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通讯与记录系统

来源 :地震学报 |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caoshaohu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基于国产方舟SOC及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通讯与记录系统.它支持TCP/IP计算机网络通讯协议,具有自监控、自复位功能,支持大容量固态存储器,功耗小,授时精度高,运行连续可靠,可以通过网络同时向20个客户端提供实时波形数据服务,满足固定台网观测、虚拟地震台网观测的实时波形数据传输的需要,也适用于流动观测、强震观测及地震勘探观测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脉介入(PCI)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4例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血栓抽吸组(62例,
粘度为常数或仅随深度变化是地幔对流模型中常用的假设.本文在常粘度背景下,通过假定小扰动粘度在纬向上的变化形式,将粘度的横向变化引入地幔对流模型中,并给出了变粘度地幔
分析了中国大陆地区1970年以来117次中强地震(东部MS≥5.5, 西部MS≥6.0), 其中有直接前震的地震11次, 占9%; 有广义前震的地震63次, 占51%. 直接前震与主震的时间间隔优势分布在30天以内, 空间距离50 km以内, 震级差在1级以上. 利用辽宁数字地震资料, 得到了1999年11月29日和2000年1月15日岫岩MS5.6和5.1地震前的直接前震具有较高的剪应力背景.
通过分析与研究建立资源管理和作业动态分配ProRMJS模型,解决了中国地震灾害仿真网格试验系统(CEDAGrid)中网格科学计算平台在初期建设中存在的一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针对网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