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中国经贸·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shu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最具活力的力量,具有迫切地成长需要,企业信息化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动中小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的问题,总结了信息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分析;对策研究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根据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显示:(1)在管理信息化应用方面:52.3%的企业具有不同程度的信息化应用,但是核心模块应用还不到10%。已经应用ERP的中小企业仅为4.8%,说明一些企业存在可能也搞不清什么是ERP,而ERP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和核心工作。(2)认识和信息化需求方面:大部分中小企业考虑的是市场与营销方面的需求,剩余的小部分企业中有17%的企业强调内部管理方面的需求,13.3%的企业更关注客户管理方面的需求,11.2%的企业强调生产与研发方面的需求。可见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处于起步阶段,进入了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办公自动化及劳动人事管理阶段是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目前管理信息化运用层次,局域网的应用也主要处在信息共享层面上,生产控制方面的应用较少。
  二、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管理不规范问题。中小企业管理的不规范造成许多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失败,一些中小企业一直处于快速发展中,企业领导人无暇考虑基础管理问题,也有一些中小企业的领导人往往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管理培训,本身不擅长基础信息化管理,导致企业在管理信息化方面的基础显得非常薄弱。
  2.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资金与投资规划不合理。资金短缺是中小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在有限资金的合理利用方面来说,我国中小企业尚处于摸索阶段。很多中小企业对硬件的投资占到整个信息化投资80%以上,而配套软件投入相对较少。这种不协调的做法不仅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也使硬件设备收益-投入比达不到预期效果。有些由于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方面缺乏合理的前期论证,在做信息化管理建设时往往是走一步看一步,缺乏在分析企业现状和经营策略的前提下,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设计。
  3.基层职工对信息化管理持消极态度。信息化管理项目涉及到企业全员参与,因为培训宣传不够,使得基层员工不能轻易理解该项目的重要性及与自己岗位业务的关系。在实施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员工只是被动接受,久之会造成对信息化管理项目的排斥心理,这种现象极有可能给信息化管理实施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
  4.未能充分认识清楚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自身业务运作之间的关系。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盲目迷信洋货、系统功能求大求全,使所建造的企业信息化系统与自身业务流程、管理流程大相径庭,以至于实施以后成效甚微。千万不能事先假定“软件中的流程和管理模式就一定是先进的”,也不能认为 “一切要以用户为中心,要忠实于用户现有的流程”。一定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
  三、针对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1.把握影响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管理者要对企业自身的管理现状有足够的认知。(1)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要清楚搞好自己工作需要的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是什么及现在的信息获得状况与信息需求之间究竟有多大的差距。(2)要弄清企业的关键业务流程,清楚每一关键业务流程的控制要点、流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等。(3)对涉及到管理系统操作岗位的现行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要弄清输入什么及输出什么。要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管理信息化建设。
  2.政府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法制、政策环境促进企业信息化发展。企业信息化意味着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流通的同时也需要保护,我们有必要建立防止信息资源的流失和被非法利用的管理机制,需要配套出台一些法制和政策作为保证。例如:研究制定《信息资源管理办法》,建立《企业信息化咨询与监理管理条例》,制定《企业信息化建设指导、管理、优惠办法》等这些规章制度等都是有利于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
  3.以关键与核心业务为突破口,逐步推进。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前期,充分认识自身的经营管理的现状,从业务流程、管理制度、现有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与判断,根据自身条件,遵循“快、好、省”的原则,选择关键与核心业务为突破口,使企业由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过渡到信息化管理平台,随着企业管理人员认识水平与信息化素质的提升,逐步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4.避免管理信息系统失控风险。应从一开始就考虑信息系统开发中的风险,进而实行有效的管理。一般只要预先考虑到风险并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大部分的风险是可以避免或者控制的。要准确识别和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以便确定采取何种措施来处理。但由于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不是所有的风险都能够预防,所以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中必须制定一个应付意外事件的计划,以便在必要时能够有效做出反应。
  四、结语
  中小企业信息化只有把传统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给中小企业带来切实的经济效益。中小型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必须将一部分精力放在信息化管理的构建上。
  参考文献:
  [1]王 茜:关于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财会月刊 ,2010(02).
  [2]张 流:柱关于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08(18).
  [3]金 铺:浅议中小企业如何实现管理信息化[J].现代商业,2009(03).
其他文献
摘要:加强工程造价实施过程的管理,对于合理确定、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十分有利。在分析了实际工作中工程造价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工程造价;实施过程管理;存在问题;改进策略  建设工程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大、计价方法多样性及计价依据的复杂性等特征。目前,由于全过程、全方位投资管理的理念尚未形成,投资管理的各个层面不够完善,致使工程投资中损失浪费的
研究了单个ML神经元的放电模式及其动力学特征.通过快慢动力学分析得出随着参数的变化,神经元可以呈现出静息态、簇放电及峰放电等多种放电模式.本文同时研究了耦合强度和时滞对
目前,我国正在加快城网、农网改造的步伐,电网上使用真空开关的比例不断提高。本文论述了一种利用开关管本身的特殊结构测量其真空度的方法,用来解决网上开关管真空度的定量测量
摘要:信息技术(IT)既是企业转型的原因和动力之一,也是企业实现转型的工具和平台。在信息时代,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正是市场的不确定性,企业必须针对这种不确定性实施企业转型,采用更加具有柔性的战略、组织、管理和业务流程。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创新与继承  一、企业信息化的本质  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利用现代管理技术改造企业管理模式的过程,是信息技术与管理思想的结合,它带来的并不是简单的技术创新,