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引导下的古诗词阅读兴趣培养策略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_s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有很多学生不太喜欢古诗词,问其原因,一是认为古诗词在实际生活中没什么用处,二是因为古诗词本身特殊而独有的话语序列带来了阅读与理解的障碍,还有接触渠道的单一化、熏陶与感染的简单化,都会影响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从听、读、写三个方面来探讨学生古诗词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
  一、听
  听音乐时,我们会随着起伏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慢慢地受到感染,从而获得一种身心的放松和愉悦。诗歌也如同艺术,可以让人感到放松和愉悦。诗歌,顾名思义,有“诗”有“歌”,古诗自产生之初就伴乐而生,只是“乐”的成分在流传的过程中散失了,只留下文字的部分,我们称之为“徒诗”。但诗和乐其实是相辅相成的,且由来已久。在诗词盛行的唐宋,且不说词,但就诗而言,伴乐吟诗、伴乐唱诗的风尚也是蔚然成风。
  诗本来就是用来歌咏的,换言之,发之为声的。央视推出的《经典咏流传》,采用配乐吟唱形式,是古典诗词传承中的一股清流,引来了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的追捧。古典诗词配乐传唱出来,的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采用听的形式,在激起人们接触古典诗词兴趣的同时,需注意内容要精选、形式要多样、方法要正确。
  二、读
  想要鉴赏诗歌,必须要会读诗。学生必须以积极的心态去阅读,否则就会影响到鉴赏的质量。如何调动学生读诗的积极性呢?我认为要从读的方法和内容上多下功夫。
  誦读时得法——由文而图。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在诗文的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从而使精神受到陶冶。诗只有不断地诵读,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不管是诵读还是默读,由口到心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认知阶段。高中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已趋于成熟,他们有能力将诗歌文字转换成形象,进而在头脑中闪现出富有立体感的画面与场景。
  选诗时讲究——触动心灵。一要让学生形成“开卷有益”的意识。二要有意为学生选取好诗,或有意引导学生在自主的诗歌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诗。这里说的好诗,是指那些接近学生生活、触动学生心灵的诗。学生找到诗歌与心灵的契合点,有所悟了,就会点燃对诗歌的热情。
  三、写
  我认为要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快感,适当的时候还要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有了创作的快感,会进一步促进学生读诗、鉴诗。
  朱光潜在《诗论》中说:“诗或是‘表现’内在的情感,或是‘再现’外来的印象,或是纯以艺术形象产生快感。”创作快感有了,会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此外,教师还要针对学生诗歌作品的不足给予及时指导,让学生在反复的修改与不断尝试中收获成就感与满足感。试想,学生以此为乐了,怎会将诗歌视为“难啃的骨头”?
  (责 编 再 澜)
其他文献
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手段.它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有效性。然而。一些教师在采用动手操作
介绍了Simulink软件包的特点,并利用功率键合图建立了液压动力系统的动态模型,应用Siulink进行了仿真,对其动态响应做了分析,结果表明Simulink是液压系统仿真的一条有效途径,
介绍了传统的计算机外设接口所存在的缺点.新近推出的通用串行总线USB,由于具有使用方便、速度快、支持即插即用、易于扩展等优点,己逐步成为计算机的主流接口并得到广泛应用
嵌入式视频网络接入终端是针对监控、电信、交通、银行等领域的监控产品。视频网络接入终端可将经编码器压缩后的视频信号直接以多播的方式送上局域网(10M/100M以太网)。本文
分析了实时数据集中与数据仓库的区别,说明了在中小型企业管理决策中实时数据集中的优势及作用,并给出了SQL Server 7.0,实时数据集中的实现方法.
在课程改革中,高效很重要。高效,一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高效率,二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只有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高效率,并取得了高效益,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