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思考

来源 :理论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a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节约型社会呼唤节约型校园。文章分析了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建设; 节约型校园; 制约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6)16-0047-0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要升华和重大的理论创新,是我们推进高校管理实践创新、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指南。
  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约型社会呼唤节约型校园,建设节约型校园,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高校应有的社会责任。
  
  一、制约节约型校园建设的主要因素
  
  (一)不健康的消费观念。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明显的提高,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也在发生变化,适度和时尚的消费行为被人们所接受,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生活中,一部分人仍然存在着一些落后的、不健康的、不文明的消费观念,影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不顾经济条件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费,斗富摆阔的奢糜消费、追时髦、赛奢侈,过度包装的蓄意浪费等不健康的、甚至奢糜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已经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阻碍。高校作为育人阵地,应充分重视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加强对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培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让节约成为每一名公民健康科学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二)不合理的制度设计。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蔡志洲认为,各层面上的能源浪费都与制度的缺失有关。因制度设计的不合理造成能源、资源的浪费现象在高校随处可见。如由于缺乏成本核算制度,现有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没有与学生的培养成本挂钩,造成水、电、设备使用、耗材等教学资源惊人的浪费,再如毕业论文和纸质公文的打印、办公用品和各系学生活动用品的分散采购、教学仪器和实验设施的低效率使用等浪费都是不合理的制度设计所造成的。
  
  (三)不充分的激励机制。
  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高效使用需要充分的激励机制。目前,高校自身缺乏科学的成本核算机制与竞争机制,而政府仍然采用计划的方式来配置教育资源,于是出现布局结构和规模的不合理,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此外,政府的拨款方式对高校间竞争机制的引入激励不足,对高校提高效益和自主融资能力的激励不够,投入到高等教育中的有限资源,又有许多没有花在教学与科研的“刀刃”上,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这些都是不充分的激励机制造成的。高校一定要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以激励师生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献计献策。
  
  (四)不合时宜的政策措施。
  建设节约型校园离不开政府有关政策的引导以及严格监管,在现实中,由于定位不准、更改校名、扩大招生规模、扩张校区面积等盲目扩张的现象比较普遍,各种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以及对大学急功近利的各种评估等不合时宜的政策措施都严重制约着节约型校园的建设。
  
  二、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思路与对策
  
  (一)树立科学理财观,提高节约意识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基础。
  节约型校园是不会自然实现的,需要人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其中的关键,就是要落实全面、安全、协调型的理财观,树立科学发展和勤俭节约的意识,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和节约型校园。
  第一,加强教育,倡导健康消费,树立节约发展的新理念。针对不合理的消费观念,高校应加强引导和教育,把节约型消费观念纳入校风教育,作为校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建设节约型校园与“文明生活,健康成才”的理念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使广大师生员工树立科学发展观和适度消费观,养成节约习惯,形成节约风尚。让勤俭节约这一传统消费美德自觉地贯穿到与人的生活有关的衣、食、用、住、行等各种消费行为中去,使各种消费行为从不同的方面为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服务,形成科学创建节约型校园的良好氛围。
  第二,树立“经营”的理念及成本与效率意识。目前,高校正处在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管理过程中如何有效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是我们在建设节约型校园中亟待解决而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高校是一个办学经营的实体,管理者应该树立“大学需要经营”这一新的发展理念,精心地运作和管理学校的各种资源。成本问题是高校能否持续发展的大问题,控制和降低办学成本的核心在于如何使校内的有限资源运用得更为有效。如何将学校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绝不仅仅靠拍拍脑袋就可以决策的,资源配置的决策首先要建立在成本意识上,其次是必须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校内资源配置系统,紧紧围绕机制与环境、投入与产出和资源的共享三个重要环节,把统筹财力与协调理财结合起来,把量力而行和尽力而为结合起来,把节约财力与循环经济结合起来。坚持节约发展,建设节约型校园。
  第三,开源节流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有效途径之一,开源是节流的基础,节流是开源的继续。高校应当充分重视并应用校内师生资源,努力开源节流。
  
  (二)健全和完善的制度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关键。
  节约要成为人的自觉行动还需要制度来约束,健全制度,统筹规划,搞好顶层设计,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基础,也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当务之急。高校应认真研究制定节约资源的具体规划和措施,把节约型校园建设纳入学校的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确保节约型校园建设的计划性、广泛性、深入性、持久性和有效性。
  
  (三)高校领导要对建设节约型校园承担更多的责任。
  坚持节约发展,建设节约型校园,领导是关键。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一升油固然重要,但决策的浪费才是惊人的。目前,我国高校面临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管理成本居高不下,重复决策普遍存在,这是建设节约型校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高校需要快速的发展,更需要长期、持续的发展。这就要求高校领导要对建设节约型校园承担更多的责任,加强科学管理,强化经营理念,完善领导决策程序,重视决策、执行、监控和反馈四个环节,从根本上降低决策风险,提高决策质量。要采取一切措施,不断完善硬件和软件,为师生节约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在软件方面建立资源节约责任制度及相应的奖惩制度,形成资源节约的激励机制,加强检查和相互监督,自觉抵制各种奢侈浪费的不良行为,消灭一切浪费资源的漏洞和死角;在硬件方面,学校可以利用网络传递文本,探索无纸化的办公和教学互动方式,避免校内公文、作业、论文打印以及教学设施使用上的严重浪费,有效解决“保障办学需求、适应教育改革发展、满足学校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合理和节约用资源”间的矛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育社会认可的人才。
  
  (四)建立健全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长效管理机制。
  建设节约型校园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是一项需要各方联动的系统工程。既要建章立制,弥补体制、机制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诸多漏洞,还必须建立包括节约型领导班子,节约型机关,节约型财务,节约型后勤,节约型资产管理,节约型校区建设,节约型会议,节约型制度在内的高校节约型工作组织,并从学校的宏观大过程和职能部门的微观子过程两个层面都建立起“管理策划、实施运行、检查与纠错、管理评审、持续改进”的建设节约型校园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建设节约型校园工作过程的监视和控制,使建设节约型校园工作程序化、制度化。
  (作者单位:重庆文理学院)
  责任编辑 余 岩
其他文献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中的利率也逐渐市场化,市场化的利率不仅使市场的经济发展更为明确,也能够促使市场的发展更为繁荣.国家开发银行做为国家的政策性银行,在利
期刊
玉林市地处桂东南,是广西的农业大市,农业人口达500多万,占全市总人口的90%。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呼声越来越高。为把法律监督的触角延伸到广大农村,2010年以来,玉林市6个基层检察院在中心乡镇(街道)设置了7个派驻检察室,并有4个派驻乡镇检察室已获得编委批复,着力在一线化解矛盾纠纷,夯实基层社会管理的基础。  两位老人冰释前嫌  6月11日,两位七旬老人在其家人的陪同下来
本文从“深圳标准”的内涵、顶层设计、发展目标、主要措施、机制创新等方面介绍了深圳开展“大标准”建设的思路.
国际行政法概念的前提是所谓“国际行政”的存在。通过对全球治理中不同类型的规制主体进行理论界分可以对国际行政做出适当的阐释,划分的标准为主体的固有特征及其权力行使
“Spotify is so good.”rn——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创办人rn“丹尼尔·埃克在音乐界的地位举足轻重,他的产品不亚于乙烯、CD和‘下载’这些发
随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提出,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不断发挥优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全面、全方位的服务.政策性银行是政府设立的从事政策性金融的专
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需要深入的理论研究;道、德的互动关系及其意义;先秦至“五·四”运动前夕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旧传统道德体系结构;建国后三十年间建立起的一整套
期刊
[史海钩沉]rn吴文肃公讷为御史时,巡按贵州回,三司遗人赍黄金百两追送至夔府,公不起封,就题其上还之.诗曰:“萧萧行李向东还,要过前途最险滩.若有赃私并土物,任他沉在碧波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