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BIM模型坐标系转换至工程坐标系的方法

来源 :测绘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ee_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工程测量技术无法突破既有发展模式的情况下,BIM技术的出现使得测量技术的发展发生了质的改变。BIM模型中包含大量的测量信息,但由于建模时所选轴网位置具有随机性,模型特征点数据读取后还需要进行坐标系转换。本文基于BIM技术的特点及对传统坐标系转换方法的研究,研发了一种用于BIM模型坐标系转换至工程坐标系的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对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任务的推进,作为其关键保障技术的高精度地图在近几年已经成为测绘等多个领域的研究重点。针对当前高精度地图综述性理论研究相对缺乏的问题,本文从高精度地图数据结构、数据生产和功能应用3个方面,对高精度地图相关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现状进行阐述和总结。从数据结构层面,高精度地图描述内容可划分为静态地图数据和动态地图数据,其中静态地图数据是当前制图的重点;考虑数据生产的层次性,分别对
以《海内奇观》为例,通过表现形式上的比较,探究版画与山水画的共同点,以共同点为基础,探寻同种景物在版画与中国画中的不同艺术效果。最终确定山水、树木是否在表现形式上已形成特定的表达风格,以及这种特定风格是否同时适用在山水画和山川版画中。
针对传统离散点监测模式不适用于TLS变形监测,以及现有基于TLS技术变形监测的一维性与仅适用于特定几何对象分析等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TLS技术的伪单点变形监测模式,并基于该监测模式提出了一种以表面匹配技术为核心的变形计算新方法。通过构建广义高斯-马尔可夫模型匹配搜索估计伪单点对象的全三维变形参数,利用TLS多期点云的高密度性,实现了高精度提取全三维变形信息,尤其适用于滑坡等灾害监测领域。试验表
地图作为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重要工具,它的出现和发展极大提升了人们获取地理空间知识的效率。地图设计、虚拟地理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及新型智能化地图的研究都离不开地图空间认知理论的指导。本文提出地图空间认知应基于数学基础进行研究的观点,并对多种地图空间认知数学模型进行归纳和总结,为地图空间认知研究提供了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