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权争议特点及调处方式研究

来源 :中国绿色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awoai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从林权争议问题着手,对林权争议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阐述了引发林权争议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未来林权争议调处工作的相关对策与建议,以期对现有林权争议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
  【关键词】:林权争议;林权制度;调处方式
  【引言】:林权争议调处工作是林权制度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质量往往直接影响着林权制度改革的发展与最终的成效。通过实施高质量的林权争议调处工作有助于进一步巩固我国林权改革的成果[1]。
  1、林权争议的特点分析
  1.1利益驱动性
  在平时,农户对于林权的权属、界址以及收益等并不过分关注,对其中存在的纠纷也由于怕麻烦或不在意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当林木或山地产生经济效益后,涉及到農户的经济利益,这些有关林权的争议就会显现出来[2]。由于影响收益的实现,争议双方会主张极短时间内解决争议,这为纠纷调处工作增加了难度。
  1.2复杂性
  产生林权争议的原因有很多,具体包括:
  第一,界址不清产生的纠纷。这种纠纷主要由于林权证上对界址的地标描述不具体、不清晰而引发的,林权证上常常采用某一河流、某一山埂或某一地上物来作为界址的地标,这种不清晰的地标描述在不同人看来可能代表着不同的意思[3],同时由于农村大量年轻劳力常年在外打工,对于本村各地小地名了解的人越来越少,很容易与相邻地块产生纠纷。由于我国行政界线做出过调整,在界线附近的地块所有权易发生变动,也易引起争议。
  第二,因一山多证引发的纠纷。我国对山地林地确权发证经过几个时期,发放过不同形式的林权证。在林权改革时期,旧证需换发新证,由于故意或无意,将该地块发证确权给第三方,出现一山多证的情况。
  第三,因山地流转而引发的纠纷。随着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的落实,逐渐形成了均山到户的局面,基本达到了林地自主经营的目标。但是,农户在投资林业时,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的等待才能得到收益,且收益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农户都选择将自己的林地进行流转。而当流转的林地有了较为稳定的收益后,部分农户就要求对流转赔偿金额进行调整,甚至直接毁约,进而引发纠纷的出现。
  1.3涉众性
  林权争议问题涉及到了多方关系的利益,较为复杂。其中不仅包括村集体与村组、村民之间的相互利益纠纷,还包含着国有林场与农村集体、村组、村民之间的利益矛盾。而且与农户的争议往往涉及多户,牵扯较大,对社会易造成恶劣的影响[4]。
  2、引发林权争议的相关因素
  2.1工作失误
  早在上世纪的8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对林木所有权与林地使用权的确权与分离,但是在那时的工作人员大多不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再加上时间紧任务重,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极易出现失误。比如外业勘界是根据比划或目测划界来确定的,没有严格遵照勾图的要求进行,甚至还有部分林权证是由村干部自己填写,进而导致山林边界不清晰、林权不明确,还存在重登与漏登的问题[5]。此外,还有部分林权证只被登记在册,而没有发放,农户对这些山权证并不知情,而原始的档案也没有被妥善保存,进而为林权争议埋下隐患。
  2.2认识上的问题
  农户对国家的林业政策不能全面的理解,也会导致林权争议的出现。主要体现在,在确权发证阶段,部分农户不能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确权工作,还有部分农户没有给于林权证应有的重视,进而导致林权证发放遗漏或林权证遗失等问题,为林权争议问题的出现埋下了隐患[5]。在开发利用山林阶段,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建设,山林与土地等资源的经济价值越来越高,山林经营的收益也逐渐增加,农户认为自己手中的林地林木都是可以进行流转的。但是根据法律规定,部分林木和林地不得流转和开发,相关地块签订的流转合同无效,这也容易引起林权争议。
  2.3调处上的难度
  调处工作上的难度也是导致争议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这一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政府相关部门在进行调处工作中缺乏相应资质的人才与经费的支持,无法为调处工作提供保障。其二,部分农户的思想存在一定偏执,只相信上访而不相信法律,对调处工作的认可度较低,也极易造成林权争议问题的出现。
  3、加强对林权争议的调处工作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3.1强化领导作用
  为了有效地解决林权争议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强化领导的作用,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领导作用,将调处工作的责任进行进一步落实。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调处工作的重视,并对调处工作中的难点、重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林业部门的调处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配置,可以建立一个联合调处工作队,专门对林权争议问题进行解决,以确保调处工作的效果[6]。
  3.2加大法律宣传力度
  林业部门还应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向广大的农户进行林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让农户能够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能够形成法律思维,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能够相信法律、依靠法律来解决林权确权中的争议,并通过合法的途径来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在法律宣传的基础上举办林业法律讲座等,组织农户积极参与,提高农户的法律意识。
  3.3加强对调处工作的规范化要求
  政府及相关部门还应加强对调处工作的规范化要求。首先,应确保建立规范化的调处机构,为调处工作实现规范化奠定基础。其次,应重视对调处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对调处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为调处工作提供人才支持。最后,还应加强对调处经费的管理[7]。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将调处经费归入财政预算中,并为其设计专项资金,为调处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林权争议问题的不断出现,相关部门应重视对调处方式的研究。通过对当前容易引发林权争议的问题进行分析,能够帮助相关部门选择合适的调处方式来解决林权争议,进而为巩固我国林权制度改革成果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王丽琴.加强林权管理的建议与对策[J].绿色科技,2011(4).
  [2]张洪生,王英骥.抚顺市采取积极措施调处林权纠纷[J].共产党员,2010:22.
  [3]陈文俊.辽阳县林权纠纷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辽宁林业科技,2011:52-53.
  [4]吴德福,张玉伟,张洪生.采取得力措施确保林权改革顺利推进[J].中国林业,2009:29.
  [5]何美成等.华东六省林权争议处理的调查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14(3):1~6.
  [6]黄礼祥.关于国有林场林权纠纷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林业经济,2010(1):50~53.
  [7]李宏.新宾县:做好林权纠纷调处改革顺利进行[J].绿色中国,2009:52.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有着非常大的森林面积,然而人均面积非常小,而且加之很多不合理开发,很多森林已经被破坏的非常严重。有关有害生物对于林业也有非常大的影响,为了推动林业的优良发展,必须依照本区域的状况加强林业科学虫害防治工作。此文主要研究分析了六盘山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策  1、防治林业有害生物出现的问题  1.1 有害生物的基层防治预报工作基础较差  尽管六盘山
期刊
[摘要]:山东省聊城市通过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大致摸清了全市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分布范围等情况,为今后的病虫害防控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有害生物普查;外来有害生物;存在问题  林业有害生物对森林资源的生长和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掌握林业有害生物的分布及危害状况,建立和完善林业有害生物数据库,是森防部门的一项重大基础工作。聊城市于2014年-2016年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了第三次系统性地普查,
期刊
【摘要】:随着果树种植业的不断发展,防治果树病虫害成为了重中之重的工作。如今,在果树病虫害防治当中频繁的使用农药,给水果以及环境带来了非常严重的污染。文中将针对果树病虫害防治中农药使用污染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果树病虫害防治农药污染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果树;病虫害防治;农药使用;污染问题;治理  【前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果树种植业的产出不但需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还要销往国际市场,所
期刊
【摘要】:本文对森林防火工作的实践进行分析,总结森林防火工作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森林防火工作发展提出建议,以增强森林防火工作实效性。  【关键词】:森林防火;实践;发展;建议  【引言】:森林火灾因其环境特质具有燃烧速度很快、区域比普通火灾广泛、危害性重大特征,可使大片森林受损或死亡,森林中生活的动物遭遇伤害,森林土壤养分被破坏,涵养水源功能削弱,抑制森林更新能力,使环境生态平衡严重受挫。 
期刊
【摘要】:社会经济呈现出飞速发展的状态,不仅有效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为林业工程项目规划工作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林业苗木种植是园林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如何利用先进的养护技术和科学的养护措施,进一步提升苗木种植水平,是林业规划管理部门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結合宁夏地区林业苗木种植养护现状,对科学种植方式和有效养护措施进行了简要论述,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园林绿化工程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林
期刊
【摘要】:林业发展关乎生态文明建设。林业品种的结构失衡问题非常突出。人均森林资源占有量处于较低水平,造林、育林重视不够。林业发展也面临人多、地少、生产力低下的问题。充分挖掘林业的经济价值。发挥林业产业优势,提高林业的机械化水平。充分发挥政策的引领作用,合理界定宜林地,预留林业发展空间。  【关键词】:结构失衡;林业的经济性;龙头企业  生态林业需要林业资源合理搭配、得到合理保护,林地合理保护的概念
期刊
【摘要】:皂荚树在我国分布广, 有较好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生态价值、木材价值等; 从采种、育苗、造林等方面介绍了皂荚树的栽培技术, 以期为实际栽培提供参考价值。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 是苏木科皂荚属, 树干高大, 姿态雄伟, 是很好的绿化、用材和经济树种。皂夹树在我国分布较广, 北自河北、山西、山东、陕西, 南至福建、广东、广西, 西至四川、贵州等省( 区), 多栽
期刊
【摘要】:林业资源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在各种工程建设和生态系统中承担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林业的迅速发展,林业的各种病虫灾害发生不断增加,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本文将围绕林业病虫害应如何进行预防和控制,进行相关阐述。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预防;控制  林业对于维护生态环境、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病虫害一直都是困扰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大范围的病虫害
期刊
【摘要】:核桃为胡桃科植物,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及DHA,是大脑和视觉功能发育所必需的营养成分,享有“长寿果”的美誉。核桃还具有健脑益智、抗衰老、降血糖、助睡眠、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作用,所以成为了比较常见的保健品。简要介绍了核桃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并对核桃林林下经济模式进行了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核桃;高产;栽培技术;林下经济模式  【 引言】: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推广核桃这一经济作物的栽培种植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随之升高,因此,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旅游爱好者对更为经济、更为自由、更为休闲的森林生态旅游青睐有加。然而,目前我国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急需进行改进与完善。  【关键词】: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  1、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1森林类型自然保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