如流,而是能将其错误呈现出来,再进一步引导,最终让其明白其理。对于那些质疑者的声音,我更愿意为他们送去一声喝彩,哪怕看法有些稚浅,这都是语文学习的灵光闪现啊。必修二第一单元散文教学里,有陆蠡《囚绿记》。不少同学对这一课的美理解不够深入,总觉得文本表现的思想性好把握,但语言的美似乎缺少感受,针对这个学情,课堂上,我让学生就此文自由地提问题,谈认识。小C同学用很有发现的眼光侃侃而谈,劈开一句便是文中“我占据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的“高广不过一丈”用词,这样的语言很不常用,但能感知其质朴一面,但后来我才发现作者的语言竟如此清丽,优美,如“柔软的卷须”、“舒开折叠着的嫩叶”…… 小C自信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始终抓住文本娓娓道出。小C的发言让我体会了她观察的极细致,切入角度的巧妙,眼光的独到,情怀的美好。
  发言刚结束,小C便赢得了我和同学们不约而同的热烈的掌声——我们是为小C发现之美的眼光鼓掌,更为于常处发问的精神而鼓掌。
  小C的发言让我懂得,学忌盲从,教亦忌人云亦云。学贵有疑,教贵有新。教学相长之理,都容易明白。作为师者,学习的途径多样化里当然包含着向学生们学习,学习他们勇于发问,敢于创新的精神,并反思自己的教学。同时也不要吝啬我们的掌声,我们要让这样的生态课堂充满灵动之美与机趣之致。
  当下社会的浮躁和功利,使语文教学背负了许多的骂名,也要求语文教师有更多的承担。新课改的深入,更要求我们反思语文学习的意义,这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和契机,因为承载着人们传承民族特有的精神财富的美好愿望的语文,恰恰很好地诠释了教育的意义,即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要对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命运关心,对每一个受教育者的精神生活注重,对每一个受教育者的美好情感肯定。而这一切需要我们做一个路边鼓掌人,为每一个渴望成长的受教育者鼓掌,给他们以生长的激励,生命的温暖。
  我愿这样的掌声时常响起,给自己以激励,给他人以幸福。
  作者简介:李鸿(1972-),男,安徽省无为中学,中教一级职称,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文章分三部分对基于电磁谐振技术的石油产品水分智能测定仪进行了分析,首先介绍了智能测定仪测量石油产品水分的原理,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其在测量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处
围绕“目标周周定”这一活动,针对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教学实验。通过树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制订合理有效的计划、培养积极的思维和坚强的意志、进行卓有成效的反思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给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注入了许多新的活力,但是由于教育资源仍然不平衡,城乡差距还相当大,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水平还比较低下。笔者在边远农村工作了十几年,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语文 ;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一定要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将“积累丰富的语言”这一内容写进了教学当中,并用具体的规定和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0万字。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相当的比例。现就如何对低年级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简单谈谈我个人的理解及思考。  【关键词】低年级;课外阅读;有效指导  【中图分类号】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临床可见密集成簇的透明水泡聚集一处或数处.沿神经走向呈带状排列,局部有灼热感和剧痛,多见于胸肋、腰肋部.祖国医学称之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强化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降低教师的教学压力,更有利于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关键词】学生;个性差异;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每一位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他们有着自己的天赋秉性、偏好和优缺点,所以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和认知程度也是不同的,这是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应该予以尊重。同
吸附是页岩气的主要赋存形式之一,页岩吸附气量的测试及评价对页岩气藏储量评估和生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体积法测试气体吸附量的基本原理,推导了页岩气超临界吸附实验
【摘要】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然而在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活动欠缺的问题。本文对解决以上的问题做出了探究,论述了解决的一些办法。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仅仅依靠教材进行信息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