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就医,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河北省卫生厅党组在全省卫生系统启动了以10项便民利民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医疗惠民工程”, 半年来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受到了广大患者好评。开展“医疗惠民工程”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卫生工作的具体体现,是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医院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有效方式,也是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重大举措。开展好“医疗惠民工程”对于医院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全省医疗服务质量,密切医患关系,树立卫生系统人员良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惠民工程”是“群众得实惠”的生动体现
医疗卫生工作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卫生系统先进性教育活动能否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患者最有发言权。 “医疗惠民工程”就是着眼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让“群众得实惠”。哪些问题群众反映强烈,而现实中又容易做到,就从哪里做起。这项工程主要包括医院实行24小时急诊,对急、危、重病人开设绿色通道,先抢救治疗,后办住院手续;二级以上医院开设“一日病房”,方便病人输液;实行连台手术,缩短病人术前等待时间;开设扶贫门诊和扶贫病房,对享受“低保”的城镇居民、贫困残疾人和因患大病、重病导致家庭生活特别困难并持有县以上民政部门相关证件的住院患者,床位费实行半价优惠;二级以上医院门诊为候诊病人免费提供轮椅、平车、担架、开水及一次性水杯,为空腹检查的门诊患者和健康体检人员免费提供早餐,为外地就诊病人免费邮寄化验单、报告单,收费处为交费病人免费提供笔、花镜;提高门诊服务窗口人员的工作效率,确保患者挂号、交费、取药的排队时间不超过8分钟;门诊对药品和医疗服务收费价格实行公示,住院患者每日发放“住院费用清单”;有条件的病区设立“病人活动室”,设置报刊栏和卫生科普读物,定期更换,为病人休养提供良好环境。
“医疗惠民工程”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卫生系统按照规定要求,纷纷出台了配套措施,做了广泛的发动宣传,精心部署,周密安排,积极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认真实施“医疗惠民工程”。据统计,截至8月底,省直20个医疗单位共为515名贫困患者减免费用371万元。不仅如此,许多医院还与社会福利院、救援机构联手想方设法为患者减免单病种的全部费用或某种手术费用,给广大患者带来了方便和实惠,受到患者、家属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医疗惠民工程”是坚持正确的办院方针的需要
“医疗惠民工程”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和落实“以病人为中心、以患者为关注焦点、以维护患者利益为目标”的办院方针,牢牢把握这个政策导向。医院要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办院宗旨,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要正确处理好医院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基础质量与技术创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期发展与远期发展、业务发展与文化建设等之间的关系,使医院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作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承担着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等公益性任务。必须通过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医疗成本等环节,来控制患者医疗费用增长和保证医院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及事业的发展。因此,医院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须进一步强化内涵建设,必须坚持“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社会效益第一”。改变不方便病人就医的工作程序,修订不符合病人需求的工作制度,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体恤患者的痛苦,同情患者的困难,尊重患者的想法,打消患者的顾虑,努力让患者获得身心健康。实施“医疗惠民工程”以后,卫生行政部门通过明察暗访看到,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医疗质量、就医环境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许多医院不仅出台和创新“医疗惠民工程”的配套措施,并且有开展活动的详细记录,进一步完善了规章制度和监督考核评价制度。比如,有的医院曾经三次为53名全国各地来河北旅游的车祸、食物中毒患者实行先紧急救护、后办理缴费手续;有的医院为健康体检人员和门诊患者免费提供早餐;有的医院坚持整体护理与个性化护理相结合,制定了“热情接、耐心讲、细心问、主动帮、亲切送”的六项护理服务程序;有的医院在每个病区都设立了“病人活动室”和儿童“阳光小屋”;有的医院一名医生曾在一天内连台为7名患者成功地实施手术,既缩短了病人术前等待时间,又为病人节省了费用。“医疗惠民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加强了医院管理,改善了服务态度,规范了医疗行为,完善了便民措施,简化了服务流程,提高了医疗质量,确保了医疗安全,全面提升了医院管理水平,有效地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就医不便利问题,不断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使医疗服务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社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以行风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抓好“医疗惠民工程”
为进一步将“医疗惠民工程”引向深入,各医疗机构应以“让群众满意”为目标,以加强医院行风建设为切入点,扎实细致地做好“医疗惠民工程”的落实工作。
一抓学习,提高认识。应该清楚地看到,当前,“医疗惠民工程”在有些单位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服务不规范,制度不落实的现象,从根源和成因上分析,就是在认识上不到位,对实施“医疗惠民工程”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应该走出“轻服务、轻管理,重经济、重效益”的误区,克服消极应付和松懈思想。“医疗惠民工程”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省卫生系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成果,是造福百姓、惠及乡里的爱民工程,全省人民非常关注。一枝一叶总关情,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医疗惠民工程”,进一步改进作风、改善服务、提高质量、扩大影响,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使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为构建和谐社会增光添彩。
二抓服务,规范行为。“医疗惠民工程”是在许多医院开展便民利民措施上的总结和提炼。实践证明,落实“医疗惠民工程”必须严格规范医务人员的服务行为,要求医务人员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医疗服务过程中,视病人为亲人,多付出一点耐心,多送上一句问候,多花费一些精力,多付出一些辛苦,通过实施人性化服务,给群众就医带来方便,为贫困患者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百姓欢迎,社会认可,社会效益十分明显。如果社会各部门各行业都能树立群众意识、责任意识和为民意识,将惠民工程推而广之、大而化之,党群、干群关系必将鱼水情深。
三抓落实,提高质量。“医疗惠民工程”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程,必须在落实制度上得到保障。每一名医务人员都要熟知“医疗惠民工程”的内容,提高工作标准,高质量地完成自己对社会的承诺。医院要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和领导责任制,职能科室纵向抓,责任科室横向抓,纵向抓与横向抓相结合,条条抓与块块抓相结合,构建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良性工作机制和工作格局,进一步把监督保障贯穿于“医疗惠民工程”的全过程。加强宗旨意识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的教育,加强优质服务的全程培训,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良好形象,切实落实好一切便民利民为民措施,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切实杜绝服务忌语和服务态度生硬问题的发生。努力把工作做得更细致、更扎实、更深入。
四抓改进,完善措施。医疗机构要层层明确责任,构建抓落实、抓提高的长效机制,对“医疗惠民工程”落实情况要进行“回头看”,通过定期召开医患座谈会、社会监督员座谈会等形式,认真听取广大患者和社会各界对行风建设和“医疗惠民工程”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坚持“边查边改、以查促纠、以纠促建”,查出什么问题,就及时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持续改进工作。对落实好的部门要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或表扬,对落实差的部门要严肃批评,大力营造弘扬正气、奖优惩劣、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河北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医疗惠民工程”是“群众得实惠”的生动体现
医疗卫生工作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卫生系统先进性教育活动能否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患者最有发言权。 “医疗惠民工程”就是着眼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让“群众得实惠”。哪些问题群众反映强烈,而现实中又容易做到,就从哪里做起。这项工程主要包括医院实行24小时急诊,对急、危、重病人开设绿色通道,先抢救治疗,后办住院手续;二级以上医院开设“一日病房”,方便病人输液;实行连台手术,缩短病人术前等待时间;开设扶贫门诊和扶贫病房,对享受“低保”的城镇居民、贫困残疾人和因患大病、重病导致家庭生活特别困难并持有县以上民政部门相关证件的住院患者,床位费实行半价优惠;二级以上医院门诊为候诊病人免费提供轮椅、平车、担架、开水及一次性水杯,为空腹检查的门诊患者和健康体检人员免费提供早餐,为外地就诊病人免费邮寄化验单、报告单,收费处为交费病人免费提供笔、花镜;提高门诊服务窗口人员的工作效率,确保患者挂号、交费、取药的排队时间不超过8分钟;门诊对药品和医疗服务收费价格实行公示,住院患者每日发放“住院费用清单”;有条件的病区设立“病人活动室”,设置报刊栏和卫生科普读物,定期更换,为病人休养提供良好环境。
“医疗惠民工程”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卫生系统按照规定要求,纷纷出台了配套措施,做了广泛的发动宣传,精心部署,周密安排,积极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认真实施“医疗惠民工程”。据统计,截至8月底,省直20个医疗单位共为515名贫困患者减免费用371万元。不仅如此,许多医院还与社会福利院、救援机构联手想方设法为患者减免单病种的全部费用或某种手术费用,给广大患者带来了方便和实惠,受到患者、家属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医疗惠民工程”是坚持正确的办院方针的需要
“医疗惠民工程”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和落实“以病人为中心、以患者为关注焦点、以维护患者利益为目标”的办院方针,牢牢把握这个政策导向。医院要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办院宗旨,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要正确处理好医院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基础质量与技术创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期发展与远期发展、业务发展与文化建设等之间的关系,使医院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作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承担着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等公益性任务。必须通过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医疗成本等环节,来控制患者医疗费用增长和保证医院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及事业的发展。因此,医院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须进一步强化内涵建设,必须坚持“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社会效益第一”。改变不方便病人就医的工作程序,修订不符合病人需求的工作制度,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体恤患者的痛苦,同情患者的困难,尊重患者的想法,打消患者的顾虑,努力让患者获得身心健康。实施“医疗惠民工程”以后,卫生行政部门通过明察暗访看到,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医疗质量、就医环境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许多医院不仅出台和创新“医疗惠民工程”的配套措施,并且有开展活动的详细记录,进一步完善了规章制度和监督考核评价制度。比如,有的医院曾经三次为53名全国各地来河北旅游的车祸、食物中毒患者实行先紧急救护、后办理缴费手续;有的医院为健康体检人员和门诊患者免费提供早餐;有的医院坚持整体护理与个性化护理相结合,制定了“热情接、耐心讲、细心问、主动帮、亲切送”的六项护理服务程序;有的医院在每个病区都设立了“病人活动室”和儿童“阳光小屋”;有的医院一名医生曾在一天内连台为7名患者成功地实施手术,既缩短了病人术前等待时间,又为病人节省了费用。“医疗惠民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加强了医院管理,改善了服务态度,规范了医疗行为,完善了便民措施,简化了服务流程,提高了医疗质量,确保了医疗安全,全面提升了医院管理水平,有效地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就医不便利问题,不断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使医疗服务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社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以行风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抓好“医疗惠民工程”
为进一步将“医疗惠民工程”引向深入,各医疗机构应以“让群众满意”为目标,以加强医院行风建设为切入点,扎实细致地做好“医疗惠民工程”的落实工作。
一抓学习,提高认识。应该清楚地看到,当前,“医疗惠民工程”在有些单位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服务不规范,制度不落实的现象,从根源和成因上分析,就是在认识上不到位,对实施“医疗惠民工程”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应该走出“轻服务、轻管理,重经济、重效益”的误区,克服消极应付和松懈思想。“医疗惠民工程”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省卫生系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成果,是造福百姓、惠及乡里的爱民工程,全省人民非常关注。一枝一叶总关情,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医疗惠民工程”,进一步改进作风、改善服务、提高质量、扩大影响,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使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为构建和谐社会增光添彩。
二抓服务,规范行为。“医疗惠民工程”是在许多医院开展便民利民措施上的总结和提炼。实践证明,落实“医疗惠民工程”必须严格规范医务人员的服务行为,要求医务人员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医疗服务过程中,视病人为亲人,多付出一点耐心,多送上一句问候,多花费一些精力,多付出一些辛苦,通过实施人性化服务,给群众就医带来方便,为贫困患者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百姓欢迎,社会认可,社会效益十分明显。如果社会各部门各行业都能树立群众意识、责任意识和为民意识,将惠民工程推而广之、大而化之,党群、干群关系必将鱼水情深。
三抓落实,提高质量。“医疗惠民工程”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程,必须在落实制度上得到保障。每一名医务人员都要熟知“医疗惠民工程”的内容,提高工作标准,高质量地完成自己对社会的承诺。医院要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和领导责任制,职能科室纵向抓,责任科室横向抓,纵向抓与横向抓相结合,条条抓与块块抓相结合,构建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良性工作机制和工作格局,进一步把监督保障贯穿于“医疗惠民工程”的全过程。加强宗旨意识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的教育,加强优质服务的全程培训,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良好形象,切实落实好一切便民利民为民措施,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切实杜绝服务忌语和服务态度生硬问题的发生。努力把工作做得更细致、更扎实、更深入。
四抓改进,完善措施。医疗机构要层层明确责任,构建抓落实、抓提高的长效机制,对“医疗惠民工程”落实情况要进行“回头看”,通过定期召开医患座谈会、社会监督员座谈会等形式,认真听取广大患者和社会各界对行风建设和“医疗惠民工程”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坚持“边查边改、以查促纠、以纠促建”,查出什么问题,就及时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持续改进工作。对落实好的部门要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或表扬,对落实差的部门要严肃批评,大力营造弘扬正气、奖优惩劣、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河北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