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_hua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人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和极其深刻的审美内涵,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有效载体。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帮助和指导学生与文本作者实现情感交流,心灵沟通和生命的对话,使学生形成独特的、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从而促进学生人生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实现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语文教学还是局限于教会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洞悉出题人的命题规律,规范学生的答题模式。
  一、语文课程安排欠缺合理性,人文思想流失严重
  对于课程设置,语文这门学科在高中阶段尽管课时并不少,但内容主要被语言、文法、修辞等“理性”内容和八股式写作技巧的枯燥训练所占据。笔者在批阅一些高中生的作文时发现,能够写出学生真情实感的文章简直少之又少,有的文章堆砌文字,有的文章枯燥乏味,有的文章就是卖弄写作技巧,有些文章居然写得大同小异,追溯其根由,原来都是同一本作文大全的“赝品”。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到:“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在对语文教育“科学化”的追求中,有的语文教师把自然科学的法则移植到语文学科中来,使原本一篇篇有血有肉、情味蕴藉的范文,被肢解为若干文章要素的“碎片”、语文知识的“碎片”,而文本内在韵律及审美境界却被漠视,不恰当的强化了课程的抽象性和客观性,忽视了许多语文作品的具体形象性和阅读表达中个人感受的独特性,使人文精神的渗透湮没于茫茫的题海训练之中,造成人文精神遮弊。
  二、语文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人文精神培养发生偏差
  目前,由于整个社会对知识的重视,考上大学成为学校、家长和学生的目标。在学校和家长看来,考上大学预示着学生未来的工作有了保证。在学生看来,考上大学就完成了学校和父母的任务。语文源于社会生活,并且应用于社会生活,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也就丧失了生命力。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而忽略了生活实践,这无疑是“小学而大遗”。生活的需要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原动力,语文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生活。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学习不能离开生活实践。脱离了生活这股源头活水,语文就失去了生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就是对生活的阐释,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再现。因此,语文教学需要开放的课程体系,需要由教室的小课堂走向生活的大课堂,惟有如此语文教学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三、语文教师缺乏人文精神,教学个性被程式化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由于传统语文教学的影响,很多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并没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新的教材所蕴涵的人文精神还缺乏一种新的认识。教师占据着三尺讲台,从时代背景到作者简介,从内容分析到写作特色,教师大包大揽、教师劈章斩句地加以语法分析,庖丁解牛一样进行逻辑推演,却很少引导学生体味作品的情趣、理趣、景趣、意趣,很少提示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加以思考、辨析、探讨,忽略了对新教材中所拥有的人文精神的挖掘和体验,不能有效传递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审美情感、人性感悟。学生始终在作品与讲授的外围,教师只能采取“组织教学”这种原始的方法逼迫其参与。这种僵死的模式不仅使学生丧失了语文学习的热情,同时也使学生丧失了课堂这一特殊生活的乐趣。这样的教学是与人文教育精神背道而驰的。
  因此,语文教师教学要有个性,先要摆脱“应试”教学的桎梏,从单一、刻板的教学藩篱中走出来,还语文一个丰富多彩的真面目,把语文学科建设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学科。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方法:在盐酸介质中,亚硝酸根与4-氨基安替比林发生重氮化,在强碱中再与8-羟基喹啉偶联,生成黄褐色化合物,该化合物在波长 458 nm 处有最
【摘 要】农村学校大多偏远,学校基本上都是一些农民的孩子,这些孩子中许多从小就不在父母身边,孩子行为习惯差,自立、自理能力差,学习能力差,特别是数学能力特别差,同前十年简直不可相比,学校教育由于相对滞后,教师更需要尊重、理解、关心爱护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的乐趣,可以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关注 留守儿童 培养 数学兴趣  一、农村初中学生的现状  农村学校大多偏远,学校基本上都
在水和环境样品的检测过程中,建立一个良好的质量控制体系至少应包括初始能力的证明、能力的持续性证明、方法检出限试剂空白、实验室空白加标、样品基体加标和加标平行、平
食品中铅和镉的测定国标分析方法分别是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分光光度法[1].但由于食品中含有大量的干扰物质,基层带散曼扣背景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又难
基于陈从周于《说园》中对造园的精辟分析,大胆将先生的思想提炼为意境在先、动静交织、熔文于园、注重园史考究、以人为本、加强地方特色六点。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的发展越来越先进,计算机英语是机算机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只有掌握了计算机英语,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才能更好的运用计算机,才能与国际先进接轨,采用双语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机英语。本文将对计算机英语的特点进行阐述,对计算机英语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的运用双语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双语教学 计算机英语 教育  一、计算机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