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式助力初中物理教学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_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经常听到初二的学生抱怨“物理太难学了”,畏难心理使得有些学生“谈物理而色变”。笔者从事物理教学多年,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学生觉得物理难学?是什么阻碍了学生物理思维的发展?为什么学生能够解答复杂的几何题,却不知如何解答一道难度不大的物理题呢?为什么教师不能把学生引入一个美妙的物理世界?”笔者认为,其原因就在于有些教师总是怕学生听不懂,所以占用大部分的课堂时间来讲授物理知识,根本不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打击了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有些教师过分强调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往往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扼杀了学生探究物理知识奥秘的好奇心;有些教师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所举的例子过于陈旧,与当今的科技发展严重脱节,使学生既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又不能学以致用。这些教学弊端致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更不用说提高学生的物理素质了。
  结合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成功式教学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方法之一。有些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措施不当,导致许多学生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甚至产生“越学越不爱学,越学越愚笨”的厌学情绪。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启发式教学,但如果学生不能领会教师的启发意图,不接受教师的启发,那么启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本就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因此,为了使物理教学走出泥潭,重新焕发活力,教师首先得治“根”,从学生这个学习主体入手,实施成功式教学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物理学习中。
  成功式教学法是以成功为出发点和终点的教学方法,可以体现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满足感。如果把整个教学过程看作一个乐章,那么成功式教学法就是这个乐章的前奏,启发式教学则是这个乐章的高潮,高潮需要前奏的渲染和铺垫,二者缺一不可。教师只有通过高超的教学艺术,把这两种方式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挖掘每位学生的闪光点,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摩擦出智慧的火花。
  成功式教学法的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它在保证一部分学生成功的同时,也让后进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争取“成功”。同时,成功式教学法也引入了竞争机制,它既让成功者保持成功,又激励他们不断攀登,挑战自我,为学生营造良性竞争的学习氛围,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有人会问:“把每个人都培养成才,可能吗?”笔者认为,这完全可能,但需要教师的耐心与细致。初中生好胜心强,既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又希望得到其他同学的尊重。如果教师能利用初中生的心理特征,设计恰当的教学情境,为每一位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并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把课堂教学由“教师要求学”变成“学生要求学”,就能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成功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既是师生关系,又是朋友关系。在课堂上,教师为不同層次的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寻找正确答案,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思维的严密性,而且也使他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经过六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把成功式教学引入初中物理教学中,将会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初中物理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南钢学校)
其他文献
20世纪70年代,韩国一个小女孩,某日忽发奇想,跟爸爸说:我想学中国话。  爸爸问为什么?女孩回答:感觉好玩!  爸爸开明:感觉好玩就学呗。  于是,这个女孩就四处找人学中国话。左邻右舍议论纷纷:中国跟韩国连外交关系都没有,学中文有什么用呢?父母对孩子太不负责任了!  世事难料。谁也想不到,进入21世纪,中国忽然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年的那个小女孩在家做全职太太。金融危机爆发,丈夫突然失去工作。
2019年7月7日,清华大学教育扶贫“中外师生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活动再次走进霍邱县,开展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这也是霍邱县作为清华大学教育扶贫远程教学站自2015年以来第4次迎来支教团队。  本次清华大学暑期教育扶贫支教活动由王丰年教授带队,成员主要是清华大学各学院的在校大学生,另有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北師大附中的学生。此次支教活动有完备的课程与活动方案,内容涉及学习方法、法律知识、
摘要:民办高校在中国发展的时间很短,仍然处在初级阶段,民办高校对公共关系理念的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本文主要分析了民办高校运用公共关系理论的现状,并从建立SIS系统和树立CS战略、创新和完善民办高校的育人模式、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思想三个方面,提出民办高校充分运用公共关系理论的举措,以实现民办高校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公共关系 民办高校 管理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形象,通过传
在科技飞速发展、社会大力进步、扬弃应试教育的今天,怎样投身教育改革,成为新时代一名合格的教师,是我们每位老师必须认真思考并在工作中不断探索的现实。多年教学实践,使我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供大家商榷。      一、把心贴近每一个学生     著名教育家韩凤珍说过:“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
孔子把治学分为三个境界:知学、好学、乐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是这一观点的集中体现。教师只有淡化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真正陶醉于语文学习之中,逐渐达到“学中乐”的境界。当前语文教学目标单一、不重语言实践、学习枯燥乏味等现象引发了笔者的思考,并进行了“快乐语文”的教学尝试。  一、走下讲台,与学生互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开始
摘要:从现实发展情况来看,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与现实脱离,几乎阻断了高校与社会之间的思想和政治交流。目前,经过修饰创建的“人造思政环境”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探索社会的要求,在相对弱化和矛盾的教育背景下,思政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已迫在眉睫。本文结合高校思政教育内容,深度解析了社会实践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及两者的融合路径。  关键词:高校 思政教育 社会实践 重要性 融合路径  高校思政教育在选择教学环境
一、活动背景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见不鲜,已经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安全。要真正减缓和适应气候的变化,人类必须根本改变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全面推行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的低碳式发展。  低碳生活(low carbon living),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做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
快乐体育是指教师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活跃、和谐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快乐中体会参与锻炼的乐趣,使学生在欢愉的氛围中掌握技能,从而促进学生均衡发展、健康成长。  新课程标准强调“健康第一”,讲究五维目标体系,把培养学生健康意识、终身锻炼意识、全民健身意识与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自我需要,确保每位学生都能享受到锻炼的乐趣。因此,
感恩对有些人来说很容易,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并不如此。例如,给予对小孩子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事实上,5岁以下的孩子非常“自私”,他们不愿意分享玩具,并且想独占所有节日糖果。那么成人要如何让孩子们理解感恩的精神和意义?  一、幼儿给予他人帮助的条件  大多数情况下,给予意味着要舍弃一些东西,这就让给予变得更加困难,尤其是对幼儿来说。首先,给予他人意味着必须控制任何想要把一切都留给自己的想法或冲动。此
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了“半壁江山”,其重要性显而易见。要写好一篇作文,涉及到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审题立意的能力、选材构思的能力、行文布局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等等。从这点来说,写作之“冰”确非“一日之寒”能够练就。如何提高作文教学实效,也是一直困扰广大教师的一个问题。笔者以为,作文教学要奏响“三部曲”。    一、双面积累为之“蓄能”    爱读书的学生往往作文较好,可见阅读积累对写作的重要意义。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