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心田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shuiyi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管理的核心就是学生管理,而学生管理的核心就是对学生心灵的管理。孙子兵法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是一切兵法的核心思想,也是班级管理的核心所在。
   那么,在班级管理中,什么是“攻城”,什么是“攻心”呢?“攻城”,是教师以自己的理解去要求学生,规定学生必须要做的事情,全然不顾学生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例如,学生违反了纪律,教师不分青红皂白就只会一味批评,一定要逼到学生承认错误为止。由于相对而言,教师是强者,学生是弱者,表面上看起来教师很容易且经常取得胜利,但这种班级管理方式副作用极大,不仅难以促使学生自觉反省自己所犯的错误,反而可能触发学生的逆反心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而攻心就不同了,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先研究学生的心理,思索学生的动机,站在学生角度设身处地为其着想,然后对症下药,要把力用在刀刃上,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并乐此不疲地围着教师转。这就是教育智慧所在。

一、用爱心滋润学生


   我們常说,“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在多年的班主任经验中,我深知爱的力量。在一次自习课中,我让同学们自主选择学习伙伴,大家欢呼雀跃,开心地与自己的好朋友组成一组,唯独小林同学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我走到他面前,轻轻地问:“怎么了,孩子?”“老师,我是差生,没人愿意和我一组的。”小林沮丧地回答道。我反问道:“谁说你是差生的?”“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觉得是。”听了他的回答,看着他一脸无奈的表情,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决定用爱把他唤醒。放学后,我交给他一个差生档案,上面写着:爱因斯坦四岁才会说话,物理学家牛顿小学成绩一团糟……同时,我找了班长,希望下次小组合作学习时,能邀请他加入。经过一段时间,小林变得开朗、自信了,欣慰之余我感叹万分:爱往往能创造奇迹。

二、用耐心教导学生


   每个班主任都会遇到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中最头痛的问题,即所谓的“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独特个性,有些学生在学校期间表现出种种问题,只是其性格和成长经历很难适应学校生活,然而当前的教育体制又决定了他们只能留在学校。从这一点来看,“问题学生”这一称呼就有贴标签的嫌疑,用“学困生”或许更为准确,更少争议。对“学困生”的教育没有秘诀也没有捷径,唯一的方法就是耐心。
   班中有一位男生小磊,行为习惯特别差,经常不完成作业,我多次和他谈心,但收效甚微。于是,我开始改变对他的教育方法,我不再找他谈心,不再和他讲道理说他哪里错了,如果他作业没完成,我会直接拍拍他的头,或捏捏他的脸,拉拉他的耳朵,笑眯眯地问一句:“怎么又没完成?在学校里能补上吗?”面对我的笑脸和商量的语气,他也不好意思,只得答应下来。同样是补作业,心情可能很不一样,逐渐地,他不交作业的次数反而少了,和同学的冲突也少了,即使他现在成绩仍然不好,作业还是偶尔不交,但他的改变是明显的。所以,我们要耐心地与学生沟通,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用苦心感化学生


   我认为对后进生要给予特别的关爱。不能因为他们拖班级后腿而厌倦,应该给予他们公平公正的爱,用爱感化他们。小湛同学是一个非常调皮的学生,处处惹是生非。一次他病了,发高烧,联系家长不上,我怕耽误了病情,就毫不犹豫先带他去医院打点滴。家长来到医院时,我已守候他2个多小时了。从那以后他很感恩,学习上也获得了长足的动力,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
   一名教师,与其说他(她)从事的是传授学生知识的职业,不如说他(她)肩负的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托。学生心灵改变的过程,是他们自己体验、自己感悟的过程,教师需要做的,只是创造条件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学习中的美好事物。其实,不需要很多,我们能够做到以上“三心”,就可以使学生纠正偏离正确航线的航向,加足马力,驶向光明美好的前方。
  责任编辑 黄佳锐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校在传承“昌黎遗泽”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和悦教育”思想,打造“和悦教育”特色品牌。何为“和悦”?和,意为和睦、和谐;悦,即愉悦、高兴、快乐,心悦诚服,赏心悦目。“和悦”教育,因和而悦,和而达悦。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用爱去启迪学生的天性,和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共同成长。一、教书育人,以和为先   教学活动是双向性的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教学阵地,渗透传统文化,将数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发挥传统文化独特而强大的功能,有助于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我国丰富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