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之舟与米开朗琪罗诗画互文

来源 :美术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hf_l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究米开朗琪罗十四行诗与艺术创作的“和平主题”,通过诗画创作表达任何矛盾都能够被忠诚与美德所化解的寓意,展现他崇尚和平的坚定信念.基于西方传统绘画“舟”的塑造及其象征涵义,米开朗琪罗以抒情诗与绘画创作阐述其肩负着为大众带来祥和安宁的责任与使命.从互文理论文本阐释诗歌与绘画互相依存的关联、创作思维连续与互动及其诗画呈现动静交融、互文共鸣的多重审美意义.
其他文献
译者序rn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格林伯格和罗森伯格等的艺术批评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美国现代绘画的国际地位,埃尔文?桑德勒(Irving Sandler)的专著《美国绘画的胜利》(1970年)则更
期刊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版画艺术开始作为一个重要的地域艺术类型迅速崛起,逐步构建起了鲜明的地域美术风格,成为新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追踪和考察其历史发展,发现1949年至195
冯启乐(本刊特约记者):于教授您好,我受《美术观察》编辑部委托,想请您谈一谈宋步云先生的艺术与人生.作为此次“云水襟怀——宋步云诞辰110周年纪念展”的策展人,策展工作在
期刊
北京绢纱灯画继承了古代寺庙壁画和唐宋人物画传统之精髓,又保有灯画独特的艺术形式.无论是画面构思构图,在人物造型、线条勾绘、渲染设色均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