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概念图为生物高效复习插上翅膀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eys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念图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用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法,上世纪60年代由美国康奈尔大学诺瓦克教授等人提出,它是根据奥苏贝尔意义学习和概念通化理论发展而来。概念图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知识结构,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构建,有效呈现思考过程及知识联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可以区分容易混淆的知识,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将概念图教学引入到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能有效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统领概念和自我构建知识的能力,真正体现新课程教育理念。
  对比归纳,理清核心概念
  生物会考复习如果不进行知识整合,则达不到复习的最终目的——综合,所以,在构建概念图前,需要将初中生物课本中的相关知识进行重新整合,教师要明确在一节课中要复习到哪些重要知识,哪些可以对比归纳形成一个知识体系,然后对这些知识进行整合。而这个就可以通过以同一主题(通常是一个单元)为主线实现。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食物链和食物网、人体的消化吸收、呼吸作用(能量的释放与呼吸)、人体的呼吸等核心概念,就可以由“生物如何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这条主线归类在一起。
  问题引领,构建概念图
  在构建概念图时,需要一个“根”,由其分散,逐渐展开,而这个“根”,就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展开。以上面的复习为例,如何将这么多核心概念整合在一起呢,我们就可以以问题“地球上所有生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而这些能量最终都来自太阳。根据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请你概述太阳能是如何成为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来引导学生将这些核心概念串联在一起。太阳能成为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需要的三个过程分别是“物质和能量的来源”“物质和能量的传递”“物质和能量的利用”。随后经学生分析,就可知“物质和能量的来源”与核心概念“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人体的消化吸收”有关,“物质和能量的传递”与核心概念食物链和食物网有关,“物质和能量的利用”与核心概念“呼吸作用(能量的释放与呼吸)、人体的呼吸”等有关。按此方法,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的所有知识点即逐步展示,逐步发散,利用概念图一一得以展现,虽然知识较多,但因为利用了概念图,显得井井有条,繁而不乱。
  发散思维,知识迁移促思考
  头脑风暴是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活动,能给学生创设想象和思考的空间,激活头脑中各种相关的图式。事实上,当教师提出一个中心或主题时,学生之间的思维往往会由于对概念的不同理解,而在寻找核心概念和各次级概念的过程中出现多个绘制概念图的方案。同时,在列出所有概念后,学生又非常急于想弄清楚这些概念之间究竟有什么具体的意义联系,因此,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油然而生,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以上面的复习为例,学生在对整个单元知识点了如指掌的基础上,不断细化概念,利用概念之间的同异以及内在联系,进行整理、构建概念图,主动参与了知识的回顾与提炼过程,整合了新旧知识,达到了灵活迁移知识的目的。因为每个学生理解概念的方式不同、思考绘制的过程不同,因此学生的作品形式不一,这恰恰反映出了他们的思维过程,从而真正体现了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促进思考。
  乐学爱学,实际应用显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循环进行概念图的制作、修改、反思和再设计,不断完善概念图,学生也因此可以通过自行体验、评断不同学习时期所画概念图来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看出自己认知上的改变,提高思维能力和反思能力,学会自我导向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核心概念的把握和知识的应用也得到了提升。比如,在构建完第三单元的概念图后,学生已经能轻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新疆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日本的水俣病”“为什么不能暴饮暴食”。再比如,整理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一文的概念图后,“大树底下好乘凉”“热带雨林地区的降雨量多于沙漠地区”“移栽树木前要剪掉枝叶”等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教学实践证明,将概念图应用到初中生物复习中,不仅能强化知识学习,还能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不仅能回忆、再现所学生物知识,还能将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拓展,使学生头脑中储存的知识转变成有核心、有条理、有层次的知识体。只有这样的知识体系,才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记忆更牢固,更能够进行知识的迁移,并且实际生活运用的时候才更容易提取出来。有理由相信,随着概念图策略在初中生物复习课堂教学中的进一步运用和推广,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和网络学习的普及,概念图必将成为学生自觉运用的一种复习工具和复习策略。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十中学)
其他文献
应用写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各专业通用的一门基础课,在各个职业院校中由最初的开设专业少、课时少逐步变成了今天的开设专业多、课时多,而且越来越受重视的趋势,这是因为今天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往往是复合型的,也就是说作为人才要想胜任工作是需要具备综合能力的,实用文体的写作能力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写作课程本身也因此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促进,但也必须进行改革。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重点缺
期刊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高不可及;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虚无飘渺。  构建“生活课堂”,感受新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入阶段是课堂的起始阶段,处理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结合学生身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设计了核磁共振实现量子分立Fourier变换的各逻辑部件的脉冲序列, 实验实现了二量子位的量子分立Fourier变换, 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 并提出了减小误差的措施.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学生在小组里从事学习活动,通过合作与交流自主建构知识,并获得社交技能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它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涵盖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小组合作学习对当今课堂教学改革而言,其意义是重大的。可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理想效果,原因就在于现在的合作学习很
高中新课程实验是涉及教育观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考试评价制度等全方位的改革,同时,高中新课程实验又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全过程的工作投入。政府部门、教科研机构、校长教师等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主要力量。作为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我们采取“三轮驱动”的办法,即“行政推动”、“科研引领”、“督导保障”,有效地调动和发挥各方力量。多管齐下,确保高中新课程实验顺利实施,取得实效。    行政
Segmentation is the key step in auto-interpretation of high-resolution spaceborn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images. A novel method is proposed based on inte
科技期刊是指具有固定刊名、刊期、年卷期及年月顺序编号,用数字化或者非数字化方式复制,以报道科学研究理论、科学技术成果为主要内容,按照一定周期连续出版的、成册的汇编作品。目前,大部分的科技期刊是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由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或者科学技术专业学会等出版发行的;一部分科技期刊由出版社出版,组稿、审稿、编辑等工作由有关专业学术、技术单位承担,这样一大批反映中国最新科学技术成就的科技期刊,为中国、
期刊
语文课外活动是指课堂教学以外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的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它可以是在校内进行的非课堂的语文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也可以是教师指导学生在校外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