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薪酬福利管理,将薪酬分配与福利制度作为重心,结合岗位实际设定配套的薪酬福利模式,促进公平、公正,关注激励与绩效评价,让每个岗位、每个人都能够“动”起来,自我管理与集体目标达成一致,在精神与物质层面获得双重满足。在深化事业单位人力改革中,激活人的工作潜能是难点,也是重点。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福利制度存在诸多弊病,导致人力积极性不高,工作被动,事业单位整体绩效水平偏低。立足薪酬福利,通过改革薪酬福利管理模式,来促进人力资源开发。
关键词:事业单位;薪酬福利;管理问题
一、概述
知识经济时代下,人才的质量决定了单位的整体绩效。通过构建良好的薪酬福利环境,才能更好地吸引优秀人才、留住优秀人才。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要让每个人,人尽其才,不能单凭说教,而是要通过具体可行的薪酬福利制度,关注人才的重要性,激发人才的创造力。每一个岗位,对应的工作内容不同,结合岗位,设定相应的薪酬福利,为每个人创设适宜的发展空间。员工对岗位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员工对未来的生活目标充满期待,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到岗位工作中,推动事业单位不断进步、提升。
二、事业单位薪酬福利管理存在的问题
薪酬福利体系不完整,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薪酬福利制度建设目标来看,通过薪酬福利措施,来提高人力资源效能,促进事业单位高效、持续发展。但由于事业单位自身特点因素,很多单位的薪酬福利制度并不完善。
薪酬福利分配不当,不合理、不公平问题依然存在。薪酬福利制度建设,其重要任务是对薪酬福利的科学、合理、公平分配。考虑到单位性质差异性,对不同工种、不同岗位、不同人员,其薪资福利待遇也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薪酬福利管理,要从岗位与绩效层面,做好薪酬福利的合理分配。事实上,很多事业单位在薪酬福利分配过程中,要么缺乏明晰的定级定岗划分,要么对不同岗位未能进行综合考量,使得岗位薪酬福利存在不平衡问题。
绩效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薪酬福利管理,其基本依据是建立在岗位绩效上。绩效管理是推动机构改革的重要力量,绩效管理,也是薪酬福利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事业单位而言,绩效管理工作相对单一,对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的绩效评价,缺乏细化和量化,导致绩效考核差异性不大。同时,事业单位在岗位激励制度建设上相对滞后,很多事业单位、科室、岗位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
三、完善事业单位薪酬福利体系的对策
确保薪酬福利体系科学、合理。薪酬福利体系建设是薪酬福利管理的重要任务,随着事业单位岗位分工的日益明确、精细,对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的工作性质、岗位职责等,要进行具体确认,以“岗”来制定相应的薪酬福利,确保薪酬福利措施科学而合理。具体而言,对于岗位的确立,要结合岗位性质进行科学划分。如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一线岗位等,要参照相关规范进行设定。同时,对岗位工作内容进行科学划分,如脑力岗位、体力岗位,以及从事复杂岗位的劳动人员,也要参照规范要求来定。对于特殊岗位,如危险系数较高的岗位,要参照行业规范及相关要求,设定相应的薪酬和福利措施。“以岗定薪”,作为薪酬福利体系的参照标准,能够深入到事业单位具体科室,联系具体岗位实际,确保每个岗位各得其所,减少薪酬福利分配不均衡、不公平问题。“以岗定薪”,能够兼顾不同岗位的需要,能够最大化地挖掘员工的工作潜能,营造积极良好的岗位氛围。
科学搭建薪酬福利结构,确保公平、公正。薪酬福利体系建设,要建立在科学、合理的薪资结构基础上。对事业单位,薪资结构要配置合理,福利管理要确保公平、公正。员工才能保持积极、热情的工作态度,才能提升人力工作效能。薪酬结构的设定,要对单位各岗位进行全面梳理,改进现有薪酬福利管理中的不合理问题。如岗位定级不明晰,福利分配不当等问题。参照相关单位,对照岗位与工作绩效,确定“不同工、不同酬”机制。对福利待遇工作,细化措施,通过制度来严格落实各项福利待遇。如结合具体岗位,按照人力劳动熟练程度、劳动强度等,计算完成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并核算相应的劳动薪酬。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增强薪酬福利管理独立性。绩效考核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对绩效的全面考评,要结合事业单位实际,从部门、职级、岗位等方面,建立与之对应的考评方法。绩效考核,要制度化,对考评内容要全面。如考核方式上,有整体考核、项目考核、部门考核、个人考核。通过对照本年度工作目标,对员工整体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定;通过具体项目,设定部门的薪酬份额;员工个人考核,着重从其学识、业绩、贡献等方面,设置具有评价指标和依据,让员工考核指标更细化、量化。对薪酬福利管理工作,要确保其独立性,要设置专门部门,明确职权,将绩效考评工作落实到位。
构建薪酬福利体系,注重多元激励。薪酬福利管理体系建设,要学习和借鉴其他到位经验和成果,对照自身单位實际,提炼关键要素,优化和明确岗位工作量、工作性质、岗位职责、劳动强度、风险系数等指标。运用技术、管理等手段,兼顾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薪酬福利待遇差异性,制定以岗位定薪、动态绩效相结合的薪酬福利体系。同时,注重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将部门责任落实到岗位,将岗位职责落实到人,将人的绩效与薪酬挂钩。在激励措施上,将物质奖励、集体荣誉、个人荣誉、在职培训、职称竞聘、职务晋升等结合起来,让广大干部员工,都能够创先争优,积极贡献,提升个人与部门集体绩效。
四、结语
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重视薪酬福利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积极作用。科学、完整地优化薪酬福利体系,积极探索多种岗位激励措施,构建多元化薪酬福利管理机制,全面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水平。
参考文献
[1]论事业单位薪酬福利管理的进一步完善 [J]. 张倩. 财经界. 2021(12)
关键词:事业单位;薪酬福利;管理问题
一、概述
知识经济时代下,人才的质量决定了单位的整体绩效。通过构建良好的薪酬福利环境,才能更好地吸引优秀人才、留住优秀人才。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要让每个人,人尽其才,不能单凭说教,而是要通过具体可行的薪酬福利制度,关注人才的重要性,激发人才的创造力。每一个岗位,对应的工作内容不同,结合岗位,设定相应的薪酬福利,为每个人创设适宜的发展空间。员工对岗位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员工对未来的生活目标充满期待,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到岗位工作中,推动事业单位不断进步、提升。
二、事业单位薪酬福利管理存在的问题
薪酬福利体系不完整,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薪酬福利制度建设目标来看,通过薪酬福利措施,来提高人力资源效能,促进事业单位高效、持续发展。但由于事业单位自身特点因素,很多单位的薪酬福利制度并不完善。
薪酬福利分配不当,不合理、不公平问题依然存在。薪酬福利制度建设,其重要任务是对薪酬福利的科学、合理、公平分配。考虑到单位性质差异性,对不同工种、不同岗位、不同人员,其薪资福利待遇也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薪酬福利管理,要从岗位与绩效层面,做好薪酬福利的合理分配。事实上,很多事业单位在薪酬福利分配过程中,要么缺乏明晰的定级定岗划分,要么对不同岗位未能进行综合考量,使得岗位薪酬福利存在不平衡问题。
绩效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薪酬福利管理,其基本依据是建立在岗位绩效上。绩效管理是推动机构改革的重要力量,绩效管理,也是薪酬福利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事业单位而言,绩效管理工作相对单一,对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的绩效评价,缺乏细化和量化,导致绩效考核差异性不大。同时,事业单位在岗位激励制度建设上相对滞后,很多事业单位、科室、岗位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
三、完善事业单位薪酬福利体系的对策
确保薪酬福利体系科学、合理。薪酬福利体系建设是薪酬福利管理的重要任务,随着事业单位岗位分工的日益明确、精细,对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的工作性质、岗位职责等,要进行具体确认,以“岗”来制定相应的薪酬福利,确保薪酬福利措施科学而合理。具体而言,对于岗位的确立,要结合岗位性质进行科学划分。如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一线岗位等,要参照相关规范进行设定。同时,对岗位工作内容进行科学划分,如脑力岗位、体力岗位,以及从事复杂岗位的劳动人员,也要参照规范要求来定。对于特殊岗位,如危险系数较高的岗位,要参照行业规范及相关要求,设定相应的薪酬和福利措施。“以岗定薪”,作为薪酬福利体系的参照标准,能够深入到事业单位具体科室,联系具体岗位实际,确保每个岗位各得其所,减少薪酬福利分配不均衡、不公平问题。“以岗定薪”,能够兼顾不同岗位的需要,能够最大化地挖掘员工的工作潜能,营造积极良好的岗位氛围。
科学搭建薪酬福利结构,确保公平、公正。薪酬福利体系建设,要建立在科学、合理的薪资结构基础上。对事业单位,薪资结构要配置合理,福利管理要确保公平、公正。员工才能保持积极、热情的工作态度,才能提升人力工作效能。薪酬结构的设定,要对单位各岗位进行全面梳理,改进现有薪酬福利管理中的不合理问题。如岗位定级不明晰,福利分配不当等问题。参照相关单位,对照岗位与工作绩效,确定“不同工、不同酬”机制。对福利待遇工作,细化措施,通过制度来严格落实各项福利待遇。如结合具体岗位,按照人力劳动熟练程度、劳动强度等,计算完成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并核算相应的劳动薪酬。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增强薪酬福利管理独立性。绩效考核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对绩效的全面考评,要结合事业单位实际,从部门、职级、岗位等方面,建立与之对应的考评方法。绩效考核,要制度化,对考评内容要全面。如考核方式上,有整体考核、项目考核、部门考核、个人考核。通过对照本年度工作目标,对员工整体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定;通过具体项目,设定部门的薪酬份额;员工个人考核,着重从其学识、业绩、贡献等方面,设置具有评价指标和依据,让员工考核指标更细化、量化。对薪酬福利管理工作,要确保其独立性,要设置专门部门,明确职权,将绩效考评工作落实到位。
构建薪酬福利体系,注重多元激励。薪酬福利管理体系建设,要学习和借鉴其他到位经验和成果,对照自身单位實际,提炼关键要素,优化和明确岗位工作量、工作性质、岗位职责、劳动强度、风险系数等指标。运用技术、管理等手段,兼顾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薪酬福利待遇差异性,制定以岗位定薪、动态绩效相结合的薪酬福利体系。同时,注重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将部门责任落实到岗位,将岗位职责落实到人,将人的绩效与薪酬挂钩。在激励措施上,将物质奖励、集体荣誉、个人荣誉、在职培训、职称竞聘、职务晋升等结合起来,让广大干部员工,都能够创先争优,积极贡献,提升个人与部门集体绩效。
四、结语
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重视薪酬福利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积极作用。科学、完整地优化薪酬福利体系,积极探索多种岗位激励措施,构建多元化薪酬福利管理机制,全面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水平。
参考文献
[1]论事业单位薪酬福利管理的进一步完善 [J]. 张倩. 财经界.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