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转变思想观念,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新型的师生关系内涵,做到“四尊重”。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表现,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很多优秀老师,在教学中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与学生平等对话,每个教学环节不忘尊重学生,不忘面向全体。每个学生发言后,老师总要道一声“谢谢”。上完课后,一般老师总是习惯地说:“谢谢同学们!”学生随即回答:“谢谢老师!”老师站在学生的面前是循循善诱的指导者,站在学生的后面是和蔼可亲的组织者,站在学生的旁边是全神贯注的欣赏者,站在学生的中间就是亲密无间的学习伙伴。
二、尊重学生的情感表现
绝大多数同学对老师的感情是真诚的,比如见到老师问声好,每逢节日给老师送上一张贺年卡,老师对这些应该十分尊重。如若把学生高高兴兴的一声“老师好”当作耳边风,他们会认为老师看不起自己,内心不愉快,由此导致师生感情疏远,对教学产生影响。总之,我们必须做到尊重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要关心他们,时刻想着他们,关心他们的生活冷暖和学习进步。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教师还应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有的学生内向、爱静;有的学生外向、好动。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我们要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待。不能强求学生整齐划一地按照老师的意愿行事。学生的学习也可分层次进行,不同层面的学生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如背诵名篇佳作,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可要求全文背诵,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可以放低些要求,让他们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又如布置作业,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或自选作业,让优等生有发挥的余地,让后进生也有自由选择的机会。这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又从不同层面上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正所谓“因材施教”。
四、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孩子的自尊心需要保护。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一个学生的自尊心如果长期受到挫折,他就会失去自信心,失去积极向上的力量,坠入自卑的深渊。教师应该在工作中积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孩子的自尊心得到健康发展。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平时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叹息。不要遇到问题总是怪罪学生,怪学生懒惰,怪学生脑子笨,怪学生缺乏家庭教育……教师应多从自身找原因,要看到学生人人有才,但人无全才,不必要求太高,应扬长避短,多加培养,使他们人人成才。
(本栏责编 晓 月)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很多优秀老师,在教学中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与学生平等对话,每个教学环节不忘尊重学生,不忘面向全体。每个学生发言后,老师总要道一声“谢谢”。上完课后,一般老师总是习惯地说:“谢谢同学们!”学生随即回答:“谢谢老师!”老师站在学生的面前是循循善诱的指导者,站在学生的后面是和蔼可亲的组织者,站在学生的旁边是全神贯注的欣赏者,站在学生的中间就是亲密无间的学习伙伴。
二、尊重学生的情感表现
绝大多数同学对老师的感情是真诚的,比如见到老师问声好,每逢节日给老师送上一张贺年卡,老师对这些应该十分尊重。如若把学生高高兴兴的一声“老师好”当作耳边风,他们会认为老师看不起自己,内心不愉快,由此导致师生感情疏远,对教学产生影响。总之,我们必须做到尊重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要关心他们,时刻想着他们,关心他们的生活冷暖和学习进步。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教师还应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有的学生内向、爱静;有的学生外向、好动。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我们要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待。不能强求学生整齐划一地按照老师的意愿行事。学生的学习也可分层次进行,不同层面的学生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如背诵名篇佳作,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可要求全文背诵,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可以放低些要求,让他们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又如布置作业,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或自选作业,让优等生有发挥的余地,让后进生也有自由选择的机会。这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又从不同层面上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正所谓“因材施教”。
四、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孩子的自尊心需要保护。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一个学生的自尊心如果长期受到挫折,他就会失去自信心,失去积极向上的力量,坠入自卑的深渊。教师应该在工作中积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孩子的自尊心得到健康发展。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平时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叹息。不要遇到问题总是怪罪学生,怪学生懒惰,怪学生脑子笨,怪学生缺乏家庭教育……教师应多从自身找原因,要看到学生人人有才,但人无全才,不必要求太高,应扬长避短,多加培养,使他们人人成才。
(本栏责编 晓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