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aann850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学的技能。”作为语文老师,我坚信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毋庸置疑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积三十年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班主任,我始终在班级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把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放在首位的。我曾尝试着以下几种方法:
  一、给学生建立对比档案
  初一刚入学就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调查,分别从阅读兴趣、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阅读习惯、阅读量、家长对阅读的看法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并记录下学生的情况。过一年后再进行调查,对比学生的变化情况,同时把学生的进步的情况向学生通报,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进步,并获得进步的快乐。
  二、班里张贴推荐阅读书目,提出阅读要求
  每个学期都要求学生必买课本上名著导读的书,选择性买老师推荐的书,还推荐一些报刊杂志,例如:《读者》《中学生阅读》《文学故事报》等等。要求学生每天至少阅读20分钟,并进行摘抄,摘抄你阅读过程中喜欢的段落,喜欢的话还可以为你摘抄的部分进行评论赏析,可长可短。我每周收学生的摘抄本一次,对摘抄认真的同学提出表扬。一个学期下来,很多学生都养成了每天要阅读的习惯。
  三、以身作则
  要求学生每天阅读,我每天都尽量抽时间阅读并摘抄,我还时常投影我的摘抄本给学生看,还经常读我摘抄的段落,谈谈我喜欢的原因。我和学生闲谈时,经常会告诉学生我近来读什么书,感觉如何,并推荐学生阅读。
  我经常引用我看过的书来教育孩子,我很喜欢看《明朝那些事儿》,当我想告诉学生精神的力量可以很大时,我告诉他们“是的,即使你拥有人人羡慕的容貌、博览群书的才学、挥霍不尽的财富,也不能证明你的强大。因为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当有些学生觉得很沮丧、前途渺茫时,我会告诉他朱棣在与建文帝朱允炆的战争失利时,虽然很痛苦也有想放弃的时候,在姚广孝的怂恿下,他会鼓起信心去面对困难。他的起义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我们现在的碰到的困难和生命相比起来还差得远了,所以不要灰心。还有要增强信心的同学可以回去翻看《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二部。我在班里反复的引用《明朝那些事儿》的事例,于是班里很多同学都很喜欢看这套书。
  四、在语文课上,我会经常拓展相关的文章书籍
  在教学《我的信念》时,我在班里读了《跨越百年的美丽》,告诉同学们这是我最喜欢的文章之一。在教泰戈尔的《金色花》时,我给同学投影并朗读了泰戈尔的《审判官》,并分析这篇散文诗的美,还投影了据说是泰戈尔写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全文,并让学生朗读仿写,很多学生都很喜欢泰戈尔的优美的语言,我于是顺势介绍泰戈尔的《飞鸟集》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文章。在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我给同学们介绍了《城南旧事》全文,并放了同名电影,还推荐同学去读原著。
  五、改学生的杂记时,我会用一些书籍的某些句子或段落作为评语,并注明出处
  我会在学生的杂记上写下:
  正是你在那朵玫瑰花上花费的时间,才使得你的玫瑰如此非凡。
  ——《小王子》
  人的价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获得的。人的幸福不在于自由,而在于对责任的承担。
  ——《人类的大地》
  哪怕是最没有希望的事情,只要有一个勇敢着去坚持做,到最后就会拥有希望。
  ——俞敏洪
  学生看到评语,会跑来问我《小王子》是本什么书,俞敏洪是谁。我会趁势向学生推销《小王子》和俞敏洪,并告诉他们去看看某本书或去了解某个人。
  六、开展课前三分钟活动
  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上来介绍近来自己看过的一本书。以这种模式介绍:书的梗概 最打动你的情节 自己的评论。在开展这项活动中,学生介绍了:《梅林,我的中国》《山羊不吃天堂草》《屋顶上的小孩》《最好18岁前就做过的这些事》《大鱼老爸》《当幸福来敲门》《狼王梦》《布鲁克林有棵树》等书籍,很多同学就借此机会去了解更多的书。甚至他们介绍的一些书我没看过,我还向学生借书来看。这也让不少学生觉得他们在某些方面是超越老师,还可以借书给老师,有很大的成就感。
  七、获得家长的支持
  在家长会上向家长说明班级的阅读的要求和做法,让家长配合督促我们的工作。还向家长推荐班级阅读书目,希望家长和学生共同阅读同一本书。
  八、开展读书会
  每学期末,用两节课来开展读书会,分成小组,制作课件,向同学介绍本小组一学期阅读的书目,谈谈阅读感受或感兴趣的段落,还可以朗读本小组摘抄的段落,其他小组可以就他们的书目提问。根据各小组的表现打分,设立奖项,用班费买奖品颁发。
  九、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宣传阅读的好处
  在黑板的一角经常写阅读的名言。期中期末考后读高分作文,并让高分作文作者谈感想,基本作文好的同学都会谈到读书对写作的影响。
  通过这些活动,大大调动大部分学生阅读的兴趣。初一主要是培养学生爱阅读的习惯,有选择有目的的阅读习惯。初二初三主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积累语言的习惯。
  不管怎么调动,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阅读。怎样让大部分学生在学业紧张之余能坚持阅读,仍然需要我去思考、实验和探讨。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华师附中新世界学校)
其他文献
教学设想:  《爱莲说》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我在教案的设计上,力求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在学习方式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辅以教师的点拨;从教法上看,力求将传统的诵读法与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说”的特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
新课改下,我市课堂教学正在积极实践“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教学活动的策划、组织、展开等各个环节均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无法之时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变化”,思品教学只有不断地变化,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一、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前提  转变观念是上好思品课的前提条件。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学观念是教学行为的内在依据,教师掌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初中新课程实施的必要前提。”思品课
李密的《陈情表》家喻户晓。在古典文学中占有很大的分量,里面的情,历来被人广为传颂。他的这篇文章司令马炎读后感叹“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不仅同意他暂不赴诏,还“嘉其诚,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其祖母奉膳”。李密是怎样表明自己的心意并让晋武帝心中满意的呢?靠的是他那高超的“陈情”艺术。  一、凄婉真挚的情感  作者开篇就叙述自己不幸的少年经历。“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一句话概括出了自己的悲惨遭遇,落笔酸楚
【一则】 “走进”研究其实也很简单  研究者需“卷起裤腿走进田地”  课题研究需要读书,细读《何炳章文选》,特别是他推荐的22篇应读篇目。需深究明白“引导自学”型课堂结构是怎么回事,如何抓住子课题的灵魂来践行课堂;细读体会课外阅读指导方略,如何就阅读的内容、时间、方法上给予孩子有效的指导,从而培养学生做到“每生每天坚持阅读”。特别是我们研究者对于“自育自学实验”中的一些概念、名称一定要清晰,并明晰
【内容摘要】自主学习是发展潜能的桥梁,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小学课堂教学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化自主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做学习的奴隶还是做学习的主人?这是一个严峻而现实的话题。《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
【内容摘要】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师生之间、师生与语文之间一次次的心灵交融,这种了然于心的交融,如迦叶的拈花一笑,让语文课堂的魅力延伸到师生的人生与生命。作为一个教授少数民族学生语文的教师,我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做了一些尝试,把语文课堂教学与我州各少数民族学生成长的心理特征、风俗特点、地域特征等生活实际相联系,把课程资源合理地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营造轻松平和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
【内容提要】在阅读教学中“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充分而精彩的预设有利于“预设性生成”自然而精彩地达成;有利于判断“非预设性生成”是否有效,并使有效的“非预设性生成”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关键词】预设生成预设性生成非预设性生成  一般认为“预设”是预测与设计,是课前对教学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清晰理性的超时空的设想与安排,具有弹性和留白。它包括课前教师对文
学生作文常有畏难情绪,有的学生说“作文作文,叫人头疼”,“作文作文,好似捉魂”。他们之所以感到为难,是因为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解决学生作文“写什么”的问题,学生作文当然就是“硬着头皮写”,东拉西扯,凑足字数,交差了事。文章本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里反映的产物,没有客观事物,所谓“反映”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作文教学中的命题,具有启发心智的作用,尤为重要。在这里就作文
【内容摘要】活化、优化课堂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笔者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认为恰当地引用课外资料,能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具体做法为:穿插诗文名句名篇,增强教学氛围的文学色彩,学习教材的语言美、结构美、风格美。引用文学掌故和有关的社会科学、科普常识等资料,深化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丰富学生各方面的知识。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
【内容摘要】只有充分关注、尊重学生,围绕有利于学习者的学习与发展而开展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才会是有效的教学,也才能促进学习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结合笔者面向学习者的语文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探讨了如何通过面向学习者的语文有效教学,重视并运用学生的先前知识与经验,关注学生的知识建构与发展,给予学生自主的探究空间,从而将学习的权利赋还予学生,回复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面向学习者;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