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需要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当前教学现状,为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而制定的基本方针与可行性规划。地理教学设计其实质在于科学、灵活、实用。地理学习则需要预习、听课、阅读和练习几个环节,只要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学好地理。
关键词:愉悦学习;创新;地图教学
一、兴愉悦学习之风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学氛围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一切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我们认为现代师生关系应包含下列基本要点:
(1)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师生之间是一种相互信赖的朋友关系。
(3)师生关系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4)师生关系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
2.实施激励机制,创造兴奋点
(1)教学内容设置尽可能使学生产生“跳一跳,能够得着”的感觉,最大限度地刺激学生对知识渴求的欲望。
(2)帮助学生增加获得成功喜悦的机会。当学习遇到障碍,教师应予以提示或者诱导,尽量使学习者能领悟到参与教学及获得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往往会成为学生继续前进的加油站。
二、发创新起点之问
“发明千千万,起始在一问。”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1)从矛盾中引发问题。借助直观手段,显示与已有知识矛盾的事实,形成问题情境。如通过展示死海上躺浮着人的照片或图画,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人不会沉下去呢?
(2)在诱导中随机设问。创设问题情境,一气呵成。如在“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教学时,一开始让学生根据“风是怎样形成的”的原理,绘出大气环流图。
(3)因果关联大胆质疑。
三、扬地图教学之长
地理图像,作为直观教学的重要形式,最能体现地理教学直观性特点。怎样充分发挥图像化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呢?
1.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
在充分运用好“三板”教学艺术的基础上,利用投影、幻灯、录像以及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化电教手段,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力求教学内容图像化。在深入研究教材文字与图像系列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尽量使文字内容图像化,图像内容概括化。具体做法有:
(1)变死图为活图。如利用“地球公转演示仪”或自制活动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讲解地球公转运动。
(2)化繁图为简图。如将黄赤交角的变化用共面直线来表示。
(3)变文字为图像。五种地形的异同点可用图像展示(地形图略)。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学习则采取边画地图边讲授的方法。其结果事半功倍。
(4)创设寓意图。利用“地球出汗了”“小鸟的哀鸣”等寓意深刻的漫画、图片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观念的理解。
四、走因材施教之路
教学实践证明,课程设计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从教学内容而言,中学地理教材涉及自然、人文、区域三大部分,教育对象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如何因材施教、卓有成效是关键之所在。具体而论,教者必须精心备课、灵活处理好教材。
(1)自然地理课除了要精讲地理事实、地理规律、地理原理之外,还要向学生展示一些地理之谜,介绍一些地理名家与日新月异的地理科学。
(2)人文地理内容的教学设计,应富有时代感及责任感。诸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生态问题等等。
(3)区域地理是研究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区域特征的形成,是由居住在该国家或地区的人们与地理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简单地由某一地理要素所决定的。
五、关于地理学习的学法指导
1.怎样预习
对于人文地理应怎样预习呢?首先要确定预习的几个主要环节。
第一,将教材浏览一遍,抓住基本概念重点理解。本部分教材的基本概念主要有:区位、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等三个。先看教材的经典解释,再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重述,试着延伸其外延。
第二,抓住重点的基本原理去思考、理解。
第三,尝试做课后练习,把在练习中遇到的难题带到课堂上去解决。这样做,似乎很费时间,但只要你坚持做一段时间,你的听课效率将惊人地提高,你的课后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将比你原先预计的要少得多,你的学习就会在探索中进行,学习就会变得有意思,兴趣就会越来越大,逐渐地学生预习的时间将逐渐缩短,复习效果也就更好,这将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2.怎样听课
经过充分的预习,你进入课堂是带着许多困惑和问题来听课的,一节课45分钟中,你只需要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解你所带来的问题,参与同学讨论你所困惑的问题,听课效率必然大大提高。上课做笔记,关键是记下教师讲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时与你预习时的思考中不一致的东西,或是你感觉没有预习到的东西;记下教师或同学提出的你认为对你有价值的东西。要注意记下教师为了说明某个问题而设计的板书和思路。
3.怎样阅读教材
除了按上述预习方法阅读教材外,还应注意阅读教材中的各种插图和配套地图册中的各种图表,因为许多地理概念、原理是用地图语言来表达的。例如,地图册P6中的《主要农作物生理活动的基本温度范围》将使我们加深自然区位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上海郊区农业分布与市场的关系》将加深我们对各种农业部门的区位选择的理解,这些图表既直观又具体,千万不可忽视。
4.怎样做练习
少做练习多思考是做练习的重要原则。有的同学学习地理热情很高,到处收罗了很多练习来做,认为多做几题将来就能考得更好。其实不然,我们主张题目不在于多做,而在于多思考。即每做一道题,都想想为什么这样做?还有没有别的做法?如果题目的条件改一下,该怎样做?这就是反思。我们应逐步养成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关键词:愉悦学习;创新;地图教学
一、兴愉悦学习之风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学氛围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一切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我们认为现代师生关系应包含下列基本要点:
(1)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师生之间是一种相互信赖的朋友关系。
(3)师生关系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4)师生关系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
2.实施激励机制,创造兴奋点
(1)教学内容设置尽可能使学生产生“跳一跳,能够得着”的感觉,最大限度地刺激学生对知识渴求的欲望。
(2)帮助学生增加获得成功喜悦的机会。当学习遇到障碍,教师应予以提示或者诱导,尽量使学习者能领悟到参与教学及获得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往往会成为学生继续前进的加油站。
二、发创新起点之问
“发明千千万,起始在一问。”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1)从矛盾中引发问题。借助直观手段,显示与已有知识矛盾的事实,形成问题情境。如通过展示死海上躺浮着人的照片或图画,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人不会沉下去呢?
(2)在诱导中随机设问。创设问题情境,一气呵成。如在“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教学时,一开始让学生根据“风是怎样形成的”的原理,绘出大气环流图。
(3)因果关联大胆质疑。
三、扬地图教学之长
地理图像,作为直观教学的重要形式,最能体现地理教学直观性特点。怎样充分发挥图像化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呢?
1.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
在充分运用好“三板”教学艺术的基础上,利用投影、幻灯、录像以及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化电教手段,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力求教学内容图像化。在深入研究教材文字与图像系列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尽量使文字内容图像化,图像内容概括化。具体做法有:
(1)变死图为活图。如利用“地球公转演示仪”或自制活动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讲解地球公转运动。
(2)化繁图为简图。如将黄赤交角的变化用共面直线来表示。
(3)变文字为图像。五种地形的异同点可用图像展示(地形图略)。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学习则采取边画地图边讲授的方法。其结果事半功倍。
(4)创设寓意图。利用“地球出汗了”“小鸟的哀鸣”等寓意深刻的漫画、图片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观念的理解。
四、走因材施教之路
教学实践证明,课程设计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从教学内容而言,中学地理教材涉及自然、人文、区域三大部分,教育对象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如何因材施教、卓有成效是关键之所在。具体而论,教者必须精心备课、灵活处理好教材。
(1)自然地理课除了要精讲地理事实、地理规律、地理原理之外,还要向学生展示一些地理之谜,介绍一些地理名家与日新月异的地理科学。
(2)人文地理内容的教学设计,应富有时代感及责任感。诸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生态问题等等。
(3)区域地理是研究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区域特征的形成,是由居住在该国家或地区的人们与地理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简单地由某一地理要素所决定的。
五、关于地理学习的学法指导
1.怎样预习
对于人文地理应怎样预习呢?首先要确定预习的几个主要环节。
第一,将教材浏览一遍,抓住基本概念重点理解。本部分教材的基本概念主要有:区位、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等三个。先看教材的经典解释,再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重述,试着延伸其外延。
第二,抓住重点的基本原理去思考、理解。
第三,尝试做课后练习,把在练习中遇到的难题带到课堂上去解决。这样做,似乎很费时间,但只要你坚持做一段时间,你的听课效率将惊人地提高,你的课后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将比你原先预计的要少得多,你的学习就会在探索中进行,学习就会变得有意思,兴趣就会越来越大,逐渐地学生预习的时间将逐渐缩短,复习效果也就更好,这将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2.怎样听课
经过充分的预习,你进入课堂是带着许多困惑和问题来听课的,一节课45分钟中,你只需要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解你所带来的问题,参与同学讨论你所困惑的问题,听课效率必然大大提高。上课做笔记,关键是记下教师讲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时与你预习时的思考中不一致的东西,或是你感觉没有预习到的东西;记下教师或同学提出的你认为对你有价值的东西。要注意记下教师为了说明某个问题而设计的板书和思路。
3.怎样阅读教材
除了按上述预习方法阅读教材外,还应注意阅读教材中的各种插图和配套地图册中的各种图表,因为许多地理概念、原理是用地图语言来表达的。例如,地图册P6中的《主要农作物生理活动的基本温度范围》将使我们加深自然区位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上海郊区农业分布与市场的关系》将加深我们对各种农业部门的区位选择的理解,这些图表既直观又具体,千万不可忽视。
4.怎样做练习
少做练习多思考是做练习的重要原则。有的同学学习地理热情很高,到处收罗了很多练习来做,认为多做几题将来就能考得更好。其实不然,我们主张题目不在于多做,而在于多思考。即每做一道题,都想想为什么这样做?还有没有别的做法?如果题目的条件改一下,该怎样做?这就是反思。我们应逐步养成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